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柳叶橘果实贮藏过程中糖和Vc含量的变化
2018-10-31齐贝贝安万祥张发勇张子豪贾思琪张可为彭磊
齐贝贝 安万祥 张发勇 张子豪 贾思琪 张可为 彭磊
摘 要 以反季果大浦和柳叶橘为试验材料,测定自然贮藏条件下果肉中蔗糖、葡萄糖、果糖、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肉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均随贮藏天数的延长而升高,贮藏36 d达到最高;Vc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延长而降低,贮藏36 d时最低。表明自然贮藏过程中大浦和柳叶橘果实内糖类物质逐渐增多,Vc逐渐减少。
关键词 柑橘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Vc
中图分类号 S666.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8.07.009
Abstract Fruits of off-season orange cultivars Dapu and Liuyue stored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sucrose, glucose, fructose, and vitamin C in their pul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sucrose, glucose and fructose in the pulp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storage days,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at the day 36 after storage. The vitamin C content decreased with the storage days, and reached the lowest at the day 36 after storage.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saccharide contents in the fruit of the orange Dapu and Liuyue were increased during the natural storage while the vitamin C content gradually decreased.
Keywords citrus ; sucrose ; glucose ; fructose ; vitamin C
果實品质是果树种植者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的领域,其好坏直接影响市场的竞争力。柑橘的果实品质主要包含糖、酸、水分、色素等指标。柑橘采收后通过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一系列生理变化,随着果实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色泽、风味、质地、营养价值及生理状况都不断地发生改变[1]。陈志辉[2]研究表明,椪柑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果糖、葡萄糖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总糖在贮藏2个月后达到最高,维生素C(Vc)和酸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刘国琴[3]的研究表明,椪柑贮藏期间果实的重量、大小、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呈降低趋势,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在前10天降低,此后逐渐增加。彭顺四等[4]研究表明,由于根系吸收营养分配不均衡,不同树冠结果部位的椪柑果实品质有较大差异。梁颖[5]认为,变温贮藏5 d后,3种糖含量都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贮藏30 d后,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分别上升了18%、17%、7%。目前,有关果实糖代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果实发育过程中,针对晚熟品种反季果果实采后糖代谢的研究尚未查阅到相关文献[6-8]。本文通过对特晚熟品种大浦反季果和晚熟品种柳叶橘采后自然通风储藏条件下蔗糖、葡萄糖、果糖、Vc含量进行测定,掌握这2品种采后4种营养物质的变化,旨在为后续探究基因调控提供基础,从分子水平探究柑橘采后最大营养期,从而为科学的储藏和食用提供依据[9]。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大浦采自云南省华宁县,柳叶橘采自华坪县,2品种均为秋天开反季花,冬天坐果的反花果。
1.2 方法
1.2.1 项目测定
将采摘的大浦、柳叶橘果实贮藏于自然通风背光条件下,每隔7 d参照张志良等[10]糖类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果肉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参照赵晓梅[11] Vc 含量测定方法测量Vc含量。
1.2.2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0整理数据,SPSS19.0 Duncan法统计分析数据[12-13]。
2 结果和分析
2.1 葡萄糖含量变化
由图1可知,不同贮藏期间大浦的葡萄糖含量差异极显著。贮藏1、8、15、22、29、36 d, 葡萄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为2.83、3.63、4.44、5.25、6.0 7、8.90 mg/g,平均值为5.19 mg/g,其中,贮藏1 d为最低值,36 d为最高值,最高值比最低值高6.07 mg/g,增加量占贮藏1 d的68.2%,贮藏29~36 d增加幅度最大。
不同贮藏期间柳叶橘的葡萄糖含量差异极显著。贮藏1、8、15、22、29、36 d,柳叶橘果肉中葡萄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04、5.24、6.46、7.67、8.49、10.52 mg/g,平均值为7.07 mg/g,其中,贮藏1d为最低值,36 d为最高值,最高值比最低值高6.48mg/g,贮藏29~36 d增加幅度最大。
2.2 蔗糖含量变化
由图2可知,不同贮藏期间大浦的蔗糖含量差异极显著。贮藏1、8、15、22、29、36 d,大浦果肉中蔗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为74.60、75.72、79.02、84.13、87.13、90.72 mg/g,平均值为81.89 mg/g,其中,贮藏1d为最低值,36 d为最高值,最高值比最低值高16.12 mg/g,增加量占贮藏1 d的21.6%,增幅最大时间为贮藏8~15 d。
不同贮藏期间柳叶橘的蔗糖含量差异极显著。贮藏1、8、15、22、29、36d,柳叶橘果实中蔗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为75.03、77.21、80.04、84.2 6、87.23、90.72 mg/g,平均值为82.42 mg/g,其中,贮藏1d为最低值,36d为最高值,最高值比最低值高15.69 mg/g,增加量占贮藏1 d的20.91%,增幅最大时间为贮藏15~22 d。
2.3 果糖含量变化
由图3可知,不同贮藏期间大浦的果糖含量差异极显著。贮藏1、8、15、22、29、36 d,大浦果肉中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为0.85、1.09、1.34、1.58、1.82、2.67 mg/g,平均值为1.56 mg/g,其中,贮藏1 d为最低值,36 d为最高值,最高值比最低值高1.82 mg/g,贮藏29~36 d增加幅度最大。
不同贮藏期间柳叶橘的果糖含量差异极显著。贮藏1、8、15、22、29、36 d,柳叶橘果实中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22、1.58、1.95、2.31、2.55、3.16 mg/g,平均值为2.13 mg/g,其中,贮藏1 d为最低值,36 d为最高值,最高值比最低值高1.94 mg/g,贮藏29~36 d增加幅度最大。
2.4 Vc含量变化
由图4可知,不同贮藏期间大浦的Vc含量差异极显著。贮藏1、8、15、22、29、36 d,大浦果肉中Vc含量呈下降趋势,分别为4.30、3.90、3.56、3.12、2.72、2.37 mg/g,平均值为3.32 mg/g,其中,贮藏1 d为最高值,36 d为最低值,最高值比最低值高1.93 mg/g,减少量占贮藏1 d的45%,贮藏22~29 d减少幅度最大。
不同贮藏期间柳叶橘的Vc含量差异极显著。贮藏1、8、15、22、29、36 d,柳叶橘果实内Vc含量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70、8.24、7.52、6.84、4.78、4.31 mg/g,平均值为6.73 mg/g,其中,贮藏1 d为最高值,36d为最低值,最高值比最低值高4.39 mg/g,减少量占贮藏1 d的50.46%,贮藏15~22 d减少幅度最大。
3 讨论与结论
大浦和柳叶橘果肉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均随贮藏天数的延长而升高,贮藏36 d均达最高;Vc含量随贮藏天数延长而降低,贮藏36 d含量最低。表明在自然通风背光贮藏过程中,大浦和柳叶橘果肉中糖类物质逐渐增多,Vc含量逐渐减少。
大浦和柳叶橘葡萄糖、果糖含量在贮藏29~36 d均有较明显的上升幅度。可能是由于貯藏29~36 d,气温正好出现小幅度降温,导致呼吸强度减弱,从而促进了糖分的积累。也可能是由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中水分流失,造成糖浓度变高。
总之,本试验结果表明:大浦和柳叶橘自然通风背光贮藏过程中,贮藏时间越长,酸、水分、色素、Vc损耗越多。而水分的流失会导致淀粉降解,糖分的积累,从而引起糖含量的升高。
参考文献
[1] 龙翰飞,李彩屏. 柑桔贮鲜原理与技术[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 陈志辉,陈昆松,张上隆,等. 椪柑贮藏中呼吸强度与品质的变化[J]. 果树科学,1993,10(4):203-206.
[3] 刘国琴,宋勤飞,谢 勇. 椪柑果实贮藏过程中主要品质的变化研究[J]. 北方园艺,2010(1):196-197.
[4] 彭顺四,向德明,彭振亚,等. 椪柑果实品质研究Ⅰ.树冠结果部位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1994(4):31-32.
[5]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等. 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进程中光合产物运输分配及糖积累特性[J]. 植物生理学报,2001,27(2):186-192.
[6] 曹建康,姜微波,赵玉梅. 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7] 周先艳,龚 琪,李菊湘,等. 柑橘采后生理及病害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16,16(1):91-96.
[8] 黄小兰,王日葵,韩 冷,等. 柑橘采后生理代谢对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的动态响应[J]. 食品科学,2017,38(7):247-252.
[9] 周碧容. 浅谈广东省柑橘育种策略[J]. 热带农业科学,2016,36(12):46-48.
[10] 康丽英. 影响维生素C稳定性因素的研究[J]. 中国药业,1996(7):32-32.
[11] 车秀琴. 维生素C与人体健康[J]. 科学之友,2013(1):112-113.
[12] 邓秀新. 国内外柑橘产业发展趋势与柑橘优势区域规划[J]. 南方园艺,2004,15(4):6-10.
[13] 蒋天梅,殷学仁,王 平,等. 乙烯调控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衰老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11,38(2):37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