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路径研究
2018-11-02范天运
摘 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毕业即失业已成为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去发掘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针对就业难的成因,找准高校大学生充就业的途径,助力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从而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原因;路径
就业是民生之基,社会稳定之本。就业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和尊严,更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和谐。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我们一一梳理,找到就业难的缘由。
一、 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 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外因分析
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外因需引起高度重视,让高校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刺激发奋向上。
1. 经济步入新常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现在世界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特别是美国为了保护自身不合理利益和战略需要,挥起贸易和关税大棒,严重违反了WTO贸易规则,对外国进口商品高额征税,破坏了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特别不利于像我国这样的贸易出口大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一段时间内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不利于就业市场稳定发展。
2. 供需总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高校扩招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校大学生人数也是稳步提升,现在每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800万人左右,但每年全国吸收就业总数为1300万人左右,同时还有庞大的非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这之间就存在供和需矛盾的问题。同时市场对人才素质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市场人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对高精尖人才需要旺盛,对没有技术含量求职者和一般白领人群需求减少减弱。
3. 科技日新月异,日益解放和替代劳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时代,对传统产业和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对有些行业甚至是颠覆性的打击。现在经济已步入数字经济4.0时代,而高校培养人才方案和教育内容仍停留在教育1.0版本,所学到的知识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节拍和步伐。
4. 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落后,注重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不太注重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新性、综合能力不强。
(二) 高校大學生就业难内因分析
内因是最关键最重要的,要深知只有真才实学才会有更宽广的出路和发展。
1. 在大学没有学到真知识和真本领。“拼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形象地说明了高校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学习精神和学习风貌,不少高校大学生在大学的状态可以概括为“慵懒”“无追求”,他们热衷于打游戏、耍剧、睡大觉、看小说、谈朋友和逛街等娱乐休闲性大学生活,没有奋发的斗志和内生动力。
2. 就业观念落后。我国社会现在是发展和开放程度比较高的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应比较理性和开放,应比较客观地看待就业方向和职业选择。现在不少高校大学生眼睛还一直盯着“铁饭碗”——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目标单位,图稳定求安逸;眼睛盯着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眼睛盯着“钱多活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所谓的“理想”工作。
3. 自身定位不足。高校不少大学生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干好什么,对工作认知和工作前途充满迷茫和困惑。自身能力素质和职位所需要的应聘条件不匹配常有发生。
4. 核心竞争力缺失。不少高校大学生在学校时没有投入很多时间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专业方面,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实践方面,社会实践不够丰富,缺失社会需要的高精尖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二、 高校大学生就业路径
政府应推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加强就业市场平稳有序,学校应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之外,高校大学生应从自身角度出发,找内因,从而自身找到根本上解决就业的良好途径。
1. 珍惜大学时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阶段是人生宝贵的黄金阶段,是迈进社会的最关键准备阶段,人生需要把握好美好的大学时光。高校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从思想最深处做好就业准备,充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特别是要结合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个人特质、岗位适应能力、基础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关系建立能力和持续进步能力)和大学生人力资源价值函数(基础能力指标、中端能力指标和高端能力指标)比照自己,做到大一志于学、大二而立、大三不惑和大四知天命,珍惜大学时光的分分秒秒,以图书馆和运动场为伴,脚踏实地、刻苦努力。
2. 学真知识真本领,提升综合竞争力。大学阶段应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拥有丰富的实践能力。高校大学生需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对知识和本领要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做一个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青年奋斗者。高校大学生拥有了知识精湛、本领突出、能力超群等核心竞争力,就业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3. 改变落后就业观念,拥有正确就业观。高校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改革的方向,切实改变不适时宜的“铁饭碗”观念,拓展就业观念和择业范围。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创新创业正成为社会的主旋律,高校大学生应充分了解创业创业的政策和扶持力度,根据自身条件,可以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旗手,充分利用自身创业带动就业。到农村发展,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在农村发展也大有可为。
4. 了解真实需求,做好就业定位。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不能盲从和盲干,要充分根据自身性格、兴趣、特长、能力、资源和岗位需求,结合当前、考虑长远,认真思考一一对照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最终干成什么,做好清晰的就业定位和人生定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138.
作者简介:
范天运,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