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探析

2018-11-02杨嫣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情感

杨嫣

【摘要】本文论述幼儿时期不仅要实现幼儿身体发育,还要发展智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能力技能等,游戏化的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幼儿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园活动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幼儿园实现生活活动游戏化、教学活动游戏化、区域活动游戏化,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活动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153-02

游戏伴随幼儿整个成长过程,有效的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游戏本身能够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还能让幼儿更有兴趣地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同时提升语言、动作、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及提升智力水平。基于此,幼儿园应尊重幼儿的天性,从幼儿快乐之根本出发,以全面健康成长的理念支撑发展幼儿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创造适合幼儿成长的游戏活动方式,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性

(一)游戏能够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达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在幼儿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在玩中学习,通过游戏的形式促进幼儿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扩大游戏空间、创新游戏方式等活动形式,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幼儿时期通过开展游戏活动,保证幼儿快乐成长的基本要求,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为其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1.满足身体活动的需要

由于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总是表现出兴奋强于抑制,也就是说幼儿期的孩子是好动的,喜欢一刻不停地做出各种动作。而游戏是一种积极的身体活动,幼儿在游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变换各种动作,不仅满足了身体活动的需要,而且还能在游戏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2.满足认知发展的需要

游戏活动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通常游戏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因素。游戏可以激发幼儿非凡的想象力和潜在创造力,适宜的游戏能够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以及生活常识,使幼儿对生活有基本的了解,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知。

3.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幼儿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实现与他人交往,体验到建立人际关系的需求学会尊重别人,与别人分享,获得成功和满足,学会支配和拥有等,这些需求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最本能的需求,而幼儿通过游戏就可以获得,由此游戏是满足幼儿基本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游戏能够提高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我成长,学会探索学习。在探索性学习中,幼儿必然会遇到问题并进行思考,想方设法地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我成长。同时,幼儿在玩游戏时可以发展观察力,探索到更多的知识,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游戏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感性思维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如在户外建构游戏中,一名幼儿要将装积木的拖箱从狭窄的门洞中取出,但是拖箱的宽度比门洞要宽,正面朝上是没有办法拿出来的,于是该幼儿在几次尝试正面朝上无法取出后,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宽度问题,就不断调转箱子的各个面尝试取出,通过观察、比较、实践后,幼儿发现将箱子侧面朝上可以顺利取出,因为箱子的侧面宽度远窄于门洞宽度。可以看出,幼儿在游戏中思维活跃了,其自主性、探索性、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情感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不仅是游戏的主体,也是情感参与的主要部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会产生情感和情绪的变化,使幼儿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幼儿的情感。因此,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未来的情感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人格的完善,促使幼儿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四)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发展社会适应能力

游戏是幼儿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方式。它能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积极地学习,并逐渐在与同伴的接触中扩展社会属性,帮助幼儿形成愿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好习惯。例如在医院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着医生和病人的角色,由于角色需要,幼儿必须按角色的身份和情感来体验和行动,扮演医生的幼儿要耐心听“病人”描述病情,细心地照顾病人,扮演病人的幼儿要学会尊重“医生”,心平气和地遵医嘱,遵守就医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把自己摆在角色的位置上,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成发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从而理解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再如玩走亲戚的游戏,幼儿分别扮演主人和客人,家里来了客人,主人进行招待,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体验,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增加社会交往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策略

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积极情感的人生关鍵时期,在幼儿园活动中开展游戏至关重要。游戏以其趣味性引导着幼儿的学习,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开发智力,同时发展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融入游戏精神,加强游戏性因素,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通过游戏,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游戏中实现自主学习、快乐生活。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度过快乐的童年,在游戏中掌握学习、生活的技能。因此幼儿园活动强调内容的游戏性、趣味性,强调教学手段的游戏化,并且关注幼儿游戏的过程,教师应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回应。

(一)生活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中习得生活经验

幼儿掌握生活技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其中游戏化的方式是最容易被幼儿接受的。例如幼儿可以通过游戏方式掌握穿衣服的本领。教师若是单纯地教幼儿穿衣服,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不足,可能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如果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就相对简单一些,比如让幼儿边唱儿歌边穿衣服:“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哧溜哧溜上房子。”幼儿通过形象化的儿歌愉快地实现了穿衣的过程,在愉悦的体验中掌握了穿衣服的技能。

(二)教学活动游戏化,让幼儿能够快乐玩、有效学

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教师要模糊游戏和教学的界线,学习内容的选择应是有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在教育过程中,幼儿不是被灌输各种知识,而是在有一定游戏情节中主动尝试和探索、主动地学,这样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幼儿在进行图形学习时,可以玩雪糕棒拼搭房子的游戏。幼儿在用雪糕棒拼搭不同楼层、不同造型的房子过程中,观察到了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同时在拼搭过程中探索图形之间的边长关系。游戏能够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抽象的图形学习在拼搭游戏过程中变得更加直观有趣。

(三)区域活动游戏化,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游戏是自由自主的活动,不是成人包办或者安排好的活动,教师要全方位看待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权。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游戏主题、材料、环境、情节等都应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如在户外建构区域,两名幼儿尝试搭建教室里的立式钢琴,在第一次搭建时刚搭到一半,由于对钢琴构造不了解就搭不下去了。待回到教室,幼儿仔细观察钢琴构造后,第二次搭建很成功,不仅搭建得完整,还模仿教室里的布置在钢琴上放一盆花,并且两名幼儿一人模仿教师弹奏,一人模仿演唱进行教学情景再现。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是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的规则是幼儿根据游戏进行的需要协商制定的,这样幼儿才会自觉遵守,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的区域游戏活动,都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同时教师时刻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敏锐发现他们的需要,善于发现游戏中的教育价值和幼儿的学习能力,及时给予回应与帮助。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爱玩贪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正是满足儿童的这个心理需求。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满足了幼儿的情感、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情感移植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