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2018-11-02高俊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网络化时代的民办高校学生具有独特特点,在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本文首先概括了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高校素质教育内涵,其次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现状及原因,最后提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加强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同时要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民办高校;综合素质培养

相较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特点,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更是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 互联网与高校素质教育

(一) 互联网发展特点

互联网发展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全球性、平等性、个性化等特点。首先虚拟性,和现实社会相比,互联网世界是虚拟的,网民依附网络计算机技术实现自我目的,而无须依特定物理实体。网络的开放性、全球性意味着任何个体在网络互联互通的前提下,都可以实现对网络信息的无线探索,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的网民规模达7.72亿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53亿人,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而该阶段中一半是在校大学生。

(二) 高校素质教育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提高综合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同时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最后一段教育经历,更加重视创造力、思想道德素质、学习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等。民办高校由于招生层次的不同,办学模式的不同,招收学生相对成分复杂,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同时专业知识基础偏低,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面对这些情况,民辦高校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任重而道远。

二、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现状及原因

(一) 民办高校学生成分复杂

2017年以来,十几个省市取消“三本”,改为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录取批次。在此之前,民办高校的招生层次在本科一批二批之后,学生层次落后于公办高校,虽然17年以来录取制度改革,但是由于学费和公办学校相比过高,因此,本质上来说相同层次学生更愿意报考公办院校,对民办高校的招生层次并没有质的改变。除了应届高中毕业生,多数民办高校通常还会招收单招生,中专毕业生等,导致民办高校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缺乏对自我的全面认知,部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知识水平亟待加强。其次,学生之间差异性较大。有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性格活泼,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且多数学生具有偏科现象。有的学生则沉默寡言,忽略了人际交往,良好的思想教育发展。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一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利己主义,缺乏奉献精神,且多数家庭父母已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工作,学生在学校更加不注重学习,同时对道德修养、文明守纪的意识淡薄。而那些家庭收入稍差的学生,多数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不能够正确认知自我,长此以往,极易引起心理疾病。因此,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重塑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 性格矛盾特征明显

民办高校的学生,多数存在性格矛盾。每一个大学生进入高校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远大的理想抱负。相对来说,民办学校的学生存在适应大学生活较长的瓶颈期,多数和学生性格有关。喜欢挑战、充满斗志力、积极活跃的学生,相对来说不能够正面应对挫折,极容易被困难打败。渴望成功,希望独立的学生,缺乏自制力,不能够正确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再加上学生的从众心理,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造成良好学习环境的缺乏。同时由于网络的发达,学生极易放弃挑战,逃避挫折,长时间把时间花在网上。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我国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个小时,对民办高校局部学生调研,人均周上网时长为33个小时。

(三)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目的

民办本科高校学费更贵,因此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求学的目的就是就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目的,导致在校的学习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于公共基础思想课、人文素养课、职业道德素养课则不够重视,结果就是毕业步入社会,在诱惑面前定力不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易发生偏差。再加上现如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多数学生的思想道德课均在上网中度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民办学校虽然专门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但这些课程多数大班开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流于形式。

三、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法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应加强素质教育和互联网技术的紧密结合,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 加强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引导者,尤其对于民办高校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学习积极性,对于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首先,教师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扩充教学内容。现代高校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互联网信息,不再是仅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因此对于老师来说,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可以根据最新新闻时事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重新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工作理念,提高互联网推动下新的教学思想,接受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互联网技术学习。尤其是对于老教师来说,多数缺乏互联网技术知识,虽然教学知识丰富,但是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积极性,学习并掌握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课堂的相融合,使得素质教育工作更加有效。

(二) 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传统课堂不再适应现代学生对课堂的需求,使得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达不到应有水平,同样各项综合素质教育同样不足。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以全新的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使用。首先,翻转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有很好的效果,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播放视频、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其次,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大学微课、慕课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使得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在对学生素质培养上起到积极作用。在线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及学习时间的灵活性,使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同样能够接受全国顶尖大学优秀教师的授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林红.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05(3).

[2]曾秋菊.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0).

[3]杨光岐.民办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5(9).

作者简介:

高俊,河南省郑州市,郑州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互联网+互联网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