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研究进展
2018-11-01刘明月吴善玉
刘明月 吴善玉
【摘 要】 慢性病高危人群作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人群,能否养成健康行为对于其自身健康和慢性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高危人群的健康素养的研究较少,尚无法从健康素养角度为促进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给出科学指导。本文以目前国内外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文献综述,详细介绍了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的概念、研究工具和研究现状,为今后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研究方向和疾病防治工作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健康行为;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9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297-01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指出将慢性病三级预防策略作为主线,应按照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疾病预防与治疗策略[1]。虽然我国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在历次监测结果中却不为乐观[2]。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低是否影响其对于疾病和医疗风险的认知,是否对其健康行为产生影响尚无研究给予证实,而能否采取健康行为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结局至关重要。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对其健康行为影响的研究对改善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为促进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以及提高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1 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1.1 健康素养的概念及内涵
Simonds[3]在1974年率先提出“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得、处理以及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借此做出恰当的健康决策的能力。WHO对健康素养定义是:一种认知与社会技能,决定着自身能否获得、理解和利用健康信息,进而促进和维持健康的动机和能力[4]。健康素养包含临床环境下的“危险因素”和个人“资本”这两层意义[5];知识和技能是健康素养的基础内容[6]。有人认为健康素养应该包含三大不同层次,即功能性、互动性以及批判性健康素养 [7];有人则强调健康素养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复杂技能,包含对健康信息的寻找、理解、评估和利用[8]。《卡尔加里宪章》指出,健康素养应包含获得、理解、评价、交换以及利用健康信息的能力这五大领域[9]。国内对健康素养的划分主要有两大标准,将知、信、行为作为导向,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基本健康技能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以及行为素养;将健康问题作为导向,包括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素养以及健康信息素养[10]。
1.2 健康素养的研究工具
REALM:成人医学素养快速工具,应用在成人医学语言阅读能力方面的测试 [11]。NVS:最新关键指标测量量表,重点测量个体的理解、健康术语的应用能力[12]。TOFHLA和S-TOFHLA:成人功能性健康素养测量表和成人功能性健康素養测量简表,侧重于测量成人阅读和语言素养[13]。另外有关于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测量专门性研究工具,如LAD,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研究;CHLT-30,专门测量癌症病人的健康素养。BHLS:健康素养筛选简表,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与其自身的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国内健康素养研究工具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专门性量表包括《台湾版健康素养量表(THLS)》、《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慢性病领域的测量工具有《慢性病人健康素养量表》、《高血压相关健康素养简易评价表》以及《糖尿病相关健康素养简易评价表》和中文版的《糖尿病健康素养评估量表(CHLSD)》等。
1.3 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1974年,健康素养最先出现在Simonds的《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3]。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健康素养;国外的研究重心倾向于临床方向,研究方向涉及多学科以及不同领域的交叉,特别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结合;随后,多国政府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采取多项措施,使得健康素养的研究得以深入和细致。研究证实,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健康结局以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管理水平等,可是健康素养与这些变量间并不是直接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着某些中间变量。
21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健康素养。2005年,肖瓅等人在科技部专项基金支持下,对我国6省的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同,影响因素虽各有特点,但主要是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2007年,原卫生部启动健康素养研究工作,并于2008年颁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同年发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首次全国性的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受到文化程度、地域、民族、婚姻、家庭规模和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素养水平正在逐年提高。从不同学者的研究来看,以现状调查居多,研究对象以老年人、大学生、流动人口、一般居民为主。我国健康素养相关研究相对于国外开展的时间较晚,健康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内涵、干预和相关分析、慢性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模式等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素养的研究尚处于空白。
2 健康行为的研究现状
2.1 健康行为的概念及内涵
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维持或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达到自我实现和满足而采取的一种主动的、多层面的行为与活动。Kasl等最先提出健康行为即个体为了预防或早期发现疾病而进行的促进健康的相关行为和活动。Taylor认为参加身体锻炼、远离吸烟环境或戒烟、合理饮食等于健康有关的行为习惯即为健康行为。Pender从健康促进模式角度出发,认为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达到促进健康或维持健康的目的而进行的行为活动,适度营养、承担健康责任、规律运动、合理应对压力、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达到自我实现均属于健康行为。Rice等则指出健康行为应该包括所有与健康维持及促进等相关的行为,并可以分为健康促进行为和健康危害行为。
2.2 健康行为的研究工具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均适用此量表,毛晓群对该量表进行汉化。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量表(HPAOAM),是适用于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测量的特异性工具。健康行为自我报告量表(RHBC),闫瑞红将其应用于大学生健康行为的测量,并验证其信效度良好。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可用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测量,胡蕴绮和周兰姝将该量表翻译成中文版,并通过研究验证该量表适合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推广使用。
2.3 国内外健康行为的研究现状
健康行为最早由Kasl等提出,随后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尝试着对健康行为进行定义。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有:一般人口学、躯体、心理、家庭、社会等因素,健康信念与健康素养自我效能。Suh等人指出,不健康行为不仅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加大老年人的健康风险。从国内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健康行为研究对象有老年人、疾病患者和大学生,但很少有研究将慢性病高危人群作为健康行为的研究对象。
3 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的研究现状
健康素养水平高低可以影响一般人群以及疾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健康素养中的行为素养和基本技能素养是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健康素养可以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认识,降低疾病过程中的不确定感,并且也会对老年人和癌症患者的风险感知[14]产生影响。目前,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以慢性病人和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关于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研究幾乎空白。慢性病高危人群作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人群,对健康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医疗风险的感知对其提高健康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可以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治未病”的角度进行探索,进而降低慢性病发病率,降低医疗成本,为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为和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卫健委,《2016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发布》[WB/OL](2017-11-21)[ 2017-11-21]http://www.nhfpc.gov.cn/zhuz/xwfb/201711/308468ad910a42e4bbe9583b48dd733a.shtml
[2] 卫健委, 解读《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WB/OL](2017-02-14)[ 2017-02-14] http://www.nhfpc.gov.cn/jkj/s3586/201702/34a1fff908274ef8b776b5a3fa4d364b.shtml
[3] Simonds S K. 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J]. 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 1974, 2(1):1-10.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ivision of health promotion.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Unit. 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M].Geneva:WHO,1998.10.
[5] Jayasinghe U W, Harris M F, Parker S M, et al. The impact of health literacy and life style risk factors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Australian patients[J]. Health &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2016, 14(1):1-13.
[6] Bhandary S. Standard setting in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J]. Kathmandu Univ Med J, 2011, 9(33):3-4.
[7] Nutbeam D. Health literacy as a public health goal: a challenge for contemporary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to the 21st century[J].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2000, 15(3):25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