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真"思维
2018-11-02徐缓
徐缓
【摘要】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科学课堂,应该是趣味盎然、积极活跃、学生善于思考的课堂,要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思考探究,像磁石般被紧紧地吸引着。因此,要注重教学各环节的细节,通过课前准备,用心设计教学,积极评价,鼓励质疑,让课堂变得活跃而有趣味,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 准备 设计 评价 质疑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有这样一个故事:居住在格林诺克小镇上的一户平常人家的灶上,一壶开水正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有个孩子观察了好半天,感到很奇怪,思考其中的奥秘……终于,他从水蒸气推动壶盖的物理现象中得到了巨大的启示,发明了新的蒸汽机,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这个孩子就是瓦特。
这样的事实让我们感受到发展思维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儿童阶段的心理特点是对周围一切的未知事物极易充满好奇心,这正是激发他们思维的最佳时期。
科学教师需要创设趣味盎然、积极活跃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有思维生长的土壤。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思考探究,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怎样使学生沉醉于趣味充盈的科学课堂,并积极思维与富有创造力呢?
一、万事俱“备”,为引导思维创造条件
教学准备,是一切科学活动的基础。教学准备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课堂的活跃度,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深度。离开这一活动,课堂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
1.学生准备
材料要“物尽其用”,充分利用仪器室材料,或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材料。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落叶、泥土、塑料瓶、气球、纸盒等都可以为我们科学活动服务。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并达到实验的效果,可以培养学生课外的动手思考能力。在《观察》这一课的教学中,课前学生们讨论并选择校园的树叶作为观察的对象,并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搜索员、观察团、记录员。走遍校园,不仅让学生接触了解了自然,收集了多种类型的树叶,用于课堂研究,也让他们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在收集过程中,发现问题,如生长环境、气候特点等对树叶的影响。在课堂交流中各抒己见,活跃了课堂,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教师准备
对于一些难以准备的实验器材,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以求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光的行进》一课教学中,需要利用小孔成像的特点,但按照教材上的提示制作的小孔成像盒的观察效果并不理想,很难清楚地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我在多次摸索后发现,实验效果与盒子的长度、密封度有关,经多次改良,终于制作成功了一只效果较好的小孔成像盒。课前通过这份“礼物”,学生对盒子里的秘密产生了好奇,并思考现象的原因,奠定了思维的基础。
因此,重视科学课准备活动,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从长“计”议。提供独立思维的土壤
有位教育专家曾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找不到下课的感觉,自我表现欲太强,这样的教师就该下岗了。如果课堂上让学生主动起来,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这样的教师才会受欢迎。”
对学生来说,一节40分钟索然无味的课,将是一种漫长的等待,而如果是能让他们思維活跃起来,趣味盎然的课,那将会是一种期待。因此,作为教师,能否设计一节正确引导激活学生思维的课,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或知其所以然,却缺少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被动地接受知识,会丧失思维实践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说:“知识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知识,一个人无法思维:反之,没有思维,知识又是空洞的,是没有活力的。”思维的课堂更侧重于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真正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在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养蚕》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原先我只是在课堂上出示蚕的标本,结合书本和PPT给学生们介绍蚕,了解蚕的知识。学生们虽然对蚕也充满了好奇,但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实物,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再次设计本单元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大家从小店或网上购买了蚕卵,在课堂上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再布置课外观察任务,写观察日记:在后来的课堂中,又组织学生观察蚁蚕,解剖蚕蛹,了解内部结构,学习抽丝:最后进行经验的交流。相比两种教学设计,第二种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带着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发现并思考问题,在调查与交流中解决问题。其间学生发现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蚕宝宝的颜色大小等为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蚕蛹中有两条蚕?如何判断蚕宝宝生病了……
是啊,给学生提供一片思维的土壤,学生一定能还你意外的收获,
三、“夸夸”其谈。给活跃思维施加养料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积极评价,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思路更加清晰,并调动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凸显他们的个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鼓励、肯定、赞许的次数越多,他们良好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
在岳老师的课堂上,我经常听到她对学生这样评价:“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真棒”“这么难的问题你都能回答,你真聪明”“你的答案连老师都没有想到,看来我要向你学习”“你们小组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问题,看来你们最会观察”“你还能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你真是一名小科学家”“你的回答已经很不错,相信再思考缜密些定能给出更合理的方案”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具有针对性,避免“蜻蜒点水”式的敷衍,对学生的思维既是鼓励,也是引导。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发言,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课堂,让学生收获被尊重的喜悦,
四、“质疑”辨惑,开放学生批判思维的空间
“取两只相似的容器,放入等量的水,一个水温100℃,另一个水温35℃,将它们同时放入冰箱,结果开水先结冰了。”这就是世界知名的所谓物理难题“姆潘巴”现象。
但上海市3名女中学生向这一权威结论发起了挑战,开始研究“姆潘巴”现象。她们花了4个月的时间,分别利用水、牛奶、淀粉等各种材料,记录了上万个数据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同质同量同外部温度环境的情况下,热液体比冷液体先结冰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引起误解的三种可能。她们认为,只有当冰箱有温差、牛奶含糖量不同或糖没有溶解、含有较多淀粉等非液体成分时,“姆潘巴”现象才有可能发生。
虽然在科学界,这一争议性结论仍没有得到认可,“姆潘巴”现象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但是3位中学生敢于质疑本身就是勇气与思维的体现,促进了科学素养的形成。
如果没有这样的科学质疑精神,就不会有今天这些科学、先进的理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无数人呕心沥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542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占据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布鲁诺用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但最终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被教会施以火刑。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士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我们的学生往往迷信“真理”,而真正的真理正是在后人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并一次又一次的完善中接近事实。这也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引领学生理性地认识世界,思维是科学课堂灵魂之所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我们教师能更加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真”思维能力,思维之花定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