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社区教育研究现状与发展
——基于温州社区教育研究历年成果的分析

2018-11-01朱素芬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温州社区研究

朱素芬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

自“社区教育”进入我国以来,社区教育实践发展如火如荼,社区教育研究也日渐丰富。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关于社区教育研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如对近三十年我国社区教育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张文丰①张文丰.近三十年我国社区教育研究进展之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06).,2010),以共词聚类方法分析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热点(徐会作②徐会作.利用共词聚类分析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热点[J].中国远程教育,2015,(03).,2015),从终身学习视角出发,综述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现状(田小梅等③田小梅,刘刚.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11,(07).,2011),这些研究对我国社区教育研究情况进行了展现,凸显了学界对社区教育的关注和探索,为了解社区教育研究情况提供了资料。然而,纵观这些研究,多是基于全国社区教育研究情况的研究,从地方性角度把握基层社区教育研究的发展演变和研究特点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近年来温州的社区教育研究成果为样本,就基层社区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特点进行梳理,来呈现基层社区教育研究的特点。

一、社区教育研究项目简介

温州市是浙江省较早开展社区教育的地级市,2008年温州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温州社区教育进入政府统筹发展阶段,社区教育研究逐渐兴起。2012年,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温州工人业余大学、温州社区大学和温州老年大学四校合并重组,组成温州城市大学,开启了社区教育发展的全新局面,负责全市社区教育的业务指导工作。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学校找准自身发展特色,发挥社区教育研究引领职能,学校围绕社区教育开展了校本课题研究工作。2013年以来常设年度温州社区教育研究项目,面向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开放申报。全市社区教育课题的开展,为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研究平台,调动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研究的积极性,催化和引领着本地社区教育研究。

项目申报范围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结合申报指南(含社区教育的价值与功能、管理与运行、教育对象、教学方式、学习资源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老年教育八大研究方向),及社区教育工作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要求课题负责人必须是社区教育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确能担负实质性研究任务。项目验收要求为提交论文或者研究报告。

自项目设定以来,每年平均立项30项,研究周期一年。三年来已立项并结题社区教育研究课题总计80余项。这些项目采用自主申报、匿名评审的形式进行立项和评审,课题申报来源有温州城市大学本部教师、同时兼具社区学院和社区分校教师,均为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相关人员,能够较为全面地呈现基层社区教育研究的概况。本研究即以温州社区教育研究开展以来的80余篇课题成果进行剖析。

二、社区教育课题研究内容分析

按照社区教育研究的相似特征,本研究对社区教育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类,以明晰温州社区教育研究的聚焦点和关注点。

(一)研究主题聚焦

通过分类发现,温州市社区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关注面较广,共涉及16个类别,但主要聚焦于“社区教育本土化实践”、“社区教育拓展”、“社区教育课程教学”、“社区教育信息化”、“特殊群体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等类别中,这几类共占项目总数约60%,其他类别虽有关注,但总量较少。

(二)具体研究内容呈现

1.研究内容展现

从搜集的资料可以发现,温州社区教育研究关注面已较为广泛,但不同类别的关注热度呈现出差异性。主要聚焦于“社区教育本土化实践”、“社区教育课程教学”、“社区教育拓展”、“社区教育信息化”、“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等类别。各研究热点内容具体展开如下:

(1)“社区教育本土化实践”。社区教育的区域研究多为实证研究,研究者往往以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结合社区教育开展现状,研究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问题或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而寻求发展对策。研究者主要是基于当地的社区教育实践探索展开研究,总结社区教育发展的特色,推广社区教育建设经验。这些研究包括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结构模式、运行机制的建构,地方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和实践创新的探索。

表1 课题研究聚焦点

(2)“社区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已有研究从社区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着手,探究如何进行社区教育教学活动。其中,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占据主要部分,研究内容有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社区教育教材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现状等方面。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则更为单薄,主要是基于单一课程的社区老年群体教学方法展开。

(3)“社区教育拓展”。已有研究主要从开发社区教育资源角度,探究如何进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和共享,特别是社区教育其他教育类型的衔接、融合、贯通,以拓展社区教育空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4)“社区教育信息化”。温州着力建设和推广温州学习网和温州老年学习网,拓展广大居民的网络学习途径,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两网的基础上,涌现了一大批社区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研究主要着力于社区远程教育优化设计、社区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数字化资源应用和推广、地方社区教育信息化实践。

(5)“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研究者从社区教育角度出发,将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紧密联系,就社区建设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公民意识、社区德育、文化传承、幸福感提升、社会融合等,结合社区教育进行策略分析和效用探讨,以谋求通过社区教育协同社会治理,助力社区建设和发展。

(6)“特定群体社区教育”。是指明确聚焦于某一特定成人群体而展开的研究。社区教育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全民性,教育对象十分广泛,已有研究中,虽然关注的特定群体数量有限,但其关注点值得肯定。这其中,有对社区教育参与人数较多的老年群体关注,也有参与人数较少的群体关注,包括弱势群体中的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居民,党员等,对不同的群体展开研究正彰显出社区教育开放性和全民性的本质特征。

2.研究内容特点

(1)研究内容日益丰富,触角延伸

通过对论文和课题的归类,发现温州社区教育研究关注面十分广阔,除了“社区教育本土化实践”、“社区教育拓展”、“社区教育信息化”、“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特定群体社区教育”等研究热点之外,“社区教育管理”、“社区教育机构”、“社区教育经费”、“社区团队建设”等研究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社区教育研究日益丰富、触角不断延伸。

(2)研究实践性较强,但理论性薄弱

当前温州社区教育研究总体呈现出实践性特点,呈现出与地方发展特色密切结合的特点,已有研究多集中在实践层面上的探索,立足于当地社区教育现状和创新特色,总结和提炼发展经验,推广工作特色。与实践研究相比,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研究的理论性则十分羸弱,缺少对社区教育各个层面和要素的深入研究,研究往往缺乏一定的理论性和深刻性,难以为社区教育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3)研究偏于宏观建设探讨,缺乏对社区教育教育性的关注

已有研究多倾向于宏观层面社区教育的建设,如社区教育模式、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社区教育现状、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等问题。而社区教育教育元素和内涵方面的关注则十分不足,社区教育教学理论、社区教育学习理论、社区教育教学、社区教育学习活动支持等方面的具体研究难觅踪影,以至于社区教育工作远离了教育原本的真正内涵,研究忽视了对教育性的关注。社区教育的活力显现,关键在于学习者的参与,学习效果的展现,为此,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与群众需求贴近的学习资源,是社区教育教育性的保证,社区教育研究不能脱离对教育性的关注。

三、社区教育研究质量分析

自社区教育发展以来,温州市社区教育研究逐年增多,研究的规模和成果的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审视这一发展状况,量的增长背后,质量到底如何,有待进一步明确。为此,立足于研究质量分析,审视社区教育研究质量,明确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一)成果有待提升,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不足

秉持着鼓励基层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原则,社区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未强制要求以论文发表形式结题,而是可以以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形式两种类型进行结题。为鼓励研究者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同时规定项目若达到以下条件可申请免于鉴定:课题的研究成果有一篇论文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公开发表;课题中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相关部门完整采纳吸收;课题成果获得校级或市级三等奖及以上的奖励;作为预研究,成功申请到与本课题相关的高一级科研项目。

以“社区教育”为主题+“温州”为作者单位搜索中国知网,共收获有关文章44篇。发现温州社区教育研究论文发表始于2000年,自2006年开始,温州社区教育研究逐渐发展,随年增多,并于2012年后进入发展高峰(如图1),其中署名为社区教育研究项目的成果有15篇。可见社区教育研究项目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区教育研究成果的增加,但以发表论文形式作为结题的仅占全部结项项目的18.7%。

图1 温州社区教育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折线统计图

以课题相关成果成功申请到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电大科学研究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教科规划、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等高一级科研项目有12项,如“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成功申请到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另外,研究报告被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采纳应用的有2篇,其余均以研究报告形式进行结题。由此可见,虽然社区教育研究项目结项有80余项之多,但真正有进一步提炼和推广的研究成果十分欠缺。

(二)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的科学性不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开展需要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来保障。综观历年来温州市社区教育研究课题,要么“闭门造车”,未切实开展有效的实践调研,起不到理论先锋的开拓、前瞻、指导和规范作用。要么以“问卷调查走天下”为主,鲜有访谈、观察、田野调查、叙事研究等研究方法应用,研究方法单一性明显。立项时课题关于研究方法的陈述,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却常似一种摆设,与研究主题、过程几乎没有应有的切入考量和科学的应用。即使是问卷调查,其问卷的设计和问卷分析的科学性也有待商榷。从问卷设计上看,问卷题目设计常出现与研究目标相脱节的情况,未能准确全面地为研究项目服务,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未有有效保证。问卷分析上,也大多停留在百分比、频次等层面的分析,总体呈现出研究较浅、停留于面的特点。

(三)研究撰写随意,研究的规范性有待提升

研究成果规范性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是研究学术型的体现。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规范性上存在语言表述粗糙、基本格式不规范、行文逻辑不严密等问题。就语言表述而言,行文中经常出现类似于“我”、“本人”、“笔者”、口头禅等非学术性语言,疑问句等非学术性句型,有些项目甚至在题目表述上指意不清,出现“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学校校长、教师等)能力结构研究”这类研究对象不明的题目,缺乏应有的学术严谨性。就基本格式而言,论文的必备要素(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存在缺少现象,材料的字体、段落格式散乱现象明显,文献引用方面,大多未参照国家规范,引用格式五花八门。行文逻辑方面,上下文之间缺乏衔接和过渡,文章整体内在结构科学性有待加强。结题成果材料整体给人以随意性强、学术性弱的感觉。

(四)研究问题意识缺失,研究内容重复乏新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将学术研究引向深入的关键,是人们对存在问题的能动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反映,它是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人们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上。任何学术创新从本质上而言,其实就是围绕上述三个环节展开的。在诸多需解决的困惑、教育现象背后寻找教育问题需要研究者能够具有敏锐的直觉、敏感性与判断力,即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曾先锋、聂永成认为,教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研究者不善于捕捉灵感进而发现问题、研究者不善于分析梳理进而聚焦问题、研究者不善于反思建构进而提出问题。在社区教育课题的已有研究中,研究问题集中现象明显,问题老套,缺乏创新;同一主题的研究中,缺乏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观点。如“社区教育拓展”这一类别总共11篇文章,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研究,就有5项之多,各课题负责人虽对本校如何开展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了工作阐述,但所提出的观点基本上类似,缺乏创新性和自身特色。

(五)研究成果提炼不足,理论性有待加强

已有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为主,纯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少。一是因为理论研究要求较高,研究者需要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再者当前基层社区教育研究多与实践工作相挂钩,因此实证性文章较多。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实证类的文章大多停留在对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基本是工作材料的简单堆砌,缺乏提炼深化,一些在多年社区教育实践中摸索出的比较有特色的新思想、新方法,并没有形成新理论,缺乏理论根基和理论深度,理论性十分薄弱。

四、基层社区教育研究发展展望

社区教育研究从起步到发展至今,相关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随着社区教育实践在各地铺开,必将涌现更多的基层社区教育研究成果,未来基层社区教育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和完善。

(一)研究触角:拓宽、深化与创新

社区教育在中国兴起至今,不过短短三十多年,当属于新兴的学术领域,尚有很多领域和问题需要研究。社区教育自身的复杂性、交叉性等特征,也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未来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者善于发现新问题、勇于挖掘新特色,乐于提出新观点,不断拓宽研究触角,丰富和深化社区教育研究内容,特别要加强对当前研究较少领域的关注,寻找有价值的研究切入点和创新点,例如对社区教育教育性和学习者的关注,通过“回归丰富学员的生活世界,走进学员缤纷的精神家园”,关注其在学习中获得生命价值的体现,在学习中获得生活意义的张扬。①高志敏,周晶晶,张欣.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授予点发展二十年回眸与展望(二)——基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03).

(二)研究切入点:本土与实践

温州基层社区教育研究显现出聚焦本土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社区教育是立足于所在社区开展的别具特色的教育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带有强烈的地域属性,具有明显的本土特色。基层社区教育研究者应重视社区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和区域化,立足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现状,立足群众学习需求,深耕于当地的社区教育发展实践,提炼工作经验,发现研究问题,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教育研究成果,服务本地社区教育实践,推广优秀社区教育经验。

(三)成果质量:规范与提升

未来社区教育研究过程中应注重提高研究成果质量。一方面研究要加强学术修养,通过参与成果撰写、学术规范、研究开展等方面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科研管理机构要加强成果质量管理,严格成果验收标准,加强成果质量审查,通过外部约束保障成果质量。再者,重视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有机联系。社区教育理论上的薄弱会直接影响操作层面实践环节的进行,也难以把握社区教育内涵的开放性和操作的复杂性,因此,在社区教育研究未来发展上,研究者要不断扎实理论基础,特别是在实证研究上,注重总结提炼和深化,提升研究高度。

(四)研究方法:多元与综合

不同的研究方法能够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除问卷调查法之外,考察法、实验法、访谈法、田野调查、叙事研究等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未来的社区教育研究中,研究者要学会根据自身的研究需要,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改变“闭门造车”、“问卷调研走天下”的现状。此外,学科之间的分化与综合是当前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多元化的方法为社区教育理论的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从多学科视角研究同一问题,使论证更加全面、科学、深刻。

(五)成果利用:宣传和推广

研究的价值在于成果指导实践,服务实践。因此,在未来社区教育研究中,要注重对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通过采取研究成果发表激励措施,搭建成果交流和分享平台,建立成果采纳机制,让优秀成果得到推广和利用,才能切实体现社区教育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温州社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