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生产一线的 “红色引擎”

2018-11-05周一兵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18期
关键词:支委红色引擎燕山

○ 文/周一兵

燕山石化油品车间党支部不断提升组织力,团结带领车间员工,助力各项工作平稳高效开展。

对于燕山石化炼油生产业务这座庞大复杂的“机器”来说,储运厂油品车间可谓是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部件”。然而,“关键部件”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党支部工作这个红色“引擎”。

储运厂油品车间是首都清洁油品的调和基地,承担着燕山石化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的调和生产、质量升级、特种油品的研发生产以及环保治理等多项重任。

肩负着为推动企业发展攻坚克难的责任,油品车间党支部不断提升组织力,密切党政融合,团结带领车间员工,助力各项工作平稳高效开展,向燕山石化党委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2017年,油品车间党支部获得燕山石化首批“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刚刚又被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推行“六六工作法”

“要让全体党员都‘动起来’,支委首先得带头‘做起来’。”油品车间党支部书记陈孝辉说。

“率先打造一支战斗型支部班子”,这句话在油品车间党支部这里并不是一句口号。支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执行党建工作“六必议”、“六必谈”“六必访”基础上,实施了“六必清”、“六必到”、“六必在”制度,要求每名支部委员对车间和同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未治理的安全隐患六项内容必须清楚;当车间出现安全环保问题或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生产出现异常情况、设备进行抢修等六种情况下必须到场;当下班前车间出现生产不稳定、隐患未排除、任务未交清、事故未处理等情况时必须在岗。

日积月累的党建成绩需要接受实际生产工作的考验。去年9月,油品车间开展了安全环保治理攻坚战。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党支部发出成立“VOC治理改造党员先锋队”的倡议书,支部党员踊跃报名,5名支部委员更是带头奋战在检修一线。改造历时40多天,刘江作为车间主任兼支部副书记,每天总是第一到岗,最后一个离开施工现场;主抓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支部委员、车间设备副主任巫红军,最长时间连续72小时没有回家,就连儿子出生也只是匆匆赶到医院,看望母子一眼就又回到了检修现场。

支委们用实际行动带动了全车间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工作干劲。党员边江玉、李永立、周守清、张建松等连续两三天吃住在车间。倒班班组的党员也牺牲大休时间,主动加班监护。其他职工群众也积极投身于现场改造施工中,邬宝石、刘思扬等同志加班都达到了150多小时。

施工期间,正赶上国庆、中秋假期,检修现场的党员和班组员工放弃与家人团聚,继续奋战在岗位上。中秋节当天,支委们与党员、班组员工围坐在会议室内,享用月饼、品尝瓜果、开心畅聊……大家完全忘记了身上的疲惫,共同欢度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党员们用实际行动再一次为大“机器”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传播企业“好声音”

一直以来,“政治建设”四个字被放在油品车间党支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以增强党员意识的同时,党支部积极落实燕山石化党委要求,在班组中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3+2”学习活动,调动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车间员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每天利用班前5分钟时间了解掌握集团公司及燕山石化有关安全、环保要求,理清厂和车间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还分享了工作亮点、好人好事或者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很多员工都认为“3+2”学习形式“效率高,效果好”。

秉持着“好心情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油品党支部坚持选树优秀员工,设立“员工荣誉墙”宣传先进事迹,用“好声音”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时,车间创优的各项历史纪录、大事记和先进人物事迹,也都汇编成《油品车间的人和事》,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支部还创办了《油品月刊》,宣传上级政策、公司形势和厂、车间任务完成情况、降本减费目标,分享优秀员工的调油经验。

“基层党支部要做企业‘好声音’的传播者、班组正能量的‘辐射波’,让优秀员工都能有获得感和自豪感,让技术工人切实体会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努力营造人和、心顺、劲足的和谐氛围。”陈孝辉说。

开展党员专项攻关

坚持党政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落实同行是油品车间党支部工作特色之一。“油品支委班子的设置也保障了党政融合。支部5名支委中有3名是车间班子成员,另2名也是车间的生产技术骨干。”陈孝辉说。

近年来,油品党支部围绕车间中心工作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了安全、环保、生产、质量、现场管理以及经济技术指标提升等多个专项行动,发动党员攻克难关。

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这就是党员的本色。 摄影/周一兵

成品油一次调成合格率是车间生产的核心指标,对炼油系统降本增效和产量完成至关重要。而2015年之前,该指标长期在94%左右徘徊。党支部就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聚焦指标提升专项行动,向成品油一次调成合格率100%发起“冲锋”。

党支部特邀厂里主管生产和销售的相关人员参加每天的油品调和优化会,跟踪了解组分油变化及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调油方。支部党员张建松、康卫兵等7位调油“大师”组成了“党员调油工作室”。他们细化分工,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每天盯在调油现场指导岗位人员进行操作。调油“大师”们还充分利用党员“上讲台”活动,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班组员工。

党员带头讲解,职工全员参与,有效提高了车间员工的油品调和技能。与此同时,党支部还在车间4个班组中开展专项劳动竞赛,每月评选调成合格率冠军班组,悬挂流动红旗,及时兑现奖励,很快就在各个班组中掀起了调油“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支部党员专项行动努力见到了回报,成品油一次调成率指标逐年提升,2017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2017年9月“党员调油工作室”又实施完成了汽油在线调和系统的优化升级工作。目前,储运厂成品油一次调成合格率等多个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航空煤油一次调成率连续6个月实现100%,柴油连续3个月实现100%。

“支部通过党员专项行动和竞赛活动,为车间党员和职工群众提供了展示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又为车间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和储备了人才,已经有一名技能操作人员成长为主任技师,还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现在是车间副主任了。”陈孝辉说。

猜你喜欢

支委红色引擎燕山
基层党组织“支委+团队”工作法的实践与思考
“支委+”党建管理模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燕山水库
燕山大学
“红色引擎”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家在燕山
“红色引擎”促民营企业跨越发展
燕山秋意图
实行轮值制度,发挥支委特长
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