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

2018-11-02王志永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8期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导学案教学改革

王志永

摘 要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理论性较强、又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课。针对本课程内容概念多、术语多等问题,探讨并运用一种基于“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研讨式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改革;研讨式教学;导学案;工程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8-0091-03

1 引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后续简称“互换性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理论性较强、又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课,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主要研究的是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及测量技术,是工科学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装配等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应用能力,对后续专业课、毕业设计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实用性强,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了解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查找公差技术国家标准,而且要有机械零件精度设计与技术测量的相关工程应用能力。

针对互换性课程概念多、术语多,以及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否则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互换性课程特点、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实践,探索并运用了“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研讨式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2 当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主要是采用大班形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表现为: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然而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却未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由于该课程概念及术语多,要求抽象思维能力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相关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内涵

研讨式教学法来源于研讨班。研讨班,即“Seminar”,是指(大学或暑期学校)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之班级或研习班[1]。研讨式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培养与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的非常理想的教学模式[1-2]。其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调研、查阅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意识[1-3]。

研讨式教学的实施,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导向[4]。“问题导学”就是在教学实施以前,教师要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为后续学生的相互讨论做好前期准备;“互动探究”就是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沟通,师生互动,共同解决相应的问题。

4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研讨式教学策略

课前准备 在教学实施以前,教师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对“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研讨式教学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引导与控制,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进行详尽的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制订“问题导学”的导学案。导学案在内容的设计上要立足于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工程中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制订导学案时必须遵循明确、具体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能够将教材重点内容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便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导学案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达标检测等相关内容。

上课以前,教师要将导学案以信息化手段分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记录疑难点,这是有效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前提。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研讨式教学实施过程

1)导学案的设计。落实“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研讨式教学方法,关键环节就是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点和教师导学问题的合理选用。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改变传统灌输的教学习惯,精心准备导学案,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有意识地加强引导、鼓励和评价。

本科一年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理解能力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快等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互换性课程的特点,为便于教学进度的有效开展,设计导学案,在典型案例基础上引出相应问题。如在互换性公差设计的教学内容中,其核心能力是要求学生能根据零件的工程需要正确地进行互换性公差设计、查表、计算、标注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选取典型案例并在导学案中设置引导问题,使学生完成工程应用的具体任务。以工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案例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内容,设置导学案引导工程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设置引导问题。该案例主要包括零件形状、尺寸公差等级、几何公差的控制、表面粗糙度、工程测量等相关工程信息。导学案设计要引导学生进行公差设计、查表、公差等级控制、讨论等教学实施,师生、生生之间进行“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研讨式教学,导学案如表1所示。

2)任务实施。根据以上典型工程案例,在教学实施中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领取的任务相同,各选出一名组

长;每组学生人数不要过多,7~8人一组即可,如班级45人可分为六组。在导学案相关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先在组内自主学习,然后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合作、互助式研讨与交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不断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做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學生参与度、疑难问题、闪光点、不足之处等,构成学习过程评价成绩(占80%)。当学生完成本组任务以后,再由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与汇报。每个学生须完成导学案规定的学习任务,便于后续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每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进一步发扬优点,创新学习方法,为后续工程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后评价 学生课内完成学习任务并填写导学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进行评价,构成学习终结评价成绩(占20%)。学习成绩由过程成绩(80%)+终结成绩(20%)组成,最后构成学生本次学习任务的成绩,完成课后评价。

5 结束语

针对互换性课程概念多、术语多和原理抽象等特点,为了让本科学生易于理解并掌握相关工程应用技术,探索并实施“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研讨式教学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因此,“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研讨式教学方法适合在本科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推广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曲亮生,吴世永,谭学者.军校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评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4):71-75.

[2]程洪杰,谢建,高钦和,等.研讨式教学法在军队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123-124.

[3]印敏,孙学金,梁妙元,等.“大气遥测技术”课程研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34-135,137.

[4]周立山,马广豹.研讨式教学方法运用中有效控制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14):363.

[5]周林.理工类选修课研讨式教学实践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93-95.

[6]张婷,吴伟.大学物理研讨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S1):8-9.

[7]张远平.“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5(6):27-28.

[8]袁仕清.行动导向教学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运用[J].职教通讯,2015(30):44-47.

猜你喜欢

研讨式教学导学案教学改革
“研讨式”教学法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实践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多元化研讨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