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看新时代下的视听形象的构建

2018-10-30张力舵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6期
关键词:微视频

张力舵

摘 要:《中国进入新时代》等一系列宣传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视频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对视听话语分析发现具有主题明确、人民情怀、历史责任感和有设置的真实叙事的特点,从情感卷入、情感引流、情感共鸣三个环节,多角度多维度的构建了一个站位清晰、目的明确,具有高度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和敢于担当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听形象,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党心、军心,民心,实现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思想层面的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微视频;视听话语分析;视听形象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6.048

达·芬奇曾说过,“距离感官最近的感觉反应最迅速,就是视觉,是所有感觉的首领。”对于人体而言,对于相同的内容的信息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由于视听信息的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比单一的信息接受度高,理解度更高。尤其是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极大的改变了视觉信息在传播活动的地位。对于单一的传播途径,电影视频等视听信息的传播形式传播面更广,接受度更高。如今利用电视、手机等“视媒介”,通过微电影、小视频等形式,充分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习思想的视听形象对于增强党的领导,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1 《中国进入新时代》等微视频的视听话语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十九大召开之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为核心的两个微视频,即《中国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为你描绘新时代》。新时代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新的历史定位,习近平对于新时代的解读充分体现了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本质。下面将对以上两个宣传视频的视听话语特点进行分析。

1.1 视听话语对于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听形象起到主导性作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形式即是内容。以何种形式呈现,决定着是否会被分配注意力资源、是否会被选择、是否会被跟随。相比于语言文字的晦涩复杂,视听语言综合了视觉、听觉感官,更能逼真的再现现实场景,具有语言文字不能比拟的生动性、真实性、视觉冲击力;其次在视听话语输出的过程,要求人们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高度的参与其中,跟随者视听语言的情感起伏,不断的思考和解读,更是一种“高卷入度”的话语体系;最后,视听话语由于其直观特性,使得他能够在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听形象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这种主体价值和受众接受间客观存在的“偏离性”,对一个视听文本解码与编码的意图距离会远远小于人们对文字文本的“解码——编码”之间的偏离度。视听语言由于其较易做到“解码的共通性”,此更容易达成传播的“共情”与“共识”。因此利用视听话语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听形象,更容易在形象认知上达到情感共鸣。

1.2 《中国进入新时代》等微视频的视听话语特点分析

对《中国进入新时代》等宣传视频的视听话语进行分析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学者祁林认为:话语分析的方法则更为有用,一方面可以引发所谓的视觉细读,准确地透析视觉文本的内涵; 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视觉文化中有效导入政治经济批评,成对视觉文本的多元解读。对于视频的接收者角色而言,分为两个层次,占绝大部分的第一层次是受众,占小部分的第二层次是研究者。对于受众这个群体而言,视听语言的生动逼真、情感认同十分重要,有利于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对于研究者而言,研究这三个宣传视频中试听话语的特点,对于研究其文本的内涵和其背后的社会本质,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有重要意义。对两个微视频的视听话语分析如下几点。

1.2.1 话语主题明确

《中国进入新时代》主题为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年龄的人对于中国梦理解,充分体现了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每个人的梦,都是中国梦的主题。如次央拉姆,一个六岁的藏族小姑娘,家住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村,她的中国梦是“我长大了要去北京,看天安门”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梦想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陈泽申,一位安徽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他的中国梦是“全中国的贫困户不是贫困户,全部要过到好生活”,体现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的梦想更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习近平为你描绘新时代》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可视化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不懈努力与辉煌成就得主题。

1.2.2 视听话语充分体现人民情怀

《中国进入新时代》分别从藏族小姑娘、焊接机械手操作工、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牡丹集团公司员工、安徽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等10位不同年龄、不同境遇的小小的丰满的人物真诚的表述了他们的中国梦,精准扶贫、高铁发展等。最后是习近平总书记响应人们的现实需求,响亮的提出我们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偉大复兴而奋斗的目标。

1.2.3 视听话语充分体现历史责任感

《中国进入新时代》一开始从藏族小姑娘在青藏高原上张开双手想象未来,配有悠长深厚平缓的音乐,随后节奏感越来越强,人们开始阐述自己的梦从安徽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全中国的贫困户不是贫困户,全部要过到好生活”到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焊接机械手操作工“让我们生产出的高铁更快、更稳、更安全”到“希望中国可以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充分表现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贫困人口依然存在的历史性问题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对于现在高铁的安全,未来国家的稳定平衡发展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历史中走来,走好现在,走向未来的责任感和担当。

1.2.4 以有设置的真实中国叙事为传播内容

《习近平为你描绘新时代》主要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是对外传播的最佳方式。他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国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在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讲述中国从五千年中华文明,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众多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独立所做的种种努力,到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及近五年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用讲故事的口吻,穿插具体真实的个案、生动有趣的故事、戏剧性冲突性的情节配合昂扬深沉的音乐,向受众婉婉道来中国共产党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讲好共产党发展的故事和国家变革的故事,有利于更深层次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听形象。

2 微视频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听形象的核心要素

《中国进入新时代》等微视频的视听话语的视觉说服力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我塑造、形象输出和价值传达。其中,情感卷入,情感引流,情感共鳴是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听形象的核心要素。相对于文字和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是视听形象传播的更高层面。通过深入进行情感卷入,在传播内容、传播呈现、传播态度方面注重情感渲染与情感引流,使参与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1 情感卷入

讲故事是情感卷入的一种方式,表达情感、渲染情感方面独具优势,通过讲述国家、民族和个人发展的故事,利用音乐的平缓到昂扬,情感的表达可以达到极致化,受众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声画合一、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和文本相比,视听话语这些独特的传播方式使“情感卷入”“代入感”很容易实现,让人们投入更多的情绪和思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听形象上。

2.2 情感引流

在视频的宣传过程中,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用一条纵向时间线讲述民族、党、国家的成立发展、紧密的图片更迭讲述5年来历史性变革、最后归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用视频的逻辑线条和积极开放、面向未来爱的传播态度对受众的情感进行引流,让受众有情可感、有感而发、发自内心的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情感认同、理性认同。

2.3 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是情感卷入的目的,是情感引流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听形象构建的必然要求。在两个视频中,一个从普通个人的角度出发,一个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出发,表现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讲述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和5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受众之间联系密切,息息相关。特别是社交平台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借助社交平台,互动更加方便,交流更加频繁,情感共鸣更容易产生。从历史看来,实现情感共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共同的传统文化的必然结果,是对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高度认同,是中国13亿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同样是新时代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成熟的关键。

3 新时代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听形象

在《习近平为你描述新时代》的微视频中,从历史中描述仁人志士的探索和新中国的成立,到如今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现实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视频中,习近平将自己的思想建立在中国历史发展和世界历史的潮流中,通过对于中国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等的综合考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历史定位。并且指出了对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清晰目标。不论是《中国进入新时代》从10位普通中国人的个人梦和中国梦的角度出发,还是习近平为我们描绘新时代中描述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为人民的解放富裕而奋斗,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厚的人民情怀。视频中着重强调了对于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提拔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敢于触碰改革利益的深水区、攻坚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制度上改革和创新,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一个站位清晰、目的明确、人民情怀、敢于担当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听形象。从历史到未来,从人民到领导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着他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多重角色。通过对《我们进入新时代》等两个微视频的话语分析,发现情感卷入、情感引流和情感共鸣的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听形象构建的核心要素,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内实现思想层面的统一,掌握国家话语权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栾轶玫.视觉说服与国家形象建构——对外传播中的视听新话语[J].新闻与写作,2017,(08):14-18.

[2]祁林.视觉文化视野中的话语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3,(05):119-124+130.

[3]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6-02-19.

猜你喜欢

微视频
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视频”的理性使用
例谈微视频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微视频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
微视频的内容主题发展趋势分析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