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0例健康体检晕针晕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2018-11-01程媛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静脉采血健康体检护理干预

程媛媛

【摘 要】

目的:对健康体检者出现晕针晕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选我院体检中心静脉采血者300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晕针晕血反应进行问询后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导致体检者出现晕针晕血的原因包括心理、身体、体位以及环境因素,干预后,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者晕针晕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晕针晕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 健康体检;静脉采血;晕针晕血;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14-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halo halo reac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to provide reasonabl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300 cases of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alyzed the cause of the patient's halo halo reaction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Sexual care interventions were compared to the care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causes of dizziness and dizziness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included psychological, physical, postur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auses of halo halo in healthy people are analyzed, and targeted nurs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halo hal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health checkup;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fainting halo; nursing intervention

静脉采血是健康体检常见的项目,而在采血过程中,晕针晕血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体检体验和体检质量,必须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加以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健康体检者300例参与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6月,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龄分布在18-77岁,平均为(45.19±10.24)岁,对照组150例,男性81例,女性69例,年龄分布在20-75岁,平均为(46.94±11.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接近,具有与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体检者进行问询,看患者是否存在晕血晕针等既往病史,并对患者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采血环境、体质因素、营养状况等进行了解,从而分析出现晕针晕血的原因。

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采血前,护理人员充分做好采血准备,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并告知体检防止沾水。对于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评估,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在采血过程中通过耐心的交流沟通缓解采血者的不良情绪。对于体检过程中可能出现晕针晕血问题的参与者,护理人员应该密切注意患面部情绪变化,如果发现问题,则应该注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并积极给予患者鼓励。(2)环境护理:维持采血室良好的工作环境,通风工作完善,采血现场秩序维持到位,避免人群拥挤,为所有体检者营造舒适的采血环境,避免患者由于外部环境刺激导致的情绪波动、血压波动等。(3)采血体位管理:可给予患者坐位或平卧位采血,当患者处于坐位时,应该将头偏向一侧,避免采血视觉刺激,防止晕针晕血等问题。(4)晕针晕血处理:对于出现晕针晕血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立即停止采血,帮助患者平卧休息,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可给予吸氧护理,帮助患者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体检者晕针晕血发生率進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晕针晕血原因分析 体检者出现晕针晕血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担心、恐惧等情绪的干扰,出现晕针晕血。其次为身体因素,由于采血需要空腹,部分体检者处于过度饥饿或劳累,营养状态不佳,容易出现晕针晕血不良反应。第三位体位因素,第四为环境因素。

2.2 晕针晕血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晕针晕血发生率为12.67%(19/150),观察组晕针晕血发生率为4%(6/1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晕针晕血是临床健康体检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问题,虽然患者在发生晕针晕血问题时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而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但是,如果不能给予及时针对性护理,也存在并发其他风险事件的几率。同时,晕针晕血的发生,也妨碍了静脉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了临床体检和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

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诱发晕针晕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具体可分为生理、心理、环境、体位、体质状态、营养状态等[2]。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晕针晕血的发生[3]。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事先了解患者晕针晕血原因后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对照组晕针晕血发生率为12.67%(19/150),观察组晕针晕血发生率为4%(6/1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肯定了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晕针晕血发生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艳红.静脉采血对象晕针、晕血的原因与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87):17134-17135.

[2] 张振丽,贾丽萍,吴连珍.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晕血原因分析及护理防治[J].母婴世界,2018,(3):221.

[3] 徐婷婷.静脉采血对象晕针、晕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疗装备,2017,(8):178-179.

猜你喜欢

静脉采血健康体检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