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申华:三千度的爱

2018-11-05叶迎春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18期
关键词:堆焊反应器工艺

○ 文/叶迎春

每一次起弧的炽烈火花里,都闪耀着焊工高申华对行业的三千度热爱。

高申华在做EO反应器耐腐蚀层埋弧自动焊堆焊试验。 摄影/裴 昱

1500平方米的焊接试验室里呈“回”字型布局。四周和中间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先进的电焊机,各种材料和规格的焊接试件,配套了各种升降设备、超重吊索具……很多时候,这是他一个人的领地。

二楼的储藏室整齐排列着8个1人多高的材料架,按年度保存着近5年来焊接评定和材料检测的试样,足足350个。仅仅是工作量,就足以震撼来者。

无论是20年多前的江苏省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还是今天的集团公司焊工职业技能竞赛、江苏省技能大赛和南京市高技能人才技能竞赛的技术裁判员,高申华的名字始终是焊接技术创新的代名词!每一次起弧的炽烈火花里,闪耀着一名焊工的三千度热爱。

少年心中的殿堂

南京酷热的夏季,高申华在焊接试验室刚刚指导完一批参加EO反应器管板自动焊接技术培训的焊工,汗水浸湿了工作服。电焊工是非常辛苦的技术工种。少年时曾利用假期学习木匠手艺、跟着师傅走南闯北干活的高申华却认为:“这已是天堂了。”

1988年,21岁的高申华来到父亲工作过的南京化学有限公司化工机械厂(南化机)。这是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高压容器的地方。他曾无数次想象过这里红砖穹顶的高大厂房、各种加工设备和身怀绝技的前辈们。在这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殿堂里,他要成为父亲那样的劳动模范。

刚进厂进行技术培训时,数十人每天的焊接成绩当堂宣布排名。高申华不服输的心性被激发了出来,很快脱颖而出。培训结束,高申华跟着师傅干活,特别珍惜师傅给的机会。“半个月后,师傅已经放心地让我干活了。”其实,他悄悄地下了很多功夫,每天回家后都用老虎钳夹着毛笔在废报纸上划出细直均匀的线条,直到累得无法动弹;连吃饭都蹲着练基本功,伙伴们一度认为他“着魔”了。

1990年底,已经担任容器车间焊工班班长的高申华遇到了挑战。他们在制造不锈钢容器时,主焊缝有缺陷,返修后发现问题更复杂了,着色检测到了蜘蛛网似的裂纹,非常难以处理。这件事让高申华深刻认识到自己基础理论薄弱,对材料和焊接技术的认知不够。

他把当时年轻人的所有娱乐都关在门外,刻苦学习焊接工艺、金属材料学等理论知识,不断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将书本上那些枯燥的名字渐渐化为焊枪上的神奇。他焊接的焊缝检测一次合格率高达99.99%,是当之无愧的金牌全能焊工。

做国产化大时代的担当者

2012年冬天,“普光气田向川气东送供气164亿立方米”的消息,令南化机的幕后英雄们备感温暖。他们制造的高酸气田设备成功替代进口,解决了进口设备“水土不服”、严重泄漏的问题。高申华是这支攻关团队里贡献最突出的成员之一。

在碳钢材料上直接堆焊镍基耐蚀层是解决酸腐蚀的最优办法,但是焊接技术存在很多难题。高申华和厂焊接研究所的同事们共同制定了焊接工艺评定方案,亲自开展各项试验,找到最佳工艺参数。母材需要预热到近300摄氏度,焊接时需要穿上厚厚的防辐射服。大家戏称这是“太空服”。高申华说,自己只是做了试验,最辛苦的还是执行焊接任务的同事们。南化机先后为普光气田制造了3批近20台设备,使用效果很好。

高申华的职业生涯,赶上了石化装备国产化的大时代。作为手握40多项压力容器焊工和ASME焊接资格证书的顶尖技能人才,他参战了国内数百项石油化工核心设备的制造任务,充分发挥了攻坚克难的先锋作用。

2012年冬天,毛乌素沙漠腹地气温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中天合创项目制造的关键设备遇到了焊接技术难题。高申华立即奔赴鄂尔多斯,研究在极寒天气下的焊接工艺技术,有针对性地培训员工,强化焊接过程控制,24小时跟踪现场跟踪指导,成功解决了低温环境下设备焊接问题。这批设备焊缝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高申华攻克的焊接难关有100多个。他说自己有幸赶上了好时代。有一大批高申华们为国产化成功默默地付出,亦是时代之幸!

做焊接技术创新的攀登者

高申华的电脑桌下方,用报纸包着两片小小的形状不规则的不锈钢板。他刚刚用它们做了拼缝和堆焊的自动焊接试验。这可是两片有故事的钴基硬质合金钢板。

十多年前,南化机接到一份堆焊钴基合金材料设备制造订单。这种材料非常坚硬,适用于耐磨蚀耐冲刷工况,是现代煤化工设备的理想选材。但是,它的焊接性能很差,容易开裂。高申华查遍了所有焊接技术资料,几乎没有记载。

只能从头做起。他一点点地调高母材预热温度,150摄氏度-200摄氏度-250摄氏度-300摄氏度。电流大了,母材会烧损,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降电流,又出现了其他问题……在这种炼狱般的日子里一步步向前,他终于能够把试板焊接起来了。然而无损检测又发现了气孔,而且第一层少第二层多,前所未有的复杂!高申华对自己说:“我有的是耐性,非把你们都搞定!”困难最终被坚韧的攀登者打得丢盔卸甲。南化机根据高申华的试验结果做出工艺评定,成功制造出首台钴基材料设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不久前,加工车间领导请高申华帮忙补焊刀具。他想到了这些钴基材料,用来做刀头等耐磨材料补焊会非常理想,于是找来这两片钴基材料钢板,已经完成了焊接试验。

2009年,高申华调入厂焊接研究所,专门从事焊接工艺评定、材料检测、焊工培训、技能大赛等工作,为焊接工艺技术创新和企业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产首台壳牌工艺EO反应器采用进口碳钢材料制造,高申华为此新做了14个工艺评定。加上之前为国产首台双相钢管大型EO反应器等所做的工艺评定,EO反应器的焊接工艺评定多达50个,形成了EO反应器制造完整的工艺技术体系。2015年,EO反应器制造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南化机自主创新的第四座高峰,高申华和同事们功不可没。

做创造美好生活的奉献者

焊接试验室的另一侧是厂焊培中心,也是南京市技能大赛赛场。这里的每一个焊接工位上方都有通风抽气设施,将废气抽出集中进行环保处理,满足焊工的健康需要。

二三十年前,高申华和同事们没有这样的工作条件。很多时候需要进入两头已经封闭的罐体内进行焊接,通风条件很差。这种活艰苦不说,必须一次焊接成功、质量检测合格。作为班长、高级技师,高申华总是主动承担。他戴着两只用水浸湿的口罩,焊完一个单元,出来洗掉口罩上的灰尘,再戴上进去接着焊。

长期从事焊接工作,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眼睛见风流泪,腰椎疼痛时常发作,肺部也不大好,医生警告“肺部有结节”……一打职业病,浑身奉献魂。

当集团公司川气东送项目硫黄余热锅炉制造遇到困难的时候,高申华牵头改进焊接设备,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管子管板自动焊接,大大提高了质量稳定性;当中天合创现代煤化工项目关键设备气冷甲醇反应器遇到效率瓶颈的时候,他研究成功了自动MIG焊替代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渐开线管箱的效率提高了5倍多,得到了德方专家的高度称赞;公司内部各装置设备出现故障,主任们首先想到请高申华去“会诊”,他总是有求必应……近年来,他参与完成的集团公司内部关键设备紧急抢修就达60多次。

当很多人学习养生的时候,他在想着“再搏一次”。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马氏体不锈钢堆焊、钛及钛合金焊接、钛合金与铁基材料的银钎焊、镍及镍基合金焊接、铝及铝合金焊接、9Ni低温合金钢的焊接、加钒耐热钢的焊接技术、深槽窄间隙埋弧焊技术、90mm宽焊带堆焊技术……这些让普通人看得云山雾罩的技术的诞生,高申华都为之付出了智慧、汗水和代价,轻则烫伤手脚,重则留下病痛。

因为热爱才会拼搏,因为拼搏生命才会绽发出耀眼的光华。

猜你喜欢

堆焊反应器工艺
发酵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发酵废水的方法
——李红,安明哲,苟梓希.CN 114180719A
不同堆焊方法组合堆焊层组织性能研究
烟气二氧化硫制焦亚硫酸钠反应器的优化研究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压气机叶片MPAW堆焊的热源参数模拟仿真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201 CS焊丝的应用试验
6kW半导体激光堆焊和表面改性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