APP下载

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分析介词over的隐喻意义

2018-11-05刘晓晨

关键词:路标图式介词

刘晓晨,胡 健



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分析介词over的隐喻意义

刘晓晨,胡 健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以从英国国家语料库收集到的包含over的语料为研究对象,探究介词over的概念意义及其隐喻意义的延伸。结果表明:介词over的意义之间相互联系,存在从空间域到抽象域的隐喻延伸,如距离关系中的社会关系是垂直关系的隐喻延伸,抽象的覆盖关系是具体的覆盖关系的隐喻延伸,数量关系表示一种空间上抽象的高低关系,也是over基本意义的一种隐喻延伸,动态的时间关系是空间关系前-后的一种隐喻延伸意义。从意象图式的角度探讨介词语义,对今后英语介词的教学和习得大有裨益。

over;意象图式;隐喻意义

引言

根据传统语法,英语单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介词则属于后者,数量寥寥无几,实际意义亦不强,但其使用频率却很高,故而介词成为语言研究的焦点,毋庸置疑。认知语言学家们更是给与了介词厚爱,他们别致的研究角度颠覆了人们的思维定势。明宏(2016)指出新兴的认知语言学对介词语义的解释颇具说服力,她认为介词的意义拓展中存在理据性,意象图式与隐喻映射是词义拓展的两大重要机制[1]。因此在英语介词的教与学中,本文建议教师和学生应着重关注介词的概念意义及其隐喻意义,并尝试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

Lakoff和Johnson(1980)在的首章提到,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它们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是隐喻的[2]4。结合“隐喻无处不在”与介词语义的研究长期雄踞于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位置这两点,本文以从英国国家语料库收集到的包含over的语料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来探析介词over的隐喻延伸意义。

1 文献综述

Lakoff(1987)概括出了六种有关空间关系和空间运动的意象图式[3]272-275,并总结出意象图式对人们的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即抽象思维涵盖两个方面: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和从具体域到抽象域的隐喻投射[3]275。Langacker(1987)认为意象图式表示实体之间的某种不对称关系,其中一个实体被称为射体(trajector/ TR),它起到重要作用,相当于图形(figure);其余的实体被称为路标(landmark / LM),它们为确定射体提供参照,相当于背景(background)。射体运动的路线被称为路径(Path)。Ungerer和Schmid(1996)在第四章中详细阐释了介词研究中的关键概念如意象图式、射体、路标与路径,并做出over、under、up、down、in和out的意象图式表征[5]160-167,生动形象的射体与路标意象图式表征对后世学者研究介词很有启迪意义。Tyler和Evans(2001)以over为例,总结出over在心理词库中有一个意象图式,表征一种高度抽象的中心义,并提出在心理词库中每个英语介词都有一个从具体空间场景中抽象出来的意象图式,表征其中心义[6]。

相比较而言,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起步虽晚些,但学者们不甘人后,故不乏优秀成果。如沈家煊先生(1994)较早地引进了对当时国内学者来说较生疏的理论——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先生择其精要做了大致介绍[7]。陶文好(1997)从认知语法的空间角度对over的空间和隐喻认知做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使得人们对over如何从空间概念扩展到隐喻意义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过程[8]。谌华玉(1998)运用概念隐喻和视觉图式理论及其体现关系,探索了over概念意义的认知延伸过程[9]。蓝纯(2005)在《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的后三章中概述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且以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及诗歌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为国内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10]。黄月华和白解红(2006)以介词over为例,剖析了当前介词的多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提出了一个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模式[11]。陈晓湘和许银(2009)通过实验,比较了基于意象图式理论和基于翻译的词义教学法,对on、over和above三个多义介词习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意象图式理论对英语介词习得的影响和作用[12]。高治东(2009)以英语介词over为例,探究了空间介词多义性的哲学认知[13]。张建理(2010)基于Croft和Cruse倡导的语义动态识解论,设定了over在线多义网络包括概念层与语境层[14]。绪可望和杨忠(2013)基于空间方位认知模型图,探讨了on、above和over的构式[15]。明宏(2016)对比分析了近义介词over和above在“高于”这一意义上的用法,探索出多义介词词义拓展中的认知机制,发现介词意义之间存在关联[1]。

2 研究方法

根据Langacker(1987),意象图式既可以表示射体与路标之间的动态不对称关系,也可以表示它们之间的静态不对称关系,表示静态关系时,路径为零[4]217。本文将以基于收集到的语料,从“静态隐喻意义”和“动态隐喻意义”探析介词over的隐喻意义。本文的所有语料都取自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简称BNC)。它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包含96 263 399词数,覆盖体裁广泛,包括口语、小说、杂志、报纸、学术等。

首先在BNC网页上抽取经随机排序后的500条含over的语句,因语句较多为减少人工筛选时的失误,新建5个Word文档,每个文档包含100条语句,将它们放在同一个名为“含over的语句”的文件夹里。然后经过人工逐句筛选,去除149条语句,其中包括非介词用法、重复用法和词性模糊等,保留了351条语句。与此同时,以汉语数字的形式(与语句的序号作区分)逐句做好标记,如“一”代表垂直距离关系,“二”代表水平距离关系,以此类推,“十”则代表跨越运动关系。标记完毕之后,利用Word文档的查找功能,以标记的汉语数字为查找依据,统计出每类关系出现的频次。这5个文档均采取同样的方法,最后利用Excel汇总求和并计算出各项比例。

统计结果表明,over的静态意义的出现频次相对较高,共231条,占总数的65.81%。其中可详细分成三类关系:距离关系的使用频次较高,共103次,占总数的29.34%;覆盖关系共69次,占总数的19.66%;数量关系出现了59次,占总数的16.81%。而动态意义占总数的34.19%,其中可详细分成四类关系:时间关系的出现频次较高,共65次,占总数的18.52%;水平运动关系共33次,占总数的9.4%;向下运动与跨越运动相对较少,分别占3.42%和2.85%(详细数据见表1)。下文将结合搜集到的具体实例对介词over的隐喻延伸意义进行探讨。

表1 351个介词over的语义分布

3 结果与讨论

3.1 over的静态隐喻意义

当意象图式表示射体与路径之间的静态不对称关系时,路径为零[4]217。故下文的图示表征中只讨论射体与路标的关系,对路径不做讨论。根据表1,按比例的高低,下文分别从射体与路标的距离关系、覆盖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

3.1.1距离关系

在射体与路标的距离关系中,又有三种次关系:垂直距离关系、水平距离关系和社会关系。前两种属于物理空间上真实可见的距离,后一种属于社会关系中隐形的距离。根据图式分类,垂直距离关系和社会关系符合上-下结构的图式,而水平距离关系则符合前-后结构的图式。即射体与路标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即射体在路标的上方或前方。

如下表示垂直距离关系的两个例子:

图1

图1表征的是射体与路标的垂直距离关系。例(1)和例(2)中的over均传递出了射体与路标的这种上-下图式结构,(1)中的射体为“the sun”,路标为“Fair Hill”,(2)中的射体为“a picture”,路标为“the greasy counter”,两个示例中的射体与路标在垂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的状态,且二者之间存在一段物理空间上可见的距离。

射体与路标之间的空间距离除了垂直方向,还存在水平方向上的。如下两个例子:

(3)Turning his head, he gazed outthe stern, his face as impassive as that of an Apache chief.

(4)I stood on the parapet, looking outthe town of Swindon, willing myself to feel less disembodied.

图2

图2表征的是射体与路标的垂直距离关系。例(3)和例(4)中over的意义可用前-后结构的图式表征,此处视射体在“前”,路标在“后”是源于人的身体体验,一般来讲,我们以自身为指示中心,如人们指示自己所处的位置为“这儿”,他人的位置为“那儿”,故此处我们以观察者为中心,他们目之所及即为“前”。(3)中的射体为“the stern”,路标为“he”,(4)中的射体为“the town of Swindon”,路标为“I”,两个示例中的射体与路标在水平方向上处于静止的状态,且二者之间存在一段物理空间上可见的距离。

以上两种距离关系中射体与路标之间的距离均为物理空间上真实可见,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社会关系中隐形的距离。它是垂直距离关系的一种隐喻延伸。如下两个例子:

(5)Judge Furner was still presidingthe county courts at Lewes.

(6)He missed Kilkenny’s All Ireland semi-final winAntrim last month.

图3

图3表征的是射体与路标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over的隐喻意义由射体与路标表征,包括射体在权利、地位等方面对路标的控制、支配,甚至包括在比赛中的胜者与败者等。这源于人们的身体体验与生活经验,在摔跤比赛中,胜利者通常会把失败者压在身下,这给了人们“败者为下”的经验,便引申为“地位、权利、身份”等优越的一方为上,反之则为下。例(5)和例(6)中的over便传递出了射体与路标的上-下图式结构,(5)中的射体为“Judge Furner”,路标为“the county courts”,(5)的路标不仅包括“the county courts”,还包括其他受到“Judge Furner”管辖的人。(6)中的射体为“Kilkenny”,路标为“Antrim”,两个示例中的射体与路标在垂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的状态,且二者之间存在一段物理空间上不可见的距离。

3.1.2覆盖关系

在射体与路标的覆盖关系中,又有具体与抽象之分。二者图式结构均为射体覆盖于路标之上,但区别在于射体是具体可见的事物还是抽象的概念,如情绪、压力、疾病的阴影、不好的遭遇等,介词over蕴含的抽象的覆盖关系是具体的覆盖关系的一种隐喻延伸。

如下四个例子:

(7)Scatter the remaining grated cheesethe top.

(8)He pulled the hat downhis eye and made a peculiar face.

(9)The final assault cast a shadowa visit to Sarajevo, Bosnia’s capital.

(10)The desperate need of finding a new seat hangshim.

图4

图5

图4与图5分别表征的是射体与路标具体与抽象的覆盖关系,从图示来看,二者没有区别,但射体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概念造成了差异。如例(7)和例(8)属于前者,(7)中的射体为“the cheese”被撒在路标“the top”的表面,将其覆盖,(8)中的射体为“hat”遮住了路标“his eye”,(7)和(8)中的射体奶酪和帽子均是具体可见的客观存在物。例(9)的射体“a shadow”,因最后的袭击而产生的阴影如乌云般覆盖着萨拉热窝(路标)这个水深火热的城市,例(10)的射体“the desperate need”笼罩着路标“him”,(9)和(10)中的射体袭击给人民心理上留下的阴影和寻找新座位迫切的心理需要都是抽象的,但它们似重物笼罩在“路标”的心头。

3.1.3数量关系

在数量关系中,介词over与表示数目、数量或程度的词连用,表示一种空间上抽象的高低关系,是over基本意义的另一种隐喻延伸,且根据表1,数量关系占总数的16.81%,这表明它在实际应用中,使用频率较高。因涉及数字、范围等概念,为更清晰地阐释over的数量关系,笔者另辟蹊径,援引了数学上的集合概念应用到本小节。如下两个例子:

(11)Already the Society has 29 priests anda hundred seminarians.

(12)Both the German Empire and France had universal adult male suffrage (in Germany,the age of twenty-five).

图6 TR ⊆LM

假设射体为集合TR,x为其中的元素;路标为集合LM,y为其中的元素(N为自然数集)。例(11)是有关人数的数量关系,射体为“over a hundred”这一人数范围,路标为所有自然数,用集合来表示则为TR={x| x>100, x∈N},LM={y| y∈N},所以得出TR ⊆LM。例(12)是有关年龄的数量关系,射体为“the age of twenty-five”,路标为所有年龄段,用集合来表示则为TR={x| x>25, x∈N},LM={y| y∈N},所以得出TR ⊆LM。

综上两个例子,可得出TR ⊆LM,即射体包含于路标,故作图6。

3.2 over的动态隐喻意义

Lackoff(1987)认为,空间移动关系是一种动态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为起点-路径-终点框架[3]273。当意象图式表示射体与路径之间的动态不对称关系时,相对于射体,路标是静止的参照物,射体运动的轨迹被称为路径(Path)。根据表1中比例的高低,下文分别从时间关系、水平运动、向下运动和跨越运动进行分析。

3.2.1时间关系

根据图式分类,我们视时间关系为前-后结构的图式,现在和将来为“前”,过去为“后”。时间关系是空间关系前-后的一种隐喻延伸意义。如下两个例子:

(13)the past nine days the convoy had made repeated attempts to reach Srebrenica.

(14)The volatility of marketsshorter periods can be withstood thanks to our generally robust financial position.

图7

图7表征的是射体与路标的时间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动态的时间关系中,射体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主体,路标是射体发生变化的隐于其中的整个过程,路径是射体运动的路线,即时间。例(13)和例(14)都符合前-后图式结构,未发生的事情为“前”,已发生的事情为“后”。(13)中的射体为“the convoy”,路标为护送舰队从第一天到第九天不断尝试到达斯雷布雷尼察的这个过程,路径为“the past nine days”。(14)中的射体为“The volatility of markets”,路标为市场的挥发性在短时期内变化的整个过程,路径为“shorter periods”。

3.2.2水平运动

在水平运动中,射体的运动轨迹有时不一定是一条水平直线,可能是弧线,也可能呈环状,但它们都是由无数的水平直线构成,故本文只讨论射体的水平运动。如下两个例子:

(15)The little black figure flittedthe rain-swept grass of a field.

(16)Her lips twitched as she imagined a black cloud, bearing his face, hoveringher head.

图8

图8表征的是射体相对于路标所做的水平运动。例(15)的射体是“The little black figure”,路标是“a field”,草地作为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这个小小的黑影在草地的上空水平地飞过。例(16)的射体是“a black cloud”,路标是“her head”,在这个例子中射体乌云整体的运动轨迹可能呈环状,但就某个时刻而言,它是沿着水平路径略过她的头顶。

3.2.3向下运动

在向下运动中,射体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垂直向下,也可能是弧形,但它整体的运动趋势是向下的,都是因某种外力从一个高于路标的地方落到路标表面。如下两个例子:

(17)She tore away the tissue paper and threw the dressesthe sofa.

(18)Incense was given to Jesus at his birth, and perfume pouredhim to prepare him for his death.

图9

图9表征的是射体相对于路标所做的向下运动。例(17)的射体为“the dresses”,路标为“the sofa”,连衣裙因“她”施加的外力被扔到静止不动的参照物沙发上,它的运动路径是从手中落至沙发表面。例(18)的射体为“perfume”,路标为“Jesus”,香水因人给予的外力被喷洒到路标耶稣的遗体上,它的运动路径是从教徒手中洒至耶稣的遗体上。

3.2.4跨越运动

在跨越运动中,一般而言,射体是从地面的一边跨越或跳跃路标到达另一边,故射体的运动轨迹是越过路标顶部的弧线,有时射体可能会在路标的顶部停留,但因其时间较短,本文不做讨论。如下两个例子:

(19)“I had to jump over a hedge,” she said, “and I tore my bloomers.”

(20)You have only to hopthe wall to reach them, supposing their dogs don’t get you.

图10

图10表征的是射体相对于路标所做的跨越运动。例(19)的射体为“I”,路标为“a hedge”,射体“我”的运动轨迹是从参照物树篱的一边跳到了另一边的弧线。例(20)的射体为“You”,路标为“the wall”由常识可知,翻墙时翻墙者一般不可能直接从墙的上空越过,而是爬至墙头稍作停留再一跃而下,但射体“你”的运动轨迹仍是翻越参照物墙到达另一边的弧线。

结论

本文从BNC网页上抽取经随机排序后的500条含over的语句,经过人工筛选标记保留了351条,利用Word文档与Excel表格做出统计,数据表明,over的静态意义的出现频次相对较高,其中又分成三类关系,距离关系、覆盖关系和数量关系。而动态意义:占比近乎静态意义的二分之一,包含四类关系:出现频次较高的时间关系、水平运动关系和相对较少的向下运动与跨越运动。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介词over的隐喻意义与其静态的本质和搭配的动词有密切联系,这一假想尚未证明,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验证。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运用意象图式理论,从“静态意义”与“动态意义”两方面探析了over的隐喻延伸意义,探索绘制出over在不同隐喻意义下的射体与路标表征的不同图示,结果表明介词over的各意义之间相互联系,存在从空间域到抽象域的隐喻延伸,如距离关系中的社会关系是垂直关系的隐喻延伸,抽象的覆盖关系是具体的覆盖关系的隐喻延伸,数量关系表示一种空间上抽象的高低关系,也是over基本意义的一种隐喻延伸,动态的时间关系是空间关系前-后的一种隐喻延伸意义,这与人类的身体体验和历史经验息息相关。不同于传统学习英语介词的方法,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分析介词语义,对今后介词的教学与习得大有裨益。由于语料的数量有限,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今后将增加语料的收集力度,扩大研究的视野,以期在此领域取得较满意的成果。

[1]明宏.英语空间方位介词的语义关联性研究——以over和above的比较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27-133.

[2]Lakoff, G. & Johnson, M.[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Lakoff, G.,[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Langacker, R.Volume Ⅰ: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5]Ungerer, F. & Schmid, H. J.[M]. 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ied, 1996.

[6]Tyler, A. & Evans, V. Reconsidering prepositional polysemy networks: the case of[J]., 2001(4): 724-765.

[7]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1994(1):12-20.

[8]陶文好.论OVER的空间和隐喻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29-31+54.

[9]谌华玉.OVER概念意义的隐喻化延伸扩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6):28-32.

[10]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1]黄月华,白解红.英语介词多义研究之我见——over例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4-7.

[12]陈晓湘,许银.意象图式理论对多义介词On、Over、Above习得作用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18-23.

[13]高治东.空间介词多义性的哲学认知研究——以英语介词over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8-142.

[14]张建理.OVER的双层多义网络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79-188.

[15]绪可望,杨忠.基于认知的空间关系构式——以on, above, over构式为例[J].外语教学, 2013(4):6-10.

An Analysis of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s on O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 Schema

LIU Xiao-chen, HU Ji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Anhui)

Based on the materials collected from the BNC, this paper aimsto explore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OVER from its conceptual meanings by applying the image schema theory. It concludes that meanings of OVER are interconnected and there exist metaphorical extensions from spatial domain to abstract one, for example, the social relation is a metaphorical extension of vertical relation, the abstract covering relation is a metaphorical extension of the concrete one,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is a metaphorical extension of abstract spatial high-low relation, etc.In addition, analyzing prepositional meanings from this perspective is highly beneficial to English learners.

over; image schema; metaphorical meanings

2018-03-24

刘晓晨(1993-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胡健(1973-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5.07

H313

A

1004-4310(2018)05-0037-07

猜你喜欢

路标图式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路标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路标
介词不能这样用
路标中的学问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看清医改最要紧的两个路标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