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2018-10-30冯志玲

速读·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管理赏识教育班主任

冯志玲

摘 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于班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直接关系着班级的发展,班主任采用何种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是保证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班主任会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提倡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快乐成长”,强调用鼓励代替惩罚,让学生在更加积极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习成长。文章以赏识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对班主任赏识教育的探究来规范班主任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赞赏,而是通过具体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以正确地态度、良好地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中的事情。赏识是一种鼓励性的教学方法,赏识教育并不是反对惩罚,它更加强调惩罚的重要性。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别人的赏识来达到肯定自己的目的。同样,每一位学生在学习阶段都需要教师的赏识,得到认可。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

一、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缺乏赏识教育的意识

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很多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缺乏赏识教育的意识。赏识教育方法的管理需要班主任树立赏识教育意识,在观念上重视赏识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很多学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更加追求教学效率,然而赏识教育是需要班主任长时间的耐心指导作为基础,这样的教学才能保证赏识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无法掌握赏识教育的“度”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激励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其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掌握。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进行赏识教育存在失“度”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在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挖掘,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缺乏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存在过度的问题。也就是班主任过分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没有把握适度的原则,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骄傲心理,不利于良好学习态度的树立发展。

(三)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缺乏个性化

赏识教育的开展实施是以充分承认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为前提的。每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学生的性格、学习方式、身心发展程度等方面。针对这些不同,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树立尊重差异化的态度,在此前提下,通过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赏识教育的方法来进行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仍然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班级班容量较大,在运用其方法过程中操作性较难。

(四)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没有形成完善的发展体系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是需要长周期系统化的应用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赏识教育成为完善系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当前,赏识教育的发展仍然处于发展应用的初期阶段,在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赏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班主任日常教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普及性还不高。

二、对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提高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意识

班主任赏识教育意识的树立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好的教育方式在实施前首先要获得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教育方式的宣传上要予以重视。通过开展各种交流学习会,实现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的交流学习,通过对赏识教育的交流学习来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第二,通過相关的规定保证赏识教育的应用。在课堂班主任的管理上,实现对于赏识教育的全面应用。同时制定相关的考核规定,对于教师赏识教育的应用度进行调查考核,在硬性指标上实现对班主任赏识教育的保证。

(二)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合理掌握赏识教育的“度”

班主任对于赏识教育的发展要做到充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适度原则进行赏识教学。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班主任的赏识教育要充分与各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组合。切不可有进行赏识教育就放弃惩罚等教学方法的做法。惩罚不同于体罚,是采用适当的方法降低学生对于某件事情的做事频率。赏识教育与惩罚方式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

(三)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缺乏个性化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必须要进行个性化的定制。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同一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方面开展赏识教育。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方面。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层次残缺进行指导,在欠缺的部分给予针对性地教育。通过具体形式的教育能够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赏识教育的鼓励。

(四)完善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发展体系,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赏识教育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进行保障,体系建设成为赏识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完善评价制度。赏识教育的成效需要有完善的评价制度来保障,只有有效的评价体制才能实现赏识教育的有效性。第二,完善修整体系。在赏识教育应用结束之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是促进赏识教育发展的必要结果。

三、结束语

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班主任作为班级发展和教学进步的管理者需要积极掌握赏识教育的精髓,将赏识教育贯穿于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鼓励性的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简而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在班主任工作的具体过程中,如果能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作为指导,相信我们就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朱芳兰.浅谈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9):63.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管理赏识教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基于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班主任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