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医院职工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管理初探
2018-11-01邱春芳胡梅
邱春芳 胡梅
【摘 要】 目的:为了解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找寻危害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的高危因素,从而进行有效防范管理,提高慢性病的防治水平 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3332名职工体检结果汇总分析,进行分层、分组锁定健康管理目标人群,并对不同人群分类制定保健计划。结果:医务人员前五种疾病状况如下:心血管系统,以高血压病最高(325例,占9.76%)。消化性系统,以脂肪肝最高(386例,占11.59%)。泌尿生殖系统,女性以乳腺增生为最高(1225例,占36.78%);男性以痔疮为高(123例,占3.69%)。代谢系统,以高脂血症为最高(546例,16.40%)。五官系统中,眼科以屈光不正为最多(1755例,52.69%);耳鼻喉科以慢性咽炎为最多(980例,29.42%);口腔科以龋齿为最多(488例,14.65%)。总检疾病例次是19648例,医务人员人均患病约5.90种。结论: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充分重视及保健。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282-01
1 对象与方法
常年工作在医疗卫生一线的医务人员,担负着维护国民健康的重要任务,而医务人员自身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这一重要任务的实施。为了了解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在2017年1月至6月份期间为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332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其中男性1018人,女性2314人。
采用统一的体检表,由专业医生对被调查者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内容包括各临床专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经科、口腔科、皮肤科),X光胸片,心电图,B超(包括肝、胆、脾、胰、肾,女性还包括子宫附件B超、乳腺彩超),化验检查(包括尿常规、肝功能、乙肝全套、尿素氮、肌苷、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尿酸、幽门螺旋杆菌抗体、AFP定性),另外,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及视力。并按国家疾病统一诊断标准进行疾病诊断。
所得资料采用SPSS 12.0 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有医院职工3332人,其中男性1018人(占30.56%),女性2314人(占69.44%),平均年龄(40.55±14.15)岁。
2.2 疾病患病情况 (1)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为最多见(325例),患病率达9.76%,其中男性107例、女性218例,患病率分别为10.51%、9.4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947, P=0.331);年龄以7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55.34%。另外发现心律失常22例,心肌供血不足11例,预激综合征3例。
(2)消化性系统疾病。以脂肪肝为最多见(386例),患病率为11.59%,其中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80例,患病率分别为20.24%、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416, P=0.000);年龄以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24.60%。此次乙肝感染检测率为4.413%,低于国内的平均水平,这也提示医院职工中的HBsAg携带率并非必然比其他职业职工的阳性率高,关键在于对乙肝的防护措施得力于否。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乳腺增生为最多(1225例),患病率为36.78%,其中女性患病率为52.75%,以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68.73%)。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811例,其中也是以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59.46%。另外,子宫肌瘤165例,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20.85%。
(4)五官疾病中,眼科以屈光不正为最多(1755例),患病率52.69%,其中男性501例、女性1254例,患病率分别为49.21%、5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93, P=0.008);年龄以7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59.92%。耳鼻喉科以慢性咽炎为最多(980例),患病率29.42%,其中男性353例、女性627例,患病率分别为34.68%、2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499, P=0.000);年龄以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38.64%。口腔科以龋齿为最多(488例),患病率14.65%,其中男性131例、女性357例,患病率分别为12.87%、15.4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723, P=0.054);年龄以70岁以上职工患病率最高19.08%。
(5)代谢系统疾病。高脂血症为最多(546例),患病率为16.40%,其中男性247例、女性299例,患病率分别为24.26%、1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286, P=0.000);年龄以7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37.78%。高尿酸血症220例,男性77例、女性143例,患病率分别为7.56%、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7, P=0.139);年龄以60~69岁年龄组为最高17.5%。
(6)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现3例肺部感染,均排除结核感染的可能性,并及时告知本人获得治疗。
3 健康相关分析
(1)本次体检的医务人员人均患病在5.90种,首位疾病是五官疾病,病种明显高于汪杰等[1]报道1.87种,汪杰报道的首位疾病为心血管疾病。可能原因:1)病种统计数不同,本调查中五官疾病(包括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口腔科疾病)占很高比例,而有些報道中只列白内障未包括其他五官疾病。2)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不相同,汪杰报告的是50岁以上,本调查年龄范围从18岁起,范围更广。
(2)医务人员与其他社会团体比较,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考虑可能原因:1)医务人员每天和病人打交道,与病毒、细菌接触较多,感染机会多;2)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生活无规律;3)医务人员知识更新快,需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与业务能力,承受的压力较大,透支更多的精力,而忽略了健康;4)不少医务人员小病不在乎,大病一拖在拖,延误治疗时机,或自己给自己治病而误事;5)部分医务人员吸烟、饮酒过量等。
(3)医院女性职工较多,此次体检,乳腺增生、宫颈炎、附件炎症、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非常高,均以40~49岁年龄组为最高,与廖世廉[2]报道一致。男性脂肪肝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59岁组为最高。这些疾病与该年龄组人群的职业压力,工作紧张,高脂高能量饮食,缺乏锻炼等均有关。提示危害医院男女中年组职工健康的这些疾病要引起重视。
4 干预措施4.1 目的 让员工认识健康管理,从知识、信念、行为三个层次来逐渐接受这些健康改善行为。跟踪干预危险因素,实现慢性病的综合防治。4.2 健康管理目标人群锁定 有生活行为危险因素的人群:比如缺少运动、肥胖、吸烟、坐多动少、应酬过多的人群等;
有理化指标危险因素的人群:比如空腹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达临界值的人群;
有体检阳性结果的人群或患病人群: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患病人群。4.3 对不同人群分类制定保健计划 1)有生活行为危险因素的人群:①健康教育指导,使员工了解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的危害,认知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比如个人卫生保健,克服不良的卫生习惯,合理安排日常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医护人员多是三班倒,就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并适当开展体育锻炼。②注意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据河北省城调队[3]的调查,1990年高级知识分子平均每天消费的肉类、蛋类比我国营养学家确定的合理标准高出21.3%和1.24倍。另外,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4]。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预测,如果按这种过度营养的饮食结构发展,到2025年我国因心血管病而死亡的人数是目前的3倍。此次体检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患病率均很高,应引起警惕,要采取“金字塔”式的膳食结构。③树立正确的得失观,达到精神愉快,心身健康,只有自身健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时时重视自身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5],才是对社会和家庭的最好回报。
2)有理化指标危险因素的人群:对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通过体检,使医务人员对自身健康状况心中有数,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3)有体检阳性结果的人群或患病人群:按疾病及阳性结果的不同进行制定保健计划,并设置不同的医生团队分块进行强化管理,比如专管高血压的医生团队、专管血脂的医生团队、专管糖尿病的医生团队、专管脂肪肝、乙肝的医生团队等。可以面谈、电话交流、咨询等,设定回访时间。
5 效果评价及后续服务
通过实施健康风险评估及健康干预,使员工认识自身的健康危险因素及发展趋势,指出应该努力改善的方向,帮助有的放矢的修正不健康行为。通过定期观察常见危险因素,在健康干预前后的变化差异,程度如何,发展趋势如何等,总结干预的有效性。
目前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的高发性,我们应针对二者进行系统性的防控。众多危险因素促进了二者的发生发展,从预防疾病的角度应做好疾病危险因素的跟踪和干预。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吸烟等心血管病/癌症的危险因素均为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对这些危险因素的跟踪和干预应在详细完整的体检后干预并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在对明确的危险因素施加跟踪干预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不断寻找并通过我们的随访研究证实其它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全面维护健康。
总之,真正意义的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建立一个有效的“疾病防御体系”,这个体系工程庞大,以健康评估技术为核心,依赖医 疗机构的健康体检服务、IT业的健康信息整合、保险业的健康资金管理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融合为一完整的健康保障服务链。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即便在发达的大城市要实现以上服务,在技术手段以及多系统协调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关键是做到心中有规划,明确健康管理总体线路图,制定健康管理实施方案,逐步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
参考文献
[1] 汪杰,漆邦林,周宗英等.某医科大学中老年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1995,22(3):156-158.
[2] 廖世廉.某醫科大学高级职称教职人员体检结果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12(6):771-772.
[3] 王桂芬.中年知识分子应注意科学饮食.生活与健康,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出版,1991,365(1).
[4]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14,35-36.
[5] 贺远龙,刘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4,15(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