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2018-11-01熊怡

读天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

摘 要:中国是一个特别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学识也特别广博高深,在我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了,这是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特别大的精神财富。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所以,从学生长远发展的基本上,要把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交给学生,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慢慢地消化,从老师的教学方式上做改变,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时候,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打造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成为老师的教育重点。对此,我们要加强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作用。

由于语文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担任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会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技术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也是比较经典的,初中语文老师要把语文教材当中的特点充分地利用起来,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传达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能力,来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中华民族真正的思想美德,并且可以在学习和平常生活过程中严格地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举动,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

一、 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能激发学生有效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比如把传统文化引进到比较枯燥的学习过程中来,会把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更好地调动起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也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兴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讲述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很大程度地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中得到完美的呈现,为传播传统文化营造了一个有力的机遇。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吸收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中形成的价值观对学生一生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现在很多的初中老师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会注重语文的成绩,而严重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只注重把考试要考到的古诗背过,而放弃了文化的传承义务。为此,本文认为优秀的老师在背教材的同时,要注重深挖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资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传递做点应该做的事情。

传统文化的内涵非常富有,总结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老而弥坚、魅力无限恰恰是因为它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儒家、道家两家的思想上,这种价值和人生观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儒家思想。它的思想对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影响颇深,到现在还存在有机的生命活力。通过这一点去解析初中教材,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儒家的思想是“以人为本”的典型,孔子讲到“怪、力、神、乱”,不注重“神学”而注重“人学”,注重人品的素养,推崇礼仪,激励着我们应该“发愤图强、学则不固”。在初中教材中有两篇古文把儒家积极向上的思想体现了出来,分别是:《论语十则》《孟子两章》,两篇文章教会我们要有怎么样的人生态度。毕业多年的我们,再次读阅仍然感受到它的温度。历史中文人墨客大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在读来还是那么的振奋人心。还有好多勉励我们后人艰苦好学的诗句,我们就不一一道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也说:“做学问用儒家的好,实实在在;做人用儒家的也好,堂堂正正。”

同样,道家的思想也是“以人为本”。道家的思想是提倡“天地人和”“恬淡无为”,这可不是有些人所讲的“失望”“消沉”的态度。我们从教材中读到《塞翁失马》中所散发的道家朴实的思想,让人发人深省。同样在特别差的环境中我们也会想到用道家的思想来安慰自己的心灵。如陶渊明、苏轼都会使用道家的思想来排解自己的忧愁,说明道家思想的超然脱俗的人生情调。对于现在的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省一下,理解一下古人道家思想的境界。

然而,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都是对人生中美好的未来的追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表达的就是对我们美好的未来的憧憬。

(二) 礼仪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礼仪之邦”让我们在世界舞台中名扬四海,从古到今,我们的礼仪从来没有失传过,具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礼记》中所表达的内容就是一部通过表达礼仪制度为主题的名著。在我们的初中教材中表达传统美德和礼仪的内容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这些文章我们学到了如何对人对物的礼仪之道。在现实社会和人的交往中,“诚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鱼我所欲也》告诉了我们要存有善良之心,才能“舍己为人”等等。在我们当今社会,礼仪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对于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三) 爱国主义思想

在古代,爱国主义思想也比比皆是。“精忠报国”是岳飞一生所追求的思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诸葛亮表达自己忠心耿耿的体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的遗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范仲淹的廣阔胸襟,是我们现在人没有的胸襟,我们要把自己的格局提高,拥有豁达的胸襟。历史中像这种爱国思想真是太多太多,这都是我们后人所要学习的传统文化,要理解古人的当时情怀和身临其境般的思想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是拥有一种丰富的宝藏,它所蕴含的文化能力是我们用文字永远也表达不完的。但是作为初中语文老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对教材中内容进行深挖,尽最大的努力表达和传承传统的文化知识,为以后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知识。

二、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学生时代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学习,同时通过课堂的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情操。因此,我们要花大力度研究课堂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改善教学模式,通过有趣、生动、通俗易懂的课堂教学来传递文化。

(一) 通过课前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热情

学生常常说古人很难学,很难背诵,但是教师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凭借自己的文化底蕴研究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当然要让学生喜欢上古文,爱上古文,通过灵活的课堂学习,激励学生学习古文的激情。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学校可单独设置课前五分钟计划,利用这简单的5分钟充分激发学习的热情。在古代文学中,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不管爱情的故事还是有意思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让学生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老师的阐述来让学生自己自动去读阅相关书籍,慢慢地学生就产生了兴趣。

(二) 使用品读鉴赏法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水平

古人的诗词歌赋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它代表了古人的民族情感和精华的文人思想,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表现。所以,我们在古诗词的学习当中,要教会学生在古诗中提取相应的文化,在古诗表达的意境中穿梭自如,游刃有余,吸取文化“骨髓”。

教材中我们学到《使至塞上》,在文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可以着重对其体会其中的意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王维诗中的意境,这种意境如何画了一幅画,把画的色彩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明白画中的层次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意境,我们还可以将诗句进行简单的修改,如“大漠孤烟白、长河落日红”,让学生来细细地品鉴,慢慢地比较两句诗的妙处。

(三) 以分点分项法提高学生解读古代人物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力不同,在文学理解方面也会有所不同,文学往往具有多样性,每个学生理解的深浅不一样,方向不一样,所以也存在不同的理解。这种不同的解读方式,运用在古代人物的形象上同样适用,这样更能全面地解读古人的全面性,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点分项品鉴,对古人的理解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历史中有这么一位人物的存在,在当今社会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这个人就是曹操,有人评价他是一代枭雄,还有人评价他是一位奸雄,所以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人物,因此,我们对曹操这个人物有了更加渗透的理解。

(四) 以比较阅读法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通过对文章的比较,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文章的内容。使用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古诗的字音、句义、句式的学习中。通过多样的古诗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诗人的價值观。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诗人身上,在他们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待事物的想法的不同。

三、 以课外活动为突破,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从课堂为立足点,发展课外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把学生融入一个知识的殿堂。

(一) 成立“国学启蒙阅读班”,将传统文化潮流带到幼儿当中

传统文学素养不应该在初中才开始接触,要让更小的孩子们从小受到国学的启蒙。我们也可以在学校中设计国学启蒙班,这样会是一个社会公众都称赞的做法。通过该班的承办,我们可以总结出培养学生热爱国学、学习国学的经验,为国学的传承奠定基础。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会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高潮,它是学生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要改革教学课程的组成部分。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文化活动大致分为几大类,根据每一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诗词歌赋,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兴趣点之后,根据活动内容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同时丰富活动的内容。通过一系列有趣多彩的文化活动,将传统的文化教学从课堂走到课外,从狭窄的课堂空间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

(三) 推出“语文教学新视点”

通过语文教学的新视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过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填鸭式”的学习。现在社会上有太多的东西,很多东西都已经抛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寓教于乐。就现在的语文课本而言,里面的传统文化真的是太少了,因此我们就可以采取“语文数学新视点”,通过在课堂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设一些有意思的讲座,有意识地吸引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关注,进而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在给学生开展讲座的同时,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古典书籍,例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就把枯燥变成了有趣。

四、 结束语

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它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精髓,是历史的结晶和产物,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丢掉了传统文化就是丢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者要必须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戴琳,江嫦平.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8):151-152.

[2]朱义.试论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初中语文教学中[J].课外语文,2017,(15):164.

[3]何军惠.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7,(09):88-89.

[4]殷勇.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作文教学研究,2016,(01):47-49.

[5]杨叶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9):35.

[6]刘海芬.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04):75-76.

作者简介:

熊怡,重庆市,云阳县黄龙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传承传统文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