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龙果栽培及管理技术要点

2018-10-31张为明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火龙果栽培管理

张为明

摘 要 火龙果在预防便秘、降血脂、抗氧化和衰老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口感也非常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因此,我国的火龙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火龙果种植户的收入水平也有所提升。基于此,对火龙果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以此实现火龙果专业化种植,提升火龙果的产量,推动火龙果种植业获得良好发展。

关键词 火龙果;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667.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04

1 火龙果概述

1.1 形态方面的特征

火龙果为浅根性的水平根须植物,其根系非常发达,具有非常强的吸水能力,入土很浅,一般埋入土中的深度在2~10 cm。火龙果主茎与分茎上有很多气生根,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氧气与游离氮气以及其他营养元素[1]。火龙果拥有肥厚的茎,其横切面是三角形,茎的边缘间隔3~5 cm会有1个小窝孔,窝孔里长着3~5 cm

的放射状硬刺,茎部的颜色会随着生长逐渐变深:浅褐色——淡黄绿色——深青绿色——翠绿色——深绿色。茎部主要进行光和作用为植株提供生成养分,植株的花冠通常在日落之前的1 h开放,花冠至夜间20: 00—21: 00完全绽放,花呈漏斗状,颜色为白色稍含黄色,形状像羽毛,外部有红色的瓣片环绕着,花朵美丽而硕大,直径可达20 cm以上,散发幽香。火龙果的花朵是可食用的,具有解毒清热的作用[2]。完成授粉之后的3~4 d后,花朵会成为黄白色,子房渐渐膨大,长成果实,花脱落后24~27 d,果实不再继续膨大,果皮渐渐变红,果皮出现光泽,30~34 d时,果实呈卵型或椭圆形,38~50 d

时,成为成熟的浆果,平均果长10~15 cm,直径在7~10 cm。果肉中有几千粒芝麻大小黑色的种子,果肉与种子都可以食用。

1.2 火龙果的生长习性

火龙果是喜光的植物,需要长时间的光照,良好的光照条件利于植株生长,同时还能提升果实的品质;种植火龙果的土壤pH值为4.5~7.5,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7,富含有机质的透气疏松的砂质土壤最佳;火龙果怕低温、喜高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 ℃,当温度高于38 ℃或低于5 ℃时,植株为了抵抗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会进入休眠状态,当温度为8~35 ℃时,植株的生长机能会被唤醒,温度过高时,花芽的分化会被抑制,出现落花和落果的现象,气温一旦低于-2 ℃就会导致冻害,嫩枝幼芽甚至一部分成熟的枝蔓也有可能被冻伤、冻死,气温达到-5 ℃以下,老枝蔓的局部或整体都会被冻坏。火龙果耐寒能力极强,但由于其生长迅速、产量较高,在生育周期中肥力与水力必须充足。

2 火龙果的栽培和管理

2.1 选地

火龙果非常耐热、喜光,但对土壤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只要土壤不存在积水的情况,都可以种植[3]。为了保证植株的光照和温度,可以在大棚中种植。

2.2 育苗

一般情况下,火龙果会采用嫁接和扦插法进行育苗,时间通常为夏季结束之后。扦插法要选择生长良好的茎叶培育插条,再将插条分成若干小段,每段的长度为15 cm左右,当剪切口的状态恢复正常后,将其插到土壤中,如果培育合理,15~30 d插条就会生根,当根长到3~4 cm时再移植[4]。用嫁接法育苗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砧木,从而才能有效防止植株发生病虫害,还能保证砧木产出健康的枝条。在嫁接时,通常会用刀把火龙果的茎切成倾斜的平面,再将同样斜切、角度互补的穗插到砧木上,将两部分进行准确对接,之后用棉线完成固定。当温度适宜时,即温度为28~30 ℃时,4~5 d后,嫁接的部位会完全结合起来。

2.3 合理控制种植密度

在种植火龙果时,一定要分析火龙果的生长状况,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一般情况下,种植的规格有两种:单株种植和三角形三株种植。单株式种植的畦寬为1 m,植株之间的间隔为40 cm,还要每隔2.5 m置1根水泥柱子,在柱子上架设钢丝;三株的三角形式种植,每1畦的宽度为1.2 m,每3株之间的间隔为80 cm。

2.4 施肥

在火龙果的施肥管理中,需要少量、多次进行,因为火龙果果实的采收期比较长,植株每年都需要肥料。因此,在长期的管理中要均衡施撒磷、氮、钾等复合肥料,可以促进糖分有效积累。在火龙果开花到结果的整个时间段中,需要额外增施钾肥和镁肥,另外还要保持土壤湿润。天气干旱的时候,每天要浇水3次。为了让火龙果可以有效分枝,不再一味生长,当枝条长度达到1.3~1.4 m的时候,要摘除枝条的顶部,让枝条渐渐下垂生长。

2.5 间种和人工授粉

就品种而言,火龙果有白心和红心两类,白心的在种植总量中占据了90%,红心的有10%。两个品种间隔种植能够提升火龙果的授粉率,进而提升植株的结果量。火龙果的花是典型的虫媒花,依靠风力与昆虫完成授粉的过程,为了提升火龙果的授粉率,增加产量,通常需要人工授粉。上文提到,火龙果的开花时间在日落之前的1 h。第2 d花朵被阳光照射后就会凋萎,人工授粉要在花朵闭合之前完成,用消过毒的毛笔蘸取花粉,将花粉放置在容器中,再将收集的花粉涂在雌蕊上,从而就实现了人工授粉。

2.6 病虫害的防治

相对其他果树而言,火龙果病虫害种类较少一些,一般有线虫、枯萎病和炭疽病,虫害主要有蚂蚁与红蜘蛛等。在防治火龙果病虫害的过程中,要以防为主,再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手段,通过灯光与色彩来诱杀所有害虫,通过机械来捕捉害虫,还要用人工方法除草,选用高效、无残留、低毒的农药杀害虫,尽量避免使用中毒性的农药,保证火龙果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植株患枯萎病或者炭疽病时,可以用代森锰锌与克菌丹,15~20 d喷洒1次,总共喷洒2~3次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防治线虫时,用阿维菌素乳油,该药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防虫、杀虫的效果也非常好,可以把该药配为300~400倍液,将液体点在火龙果植株的根部,从而可以有效杀死线虫。当植株的茎遭到红蜘蛛虫害时,要用20%三氯杀螨醇的1 500倍液处理和防治虫害。

2.7 果实套袋

对火龙果的果实进行套袋处理,能够有效提升果实质量。套袋能有效避免果实在生长、采摘和运输的过程中受 机械性的损伤,还能使火龙果着色均匀,有效提升了果实的品质,使其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种植者要用质地柔软的、易操作的纸袋套住果实,用软硬度合适的铁丝封口,以提升果实的甜度,使果实尽早成熟。

2.8 采收

在采收火龙果时,种植者要依据销售特点确定采收时间。一般情况下,需要长途运输的果实要尽早采摘,当果皮变红后7~10 d就可以采摘了;在短途运输的情况下,果皮变红后15~20 d后便可采摘。成熟阶段的果实顶部会有轻微的裂口,采摘和装箱时需要轻拿轻放,防止外力损伤影响果实的质量。

3 结语

在当前的火龙果栽培和管理技术中,种植者在分析植株生长的状况和区域的环境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方案。同时,种植者要通过科学的栽培及管理,完成选地、育苗、授粉、防治病虫害等具体工作,保证火龙果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水分、光照和营养物质得到保障,保证植株与果实能够正常发育,提高火龙果的品质与产量,从而不断提升种植者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付雅丽,牛瑞生,樊建英,等.火龙果北方温室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0):106.

[2] 赵志平,张阳梅.红肉型火龙果雨季授粉技术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3(2):223-227.

[3] 刘友接,熊月明.“白玉龙”火龙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热带农业,2014(3):32-34.

[4] 黄龙.火龙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14(30):32.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火龙果栽培管理
草莓的立体栽培
中国海南火龙果前景看好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火龙果里有黑芝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火龙果越红越好
管理的另一半
火龙果Pitaya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