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最佳剂量研究

2018-11-01毛国敏尹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毛国敏 尹萍

【摘 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及最佳剂量。方法:选择10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12.5 mg治疗,对照组给予25 mg治疗。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与对照组的90.57%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及瘤体体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15.09%(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小剂量米非司酮可达到与大剂量相同的治疗效果,但不良反应更小。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不同剂量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68-01

子宫肌瘤多为良性,30~50岁女性为高发群体。尽管子宫肌瘤的恶变率很低,仅为0.6% [1],但由于子宫肌瘤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多,会带来子宫出血、疼痛、贫血、流产等症状,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手段,但创伤大,且有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近年来,米非司酮被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剂量的选择上存在争议[2]。本文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中心从2015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排除恶性肿瘤、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疾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54例中,年龄33~57岁,平均(44.14±4.56)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05±0.78)年;对照组53例中,年龄34~57岁,平均(43.92±4.37)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3.11±0.69)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395),观察组12.5 mg/次,对照组25 mg/次,均于月经第 1 天开始服用,连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患者FSH(血清卵泡刺激素) 、E2(雌激素)、LH(促黄体生成激素)、P(孕酮) 水平。疗效标准:根据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情况分为显效(体积缩小>30%)、有效(体积缩小10% ~ 29%)、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与对照组的9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及瘤体体积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及瘤体体积均无明显差异,但各组内均治疗后明顯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2/54),均为恶心呕吐,对照组为15.09%(8/53),皮疹2例,恶心呕吐4例,腹泻2例。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未成熟的子宫壁平滑肌细胞增生有关[3],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与其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因此临床目前逐渐采用激素治疗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的主要成分为雌激素和孕激素,对机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使其发生萎缩。米非司酮抑制激素的作用机制在于,其对孕酮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是天然孕酮的5倍。与孕酮受体结合后引起其结构的改变,导致其转录激活作用减弱。并通过对人体下丘脑、垂体以及卵巢轴的负反馈作用,降低机体自身孕激素含量,使子宫肌瘤的增长速度减缓,并逐渐发生萎缩,降低月经量,进而使月经情况和机体内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改善[4]。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临床已经达成共识,但对其使用剂量尚存在争议。有资料认为[4],小剂量米非司酮不仅可获得与大剂量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激素水平的改善作用优于大剂量。但在本组资料中,大、小剂量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对激素的改善情况均相似,与李丽的研究相似[5]。但小剂量米非司酮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大剂量组。

总之,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小剂量米非司酮可达到与大剂量相同的治疗效果,其对激素的改善水平、瘤体的缩减程度也与大剂量米非司酮相同,但不良反应更小,因此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韩丽,马汝平,龙艳,等.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2014,43(2):126-128.

[2] 乔海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12):110-111.

[3] 蒲元芳.日服 25 mg、10 mg 米非司酮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5): 523-525.

[4] 聂惠龙,郭天棋,张琳.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683-4685.

[5] 李丽.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 2015,55(29):94-95.

猜你喜欢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