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析

2018-11-01许良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

许良

【摘 要】

目的:研究间断以及持续蓝光照射对于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2组患儿均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持续蓝光进行照射,观察组患儿使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仅3例治疗无效,较对照组的13例无效者明显要少,且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明显要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不同病因导致的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断蓝光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间断蓝光;持续蓝光;病因;新生儿黄疸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88-01

新生儿在出生时均会出现黄疸,但是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观察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患儿出现病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儿体内胆红素出现积聚的情况,如果血液中血清胆红素≥342umol/L的时候,患儿有出现高胆红素脑病的危险[1]。面对新生儿黄疸,临床上常采用蓝光照射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主要是观察持续蓝光以及间断蓝光治疗2种措施的治疗效果。以下是本次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2组患儿均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持续蓝光进行照射,观察组患儿使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中男55例,女45例,胎龄分布在36-40周之间,平均胎龄(38.12±0.54)周,体质量为1700-3800g,平均体质量为(2020±314)g;对照组患儿中男58例,女42例,胎龄分布在36-41周之间,平均胎龄(39.12±0.69)周,体质量为1700-4000g,平均体质量为(2368±421)g;所选患儿均由临床确定诊断,并且均符合《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2]。所选患儿在胎龄、性别、体质量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取所选患儿及家属同意,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措施,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输血、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然后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1g po q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间断蓝光照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相关医护人员将患儿放置在双面光疗箱中,并确保光源与患儿皮肤距离相差35-38cm,照射时间为8h bid,每次照射之间间隔4h。对照组患儿使用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照射时间为16h qd,光源距离等与观察组一致。2组患儿进行治疗时,均在光疗箱内放置水杯,保证光疗箱内湿度适宜。

1.3 观察指标

患儿小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黄疸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示血清总胆红素指标≤90umol/L评为显效;患儿皮肤黄疸出现好转,血清总胆红素降低超过100umol/L,评为有效;患儿经过治疗后,病情未出现好转,甚至出现进一步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经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其表现形式为平均值±标准差,组间及组内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儿病情均出现好转,但是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治疗时出现皮疹、发热、腹泻、血钙下降等的不良反应情况为9例(9%),对照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为23例(2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χ2=7.292,P<0.05)。

3 讨论

新生儿在出生后均会出现黄疸,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是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会对患儿大脑产生不可逆伤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临床上将蓝光照射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措施[3]。是将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照射下,变为水溶性异构体,通过胆汁及尿液排出[4]。持续蓝光照射由于一次性照射时间过长,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增加,降低患儿治疗依从性;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时,加快深部胆红素向体表进行转移,在体表胆红素增加后,再次进行照射,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2组患儿病情均出現好转,但是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7%。并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儿。对于不同病因产生的新生儿黄疸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病因导致的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断蓝光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春桥.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1):35.

[2] 麦钻珍,曾敬芳,谭宝琴,等.强化风险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对疗效及患儿安全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24):4124-4127.

[3] 黄金亚.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3):2465-2467.

[4] 王玉.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76.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病因
羊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防治
身体多处痛 寒邪是病因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