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机遇与策略创新的探讨
2018-10-31申浩
摘 要:日照市东港区近年来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物流平台建设逐步完善、行业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及物流信息化技术得到应用,但是也存在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政策扶持、物流企业“小、散、乱”,物流业发展效益较低、物流载体建设水平不高、物流业发展效益较低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的机遇和短板,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落实支持政策、抓好物流平台建设及积极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机遇;策略创新
一、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区物流业总体上呈平稳发展态势,但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16年,全区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505家,其中达到5辆车以上的物流运输企业100家,实现税收5138万元(日照港物流除外);道路运输车辆3495辆,完成货运量3264万吨;货运周转量达65.3亿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重点物流企业中,日照运总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已获得省级物流企业认证,是全省首批9家三星级物流企业之一。
2.物流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全区现有物流园区5个。其中,中瑞国际物流园计划总投资13.8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186亩,一期已投入运营,主要经营物流仓储、智能区域“公路港”、钢材下游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配送、电子交易、跨境商品分拨中心等。中盛物流园占地15亩,主要为围绕日照港提供中转、储藏、运输、检验检测、公共信息服务。目前,园区已建成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29层的中盛国际商务港,1.6万平方米的加工仓储车间,4万平米露天货场。迎宾物流园占地约44亩,主要由凌云海糖业、红星美凯龙、日照温州城等5个项目组成,现入住物流企业43家,从业人员300余人。此外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区供销社投资建设的中农物流园项目,目前建成1万平方米的仓储厂房,后期还将建设电商大楼。由浙江传化集团投资建设的传化公路港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2018年实现实体公路港项目投入运营。例如日照丰泰物流有限公司钢铁深加工及配送中心项目:该项目由日照丰泰物流有限公司投资,拟选址204国道以东,临钢路以南,拟用地70亩,总投资1.78亿元,主要建设仓储中心,天然气切割中心,冷、热轧(镀锌)纵(横)切、型钢后续加工生产线,预留激光拼焊生产线,附属房屋及地面配套。项目建设周期为26个月,预计投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3亿元。
3.行业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全区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随着城中村改造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一批商贸流通企业快速发展,江豪建材城、日照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成为城区建材、农产品批发中枢枢纽。以果品产业为基础,建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以农产品为重点,开展冷链物流一体化建设。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络平台,凌云、日百等企业发展连锁店、加盟店、农家店5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区级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连锁店为骨干、乡村农家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
4.物流信息化技术得到应用。物流信息化加快发展,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中有9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20%针对部门级业务流程,企业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软件应用开始普及,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监管、物品定位管理、自动识别分拣、配载配送和路径优化技术等开始应用,出现了网上交易、金融、检测、配送等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平台、电子报关等一批先进适应的信息化项目,为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与先进区县相比,该区物流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政策扶持。目前,该区对物流的综合管理缺乏明确界定,存在条块分割、部门交叉和多头管理的现象,牵头部门在区经信局,政策项目资金在区发改局,车辆管理在区交通局,电子商务在商务局,物流相关部门责、权不对等,没能形成发展物流业的合力。对物流业的财税、金融扶持不夠,企业反映,该区物流业税费明显高于周边区县,受利益驱动,不少本地企业到外地注册,有的车辆挂靠在外地物流企业,物流业发展的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同时,该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较为严格,人性化执法不够到位,趋利执法在个别部门和执法人员身上不同程度存在。
2.物流企业“小、散、乱”。该区物流企业虽然有500余家,但多数采取传统运作方式,真正有规模、能提供全面综合物流服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还不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企业偏少,有的甚至停留在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层次上。这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导致出现了小规模物流企业、挂靠运输车辆,到外地代开票,税收外流的现象。
3.物流载体建设水平不高。由于建设物流仓储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回报率低,加上缺乏相应配套扶持政策,致使该类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该区现有的物流园区,普遍规模较小,信息化、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该区发展现代物流在区位、交通、产业等各方面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4.物流业发展效益较低。该区物流企业从事的业务大多集中在运输、仓储、贸易、港口等传统的基础性物流领域,以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其他物流业态服务不多,拓展物流业态、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同时,部分企业为争夺货源不断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给整个物流市场带来了混乱,进一步压缩了利润。
5.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的培养面临困境,市场上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物流专业人才,大专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参差不齐,离市场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物流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不高,有的掌握货源之后,自己注册公司从事物流业务,既加深了物流行业的散乱,也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人才的流失。
三、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的机遇和短板分析
1.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的机遇
(1)区位优势。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处于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的结合部,港口、铁路、公路、航空构建起日照的便捷交通网。(2)港陆优势。拥有年吞吐量超过3亿吨的港口,港区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港口条件优越;日照飞机场的建设,开拓了空中航线运输。(3)经济腹地优势。依托港口优势,临港工业发展势头较好,以船舶修造、浆纸、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石油化工等产业为基础,初步形成东港区特色临港工业体系;依托日钢、山钢和日照精品钢基地的建设,以钢铁、能源、机械制造等产业为基础,初步形成临钢工业体系。两大体系的构建,为东港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的短板
(1)物流产业化、信息化水平低,发展方式粗放。该区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缺少抗风险能力,很多小规模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衔接配套能力不足,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建设也相对滞后,很难提供安全、规范的物流服务,部分公司为争夺货源不断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给整个物流市场带来了混乱。以大型现代物流园为主的公用物流节点设施进展迟缓,发展现代物流在区位、产业、政策等各方面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2)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政策扶持。目前对物流的综合管理责、权不对等,不能形成发展物流业的合力。对物流业的财税、金融扶持不夠,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需改善。(3)专业物流人才缺乏。从事物流的人员大部分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缺乏高素质物流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成为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制约因素。
四、关于加快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策略创新的思考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物流主管部门,赋予物流主管部门统一的责任和权力。建议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物流业发展壮大。积极支持物流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该区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
2.制定落实支持政策。一是制定推动该区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关于发展物流业制定的各项政策,夯实政策基础,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软环境。二是强化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石。当前物流业人才匮乏、人员综合素质低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将物流企业人才培养纳入区人才发展规划,既注重培养,也注重引进,鼓励物流企业对本企业员工开展积极教育,对中高级物流人才进行财政奖励。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标杆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招商引资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的引进大型物流企业。争取培育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
3.抓好物流平台建设。围绕推进物流业供给侧改革,降低物流成本,发挥港口、机场、交通等综合优势,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着力打造具有较强聚散能力的大宗物资集散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结合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一批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物流业与电子信息的融合,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和产业层次。同时,规划建设一批为企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专业物流园区,面向农村市场的农村物流园区,以及城区配货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综合服务效率。
4.积极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整合现有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批发配送企业,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运营体制,逐步解决传统企业“小而全”的弊端。提高仓储环节的综合服务功能,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引资、统一经营的方式,坚持高标准、多层次,进一步加快该区多功能物流仓储园区的建设速度。引导物流仓储园区大力发展简单加工、初级装配,实施专业化分拣、信息化管理,大力提高仓储环节的运转效率和服务质量。选择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质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物流企业为龙头,实施重点扶持,通过市场驱动、政策引导等办法,促使其加快对区域内小、散、弱物流企业的联合、兼并或重组,逐步使他们建立一种组织松散型、利益紧密型、资源共享型的企业联盟,最大限度发挥运输车辆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泗薪,帅世耀.供给侧改革下物流企业战略发展路径与策略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2):31-38.
[2]孙文娟.“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市场机遇与策略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17(05):85-88.
[3]詹晓娅.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对一”营销策略创新应用及实现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5):87-88.
[4]郭鹤.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5]何黎明.2017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2):3-7.
[6]梁双波,曹有挥,吴威.上海大都市区港口物流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研究,2013,32(08):1448-1456.
[7]翁心刚.对我国物流业特征及创新发展的再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3):8-15+2.
[8]李冠艺.互联网思维下电商物流创新与传统物流转型[J].商业研究,2016(04):187-192.
[9]盛鑫,陈功玉.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策略选择研究--基于物流企业集群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1):14-18.
[10]魏然,李亚伶.“互联网+”背景下航空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02):93-95.
作者简介:申浩(1991- ),男,汉族,河南睢县人,贵州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