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烟生产现场中烟草甲的综合防治方法探讨

2018-10-31黄奎杨东亚胡九宇叶宏音董陈晨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卷烟虫害

黄奎 杨东亚 胡九宇 叶宏音 董陈晨

摘 要 针对传统杀虫方法在卷烟生产现场的局限性,从烟草甲的生活习性和生产现场的环境特点出发,引出物理防治的理念,从虫情监控、虫源排查、深度清洁、现场改善等4个方面介绍了物理防治一整套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卷烟;烟草甲;虫害;物理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55

烟草甲属鞘翅目窃蠹科的一种昆虫,是烟草行业内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直接危害——蛀食烟叶,造成重量损失;间接危害——影响产品质量,破坏品牌形象。烟草行业针对这种虫害,在原料环节有较为成熟的磷化氢熏蒸技术,但在卷烟生产环节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防治烟草甲。基于此,结合烟草甲的生活习性和生产现场的环境特点,对烟草甲的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1 烟草甲的生活习性

烟草甲喜阴暗、潮湿,有趋光性,共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种生活形态,完成1个生命周期最快仅需60 d,其生长发育主要受温湿度影响。

1)卵。温度高于40 ℃低于17.5 ℃时,卵不孵化,在20~37 ℃中能正常发育、孵化。温度20~30 ℃、相对湿度75%~90%时,孵化率在90%以上。2)幼虫。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32.5 ℃,相对湿度为70%~75%,此时存活率最高,当温度低于17.5 ℃或者高于40 ℃时,即使湿度适宜也不能完成发育。幼虫对干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温度为30 ℃、相对湿度为50%时,死亡率仍很低。3)化蛹的适宜温度为32~35 ℃,受湿度影响不大,蛹历期大约5~8 d。4)成虫。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时,雌虫寿命约为31 d,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中寿命较短,温度为22.5~35 ℃时产卵量多。

烟草甲1次能飞行3 km,如果温度、饮食等环境适宜,它可以分阶段间歇飞行数十 km,这就决定了烟草甲虫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烟草甲的数量增长很快,1对雌雄虫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4个月内能繁殖

2 000个后代,在2~36 ℃温度条件下,烟草甲的所有形态均能存活。

2 传统杀虫方法在生产现场的局限性

卷烟加工企业生产现场的温湿度非常适宜烟草甲生活和繁殖,特别是一些工序所处的恒温恒湿间。据了解,大部分恒温恒湿间温度常年控制在20~27 ℃,贮丝房则在24~28 ℃,湿度基本控制在60%以上,贮丝房则能达到70%。对于一些没有恒温恒湿控制的制丝生产现场,夏季温度能达到30 ℃以上,同时由于大量使用了蒸汽,现场的湿度也较大,这些都非常适合烟草甲生活和繁殖。同时,设备、环境复杂,扬尘又很大,造成现场有很多卫生死角,这些卫生死角正是烟草甲生活和繁殖的理想栖息地。

磷化氢熏蒸技术对空间密闭性要求很高,同时由于磷化氢的剧毒性,熏蒸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因而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原料的密闭杀虫,而不适用于有较大空间的生产现场。因此传统的生产现场杀虫是采用低毒的聚酯类药物进行空间喷雾或是滞留性喷洒,来达到杀虫的目的,其原理是聚酯类药物接触到烟草甲成虫使其死亡,称为触杀。但是考虑到现场有较多的卫生死角,烟草甲藏匿其中,导致触杀途径被阻断,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只能杀死成虫,而对其他形态的烟草甲毫无作用,因而在虫情高发季使用聚酯类药物也收效甚微。同时,若较频繁地使用化学药物,较快的世代更迭也使烟草甲能够迅速产生抗药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化学杀虫的效果。

3 生产现场的物理防治技术

烟草甲虫害治理的关键不在于用药物将其杀死,而是清洁卫生死角,将烟草甲清除出现场的同时破坏其生长环境,从而达到既治又防的目的,这也是物理防治的核心思想。它需要一整套的技术措施来保证防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1 虫情监控

通过在现场合理地布置烟草甲性诱剂,诱捕成虫,第1时间掌握现场虫害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准确信息。考虑到烟草甲有4种形态,而性诱剂只能捕获成虫,因而这种诱捕只是反映虫害轻重的方法,而不能作为杀虫治理的手段。某一区域的虫害情况不会因为有很多成虫被捕获而减轻,因为成虫在被捕获前可能已产下大量的虫卵;

3.2 虫源排查

在蟲情较为严重的区域,通过看、摸、内窥等方法,查找环境、设备中存在的可能孳生烟虫的卫生死角。虫源排查是物理防治的核心技术,只有找到现场的孳生虫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洁、改善等工作,需要防治人员熟悉设备结构、现场环境和烟草甲的生活习性,能够准确识别烟草甲的各种形态、生活痕迹等。

3.3 深度清洁

以虫源排查的结果为导向,开展以清除卫生死角和孳生虫源为目的的深度清洁。深度清洁可能与常规的以保障生产为目的的设备保养大不相同,更多地关注以往会被忽略的环节、部位;

3.4 现场改善

环境和设备中会存在一些先天设计缺陷导致的卫生死角,极难清理,从而就需要利用技术改造等措施,改善这些缺陷部位,从而达到降低清扫劳动强度甚至无须清扫的目的,形成长效防虫。

4 物理防治所需的管理措施

烟草甲的物理防治是1项系统工程,为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有效落实,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配合相应的管理措施。

4.1 网格化管理

深度清洁是物理防治的核心工作,正是通过深度清洁,烟草甲被清出现场,同时破坏其孳生的卫生死角,达到即治又防的目的。同时,烟草甲的生活习性决定了虫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企业内部的深度清洁需要同步开展。但是,生产现场环境复杂,设备分布纵横交错,从而给深度清洁的整体部署、人员分工等带来困难,使现场监督指导、检查验证等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导致“清扫有盲区,效果难保障”。利用网格化管理,将现场依据工序划分为若干网格,进而明确相应的责任人和检查人,明确职责范围,从而保障深度清洁的效果。

4.2 三级检查

考虑到卷烟企业的生产刚需,大规模的深度清洁只能按周期进行,一般1~2个月开展1次。对深度清洁实行班组、车间和企业级的三级检查制度,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现场卫生死角成为“漏网之鱼”,鉴于烟草甲繁殖速度极快和虫害的传染性,这些漏掉的卫生死角会成为后续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另一方面在检查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员工的清洁意识和防虫技能。

4.3 流程化管理

物理防治的各项工作是环环相扣的,在完成深度清洁和现场改善后,要继续进行相关区域的虫情监控,来验证防治效果。若虫害水平没有下降,说明现场还存在烟草甲的孳生虫源,需要进一步排查虫源,如此往复循环。因此,清晰的流程是这些环节顺利实施的有利保障,能够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明确防治过程中各部门、岗位的相关职责,另一方面是强调防治工作的闭环验证,确保能够取得应有的防治效果。

5 结语

生产现场的烟草甲虫害防治不是简单的杀虫工作,而是一项与现场管理紧密联系的综合了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的系统工作。只有通过不断积累排查经验,不断清扫和改善,才能使现场的虫害始终处于可控水平并不断下降,才能保障卷烟产品的质量。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卷烟虫害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浅谈林业虫害防治技术
香烟只抽前半截能降低吸烟危害?
贵州卷烟营销高质量发展研究
卷烟零售客户自律互助组织影响卷烟零售价格稳定的机制与方式
天然草场鼠虫害防治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项
乡村无人机喷药
赤壁净化卷烟市场集中销毁12600余条假烟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措施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