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成因与减贫对策研究

2018-11-01曹英琪

新疆农垦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穷人账户经济学

曹英琪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一、引言

贫困与反贫困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很多贫困家庭在国家的各种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下成功摆脱了贫困。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3046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9.8%。但是,也有不少的贫困家庭在国家扶贫的各项政策和帮扶措施下,脱贫的积极性并不高,有些贫困家庭则是完全寄希望于政策帮助和支持,安于现状,缺乏自我努力,有的则习惯“等靠要”,依赖政策帮扶不愿意脱贫,更为突出的是,很多贫困人群在享受完国家的政策帮助和支持后依然会返回以前的贫困状态,这导致扶贫脱贫工作愈加困难。因此,分析贫困是怎样产生的,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扶贫等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往的研究着重考察贫困的外因。制度因素方面的研究认为,我国的农民贫困主要是制度性贫困,包括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户籍制度的二元局限、社会保障的非公正性等[1];文化因素方面的研究认为,文化贫困及其繁衍的代际传递是贫困长期存在的深层原因[2];社会因素方面的研究认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的匮乏以及相互影响共同造成了贫困的发生[3];地理环境因素方面的研究认为,地理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等地理因素会影响农村贫困发生率[4]。但是,贫困的内因却没有引起学者们过多的关注。贫困的内因是指,贫困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决策。而行为经济学是以人的行为为研究重点,借助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特征对其选择或决策过程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通过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贫困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及决策过程,找出贫困现象与贫困群体主观致贫的原因,据此提出相关的反贫困政策,促进我国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关于贫困的观点

对于贫困问题的解释,传统经济学主要从收入与消费、公平与效率、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贫困是个人或家庭在物质、经济、制度、文化层面的匮乏,代表性的理论有 R.k.Merton 和 R.A.Nisbet提出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W.A.Lewis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等。而行为经济学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行为来构建决策模型,用以分析人们做出决策的原委。行为经济学不是通过对贫困群体的自身能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或者制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是从个体本身进行解释,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稀缺心态解释贫困问题的产生

当稀缺心态俘获人们的注意力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发生改变,这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和方式。因为这种不自主的俘获会使人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稀缺的事物上,所以就没有精力投入到更多事物中,从而导致“带宽”变窄,使主体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并会减弱执行控制力,导致在决策中做出错误的选择[5]。具体来说,穷人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不得不精打细算,也就没有任何“带宽”考虑家庭投资或者个人发展等事宜;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牵绊,也就没有任何“带宽”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因此,稀缺还会进一步延续并加剧稀缺(见图1)。稀缺是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但经济学只研究稀缺问题而不触及心态研究,而行为经济理论是把稀缺看作一种心态。

图1 贫困的恶性循环

(二)从认知层面解释贫困问题

有学者提出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做决定时所面临的一种认知困境,由于贫困群体不是完全理性的,并且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很难将其参照点转移,也就很难实现脱贫致富[6]。班纳吉和迪弗洛的研究也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能力更弱[7]。不仅是认知,个体偏好也会对贫困群体的行为产生影响,除了受物质性的偏好影响之外,非物质性的偏好及约束会对贫困群体的行为造成更大的影响,其影响的结果可能使贫困群体的行为选择永远达不到理想的最优状态[8]。

(三)从行为科学的视角分析贫困问题

杭承政和胡鞍钢[9]提出精神贫困的实质归因于个体失灵。个体失灵分为志向失灵和行为失灵两类,贫困人口出现志向缺乏、信念消极和行为决策非理性的行为,其表现的实质就是个体失灵。个体失灵导致的认知和决策偏差所带来的损失会极大地限制致富的进程,也会导致贫困陷阱的发生,甚至会导致返贫。Haushoferh和Fehr[10]提出贫困产生的特殊心理后果会导致穷人做出难以摆脱贫困的经济行为,即贫困导致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导致穷人决策时偏好更短视且更大的风险厌恶,不愿追求未来的高收益。因此,贫困与穷人的选择之间会形成一个相互反馈的回路,这个回路可能延迟穷人摆脱贫困的时间,甚至导致穷人长期陷入贫困状态。

(四)从神经系统解释贫困问题

Kahneman[11]提出人的大脑在进行选择时主要由两个系统在发挥作用,一个是快速、自动运行的“系统一”,一个是较缓慢、逻辑化运行的“系统二”。“系统一”主要是人们受习惯、情感影响的潜意识反应,“系统二”是受人们思想控制的理性行为,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由于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当一个人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时,耗费精力的任务过程会被其相互打乱。穷人为了应对日常资源和财富的稀缺会花费大量的精力,所以在面对其他选择时,系统二的使用效率低,主要依赖于系统一,因此比富人更容易产生行为偏见。

整体而言,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在不断扩充,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对于贫困群体主要有哪些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又会导致什么样的扶贫效应?……对这些贫困问题的内在本质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贫困群体的心理效应进行分析,进而阐明贫困群体的心理特征与行为决策之间的关系,为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推进精准扶贫的实现。

三、贫困与行为决策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自私的、追求自身效应最大化的,但是,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现实中的人并不能做到完全理性。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经济学中,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作决策时,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推断,人们的偏好并非是一致且稳定的,动机也并非仅仅是理性和自利,生活中会用一种非理性的态度看待事物,也就是说,人们的决策往往会受到个体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以下将着重分析心理账户、损失规避、禀赋效应以及参照点对人们决策的影响,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行为决策过程图

(一)心理账户与消费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心理账户的问题。日常生活中,为了清楚自身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而能够合理控制消费,人们会建立各种财务上的账户,比如把借记卡用来储蓄,信用卡用来消费。心理账户也是同样的目的,人们会下意识地把每笔钱都归入某些账户中,由此控制自己的消费。区别在于心理账户是抽象的、存在于人们心里的账户。Thaler(1985)提出,无论个体、家庭还是企业集团,都存在着心理账户系统。这种心理账户系统使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这种规则以一种非预期的形式影响个体的决策,结果导致许多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心理账户其实是挑战了新古典中“替代性”的假设。在不考虑人们心理状况时,两种替代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与两种物品之间的替代方向无关。假定A和B互为替代品,无论是用A换B,还是用B换A,都将得到同样的边际替代率,在经济学中用无差异曲线表示,并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在考虑人们的心理状况时,人们的偏好是不可逆的,具有“非替代性”,无差异曲线是能够相交的。张维康等[12]基于四川省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验证了农民心理账户的存在性及其结构性,农民的不同经济项目之间的收支决策规律具有显著的非替代性规律,农民将转移性收入用于农业生产投入和非意愿支付项目的支付倾向更大;农民更倾向于用辛勤劳动收入来支付更重要的基本生活与发展开支,但对农业生产项目及非意愿支付项目的支出倾向很低。正是因为心理账户的存在,很多贫困群体在获得收入时会将每一项可能的消费分配到自己的心理账户中,比如安全账户与风险账户,基本生活消费账户与非生存性消费账户等。举例来说,对于贫困农户,粮食作物种植风险小,成本低,应该纳入安全账户,而经济作物种植的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应该纳入风险账户,食物支出属于基本生活消费账户,衣物、电子产品支出属于奢侈性消费账户。因为贫困群体本身收入水平低,所以他们很多时候也并不是在两个账户间按偏好做出替代性的调整,往往只会将其他消费减至最低,因为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永远是生存问题。只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形下,才有其他产品的需求,比如教育、医疗类等。这也是贫困群体有学不上、有病不医情形的原因。

心理账户分配的具体与否因人而异。越是贫穷,收入越少,那么心理账户的规则就会越具体,越明确;越是富裕,收入越高,心理账户的规则就会相对轻松。例如,穷人一般对每天的消费支出都很明确,每笔消费都会先储存在自己头脑中的消费系统中,继而分配到某个具体的消费账户中。富人的消费记录可能就是以每月、每年为周期进行记录,观测期相对穷人来说更长,并且很多小额消费会被忽略。

(二)损失厌恶与风险偏好

科斯定理表明,在交易成本为零且产权明确的情况下,不论初始权力如何配置,市场均衡都是有效率的,总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说产权的交换不会导致价值变化。从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说,科斯定理未考虑到人的心理倾向。正如Thaler[13]提出,个体具有损失厌恶偏好,不愿放弃任何属于自己的利益。在必须要放弃自己的所有物时,个体会将所有物的估值大大提高。这种因为产权归属差异而导致卖价高于买价的现象为禀赋效应。即人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要让他们放弃这种所用品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禀赋效应的产生也可以用损失规避理论来解释。Kahneman和 Tversky[14]通过实验得出,人们具有“损失厌恶”情绪,同样的财富,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也就是当人们处于盈利状态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厌恶;而当人们处于亏损状态时,他们会表现出风险偏好。因此,在贫困群体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以现状为参照点进行决策,会在“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之间进行权衡,不确定性条件下,“维持现状”的风险是比较小的,“改变现状”会带来损失的风险,而贫困群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所以贫困状态会导致农户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和损失。这一理论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很多贫困户不愿意脱贫,不愿意摘“贫困帽”。因为放弃一项固定金额的转移支付收入的痛苦程度远高于未来会得到一项不确定的经营性收入的喜悦。

在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偏好方面,Dilon基于预期效用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巴西农户的风险偏好,认为大多数农民对风险是规避的[15]。Dean karlan和Jacob appel[16]为肯尼亚的农民在已经熟记各种农作物组合的条件下还会按照过去的方法种植,而一次又一次与新的机会失之交臂,是因为惰性,即安于现状的心态,这种心态让穷人们规避风险,维持现状。孟燕红、朱泽钢[17]对甘肃省贫困农户的实证数据进行检验发现,越是贫困的农户越愿意生产粮食作物,从而降低收入风险。对于购买保险来说,贫困群体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损失厌恶”。因为各种保险产品是需要提前付款后期才能享受,这对贫困群体来说是一种损失,从而也就没有购买意愿。在农村推广一些新型技术时,尽管风险很小,但是贫困群体仍然会对预期损失赋予很大的价值,不敢尝试,更趋向于安于现状。因此,在推广新型技术时,可以先在小范围内挑选几户农户免费试用,让更多农户看到所能达到的效果以后开始正式推广和收费,这种方式对于农户来说会更容易接受。

(三)金融心理账户与储蓄

按照价值函数曲线图可以得出,分开获得的心理效应大于整合获得的心理效应,因此,可以认为分次储蓄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效应要大于一次性储蓄带来的心理效应,也就是说每一次进行储蓄都能会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收益是在增加。对于贫困群体来说更是如此。但是,由于贫困群体的收入有限,并且他们的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来自于外界的诱惑相对于富人所面临的诱惑会更大,因为穷人更容易受到稀缺的影响。在面对预算少于花费的情况下,频繁的选择和决策会消耗更多的带宽,造成认知和行为偏见。因此,即使贫困群体有想要进行储蓄的意识,他们也往往会违背自己的意愿,选择消费。Banerjee[18]发现,食不果腹的贫困者在获得金钱的援助后不是买更多的食物、日常用品,而是去购买更多味道更好的食物。有学者对肯尼亚农民的调研发现,完全以种植甘蔗为生的农民,甘蔗收入占他们总收入的60%,而且甘蔗的成熟周期特别长,大约是18个月,因此,农民的收入是不连续的。但是,他们在甘蔗收获之后是立刻获得一大笔钱,但在几个月后要购买种植用的肥料时,农民手头已经没有钱了。那么,怎样才能促进贫困群体积极储蓄呢?行为经济学家通过实验发现,通过设定默认值就可以影响参与者,改变储蓄规则,设定默认值可以确保储蓄消极的人达到储蓄目标。另外,现金收入和银行存款收入对人们的心理支持程度是不一样的,马拉维进行的一个现金补助项目的结果表明,现金支持能为低收入成员减少40%的心理负担[17]。因此,对贫困群体来说,扶贫资金的发放应该以现金方式发放更好。在扶贫资金以现金方式发放以后,金融机构设定的默认值能调动贫困群体进行储蓄的积极性。

当贫困群体参与信贷与保险服务时,他们心理上会认为单独的产品购买会比捆绑销售的要差。因为信贷要支付利息或者付费,对人们来说就是一种损失,分开的信贷产品,显得风险越大,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就越低[7]。所以,根据这种心理,在贫困地区发放补贴的时候应该与扶贫性质的金融产品捆绑在一起,这种模式更能激励贫困群体参与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贷款。

四、行为经济学视域下的减贫对策

贫困是一个历史的、复杂的、多维的问题,反贫困实践应该与这种复杂性的动态变化相适应。严格来讲,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减贫政策也不尽相同,应将减贫战略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同贫困群体的心理特征与行为决策规律相结合。而标准经济学在政策分析方面忽略了可能对政策结果产生影响的个体心理因素,但任何一些细微的影响和变化都会对政策的成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行为经济学以一个更微观的视角来描述个体,在消除贫困的政策设计方面可能比没有充分考虑穷人非完全理性假设的标准经济学设计下的政策更为有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产业扶贫项目建设

贫困群体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所以贫困状态会导致农户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和损失。因此,在进行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时,应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适合当地村、当地企业、当地户的特色产业,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为贫困群体建设收益有保障、损失概率比较小的项目。充分调动贫困群体的积极性,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另外,还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引导贫困群体向第三产业转移,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率,避免贫困群体处于损失厌恶心理而降低消费。

(二)以预付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由于贫困群体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外界的诱惑对于穷人来说会更大。因此,在农民现金充裕的收获季节,销售商、村干部、扶贫工作者等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农民们提前购买种子、肥料等农用产品,采用预付一半费用或者全款付清的方式,在种植的时候将产品送到农民手中,避免种植时没有资金购买种子、买肥料现象的出现,由此提高农业生产力及产量。

(三)完善金融产品、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

大多数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不足,严重影响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徐荟竹等[18]通过对375个贫困县调研发现,县域内金融机构网点平均数从2002年44.6个下降到2010年39个。因此,应增加相应的金融服务机构,贫困地区业务较少,可以设一两个柜台提供存取款、金融产品宣讲及销售、信贷业务等,提高贫困地区对于金融产品的可获得性和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特别是应该针对贫困群体销售一些像国债一样受益稳定并且风险低的产品,吸引他们进行投资。对于贫困群体来说,通过设定默认值的方式可以确保储蓄消极的人达到储蓄目标。因此,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对贫困群体设置一定的存款下限,鼓励贫困群体进行定期储蓄。另外,由于不同的消费类型在贫困群体心中有不同的心理账户,因此,国家财政支出的扶贫资金在发放后应设置消费限制,要求贫困群体专款专用,并且分类多次发放。

(四)通过干预措施减少损失厌恶

对于贫困群体安于现状的现象需要改变的是他们的参照点,更为重要的是应该从心理上最大限度降低贫困者的损失预期,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兼顾物质和精神方面。因此,应重视对贫困群体进行培训,包括劳动技能培训、心理培训、文化教育培训、思想观念帮扶等,还应经常向一些穷人展示与其相似背景的人奋斗成功的纪录片,让这些穷人的行为更注重未来可获得的较高收益,增强贫困群体对自身有限理性的理解,提高贫困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源减少损失厌恶的影响,增强穷人投资意愿。对于扶贫工作者来说,因为需要跟贫困群体直接打交道,所以应该具备相应的心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也应当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工作能力,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

猜你喜欢

穷人账户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你是时间的穷人吗?
父亲的股票账户
穷人的尊严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