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1-01方淑丽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舒适护理血液透析

方淑丽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6.10-2017.10期间收治的2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10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感染、低血压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感染、低血压总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为5.00%,观察组感染、低血压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分值对比无差异,护理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舒适护理有效改善感染和低血压发生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舒适护理;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并发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130-01

慢性肾衰竭(CRF)指的是由各种因素导致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伤,肾脏因此发生明显萎缩,基本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导致代谢物潴留,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均失调,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是导致CRF的重要原因,患者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贫血、皮肤黏膜出血、呼吸酸中毒症状,最终可出现高血压、心功能衰竭和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1]。临床针对CRF主要应用血液透析治疗,但由于病情危重,存在并发症风险,因此给予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对患者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文章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10-2017.10期间收治的2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范围43-71岁,平均(59.63±1.29)岁,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范围43-72岁,平均(59.68±1.32)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肾内科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相关治疗,给予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观察组:1.调节好透析室温度和湿度,定期开窗保证空气流通;窗帘等选取温暖颜色,为患者创建良好透析环境。2.介绍疾病原因、透析治疗意义和注意事项,提升患者对疾病和透析的了解,使患者重视治疗,进而提升其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信任和配合。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避免肢体受限,透析过程中指导患者保护穿刺部位,根据患者要求为其更换体位,翻身时注意避开穿刺部位,活动不便者给予推拿和按摩。4.穿刺时严格遵循操作原则进行,穿刺时可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减緩疼痛感;严密监测液体出入量和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工作,若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5.加强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其紧张、焦虑等心理,介绍治疗成功病例,为其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6.治疗结束后进行穿刺部位包扎,注意调节松紧度,嘱患者观察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告知日常注意事项,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热量的食物,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若有异常及时来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感染、低血压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ADL)进行评估[2],量表满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低血压发生情况

对照组发生感染、低血压患者均多于观察组,总发生率更高(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ADL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全身各器官、系统功能均受到损伤,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对其生活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应用透析治疗,但血液透析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缺乏疾病和治疗等相关知识,会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加上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创伤性,存在感染、低血压等并发症[3]。因此在给予治疗的同时应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感染、低血压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

文章结果表明对照组感染、低血压发生率较高,生活质量评分较低,分析原因发现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定程度预防感染和低血压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护理干预,因此适用性较低。研究发现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时效果更佳[4],结合本文研究看出,观察组感染、低血压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更高,分析原因发现舒适护理从生理、心理等方面为患者提高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强调舒适性,包括管理透析环境、指导患者体位防止以及穿刺时舒适护理,透析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预防低血压发生;给予心理指导,良好心态有助于疾病恢复;指导患者保护穿刺部位及渗血情况,有效预防感染,患者恢复更好,生活质量由此提升。

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时能有效降低感染、低血压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新美,朱小玲等.透析管道护理小组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106-107,110.

[2] 汪敏.前移后延式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631-1634.

[3] 姜玲,李萍.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963-964.

[4] 张洁,喻小芩.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与并发症控制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7):2402-2405.

猜你喜欢

慢性肾衰竭舒适护理血液透析
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治策略研究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