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学水平
2018-11-01王祥炎
摘 要:很多家长都和我交流过自己的孩子数学成绩并不理想,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呢?一可能是因为孩子对于数学没有兴趣,二可能是因为此时的孩子们活泼好动,耐性不足,所以造成了学生马虎的一个习惯。三可能是因为孩子们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注重我们上课方式的一个改变,使我们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使学生可以对数学产生兴趣,产生兴趣了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去自主学习。杨振宁曾经也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与兴趣”,长而久之的下去,学生的数学成绩必然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关键词:兴趣;学习方法;检查;认真;和谐师生关系;成功
一、 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策略
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是他却对大自然以及小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探索和实践研究,最终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由此我们可知,兴趣对于一个人的事业以及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在成长中的中少年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数学这门学科在没有入门者的眼中可能是枯燥的,取而代之的是对于数学产生“枯燥,乏味,害怕”。但是对于那些进入数学眼中的人来说,数学的世界可能是一个天堂,因为在这里是一个充满了逻辑与成就感的世界。所以我们的首要的任务是正确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数学的世界。在平常的课堂上,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上节课堂学习知识相关的习题,这些习题的难度不要过高,然后点两名学生到讲台上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既能让孩子的头脑发动起来,又能让孩子们体验做出来后的那种成就感。从而感觉学习数学是一个快乐、有深度的一个过程,从而对于数学产生兴趣。我记得以前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就是用这种方法使得我们班的学生对于数学产生了兴趣,这可能也是我现在成为数学老师的一个原因。我们的数学老师在上课之前,总是会准备两道题来供给我们练习,然后再抽调两名学生上去解答,在这种不急不缓的课堂氛围下,我们班的学生在每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总是会特别的兴奋,从而我们班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中特别的突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留一些形式多样却又充满乐趣的作业,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基本上每位老师都会为学生在课后布置一些课下作业,因此如果我们留的作业是兴趣多样并且充满乐趣的作业,那么在学生的心中就会对于我们的数学作业产生一种好感,从而对我们的数学上用的时间也就会增加,比如我们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寻找一下身邊的平行四边形或是梯形,让孩子们在明天的课堂上讲解出来。这样一来既开动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又使得学生们养成了观察四周事物的好习惯,在这样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可能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 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过程中,如果我们开车需要到达一个地方,但是一个人知道到达那个地方的捷径,另一个人却不知道捷径,因此他们在到达的时间上差距肯定是有不小的。老话说得好:“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闭门造车结不出好硕果。”由此我们可以探析到学习方法对于人生中万事万物的一个重要性。对于我们数学这一学科来说,拥有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就相当于古时打仗时拥有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利剑。从而可以在学习上更加的从容与轻松。小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好动,坐不住,因此他们在考试中肯定就不会检查,以及马虎,因此我们告知学生的第一个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踏实自己的内心,这样才可以取得好成绩,使得自己平时的努力不白费。我上学时候,我们班一个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处于一种领先的姿态,但是每当经历考试的时候,他的考试成绩总是会落后一些,后来我们老师就发现他很多简单的题都得不到分,于是在考试中注意观察了他几次,发现他就是属于那种马虎型选手,并且做完题后就开始在那歇着,也不进行检查。所以他的数学成绩就差了。后来经过我们老师的点拨,最终成绩得到了一个提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虎对于我们学生的坏处。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的一个学习方法就是认真检查自己的试卷,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得分点。其次就是我们数学上有许多的公式,很多情况下学生做不上题来就是因为公式理解不清楚,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们对于我们的数学公式多加理解以及记忆。从而有一个好的数学解题思路,知道这个公式在什么时候使用。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课下生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做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与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得孩子们可以在我们数学的天地中自由的驰骋,拥有一个好的未来。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浅知拙见,望对各位同事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金旦.小学四年级数学举例教学行为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易庆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04.
作者简介:
王祥炎,陕西省商洛市,陕西省山阳县天竺山镇僧道关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