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是孩子心灵的一座桥
2018-10-30张启红
张启红
我是云梦县黄香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现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是我班3名留守孩子的“爱心妈妈”。一年前,当我接手这个班时,我便主动承担了这三个孩子的爱心妈妈。我知道,虽然他们只有三个人,可他们连接着三个乃至更多的家庭。因此,我时刻告诫自己做一名称职的“爱心妈妈”。
一、用爱心架一座桥,做呵护孩子心灵的使者
留守儿童缺少的并不是物质生活,而是亲情的缺失,帮助留守儿童应该从“心”开始,要给他们更多一份的关爱。我班有一位男孩叫张子怡,是我们班里的“神童”,各科成绩特棒,总考第一,而近段时间却沉默寡言,经常望着窗外发呆。我得知她的父母离异了,她跟着爸爸生活,而爸爸忙于工作,把年仅9岁的他寄养在奶奶家。该怎样帮助他呢?有一天课外活动时,我发现他又独自趴在窗口发呆,于是我走过去,拍着他的肩膀问:“你有什么心事说出来,老师会帮你的。”他转过身来,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抚摸着他的头,两人沉默了许久。从那以后,我便有意识地经常和他一起活动,聊天,双休天还经常带他到我家做客,和我的儿子一起玩耍,让她知道还有老师和同学站在他的身边呵护他、帮助他。慢慢地我发现笑容重新回到了他那可爱的脸颊。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引路,这些幼弱心灵更需要我们的呵护。
二、用真情架一座桥,做孩子和父母交流的中介
孩子和父母不能交流,父母和孩子无法沟通,是留守儿童及其家长面临的共同困境。孩子的心里话无人可以倾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内向,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心里焦虑,不利于家长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主动承担了孩子和父母交流的中介。我班的李红凡同学是一名可爱的小男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团聚。三年级以来,他的成绩下降,家长也感到十分着急。我一方面及时向家长通报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安慰他们不要着急,一方面在积极思考对策。一次语文考试,他得到了高分,名列全班第二。我把这一喜讯告诉了孩子的父母,并希望他们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当晚,孩子就接到了父母的长途电话,表扬了孩子的进步,孩子也向爸爸妈妈讲了许多的悄悄话。有时我也利用视频让孩子和父母做面对面的交流。后来,孩子在日记中写道:虽然爸爸妈妈远隔千里,不能天天照顾我,可他们的爱就在我的身边。我知道,这是孩子的真心话,这是天天有父母陪着的孩子无法感受到的。从此以后,孩子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稳居班级前茅。
三、用智慧架一座桥,做孩子健康成长的人梯
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学生”的代名词,留守儿童更需要健康成长。首先要重视发现“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及时肯定每一点成绩,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中逐步培养信心。其次要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辅导。第三,给孩子营造临时的“家”,感受家的温暖。我班的王佳康同学是一个男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寄宿在亲戚家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经常违反纪律。但是:有一次,他拾到了一部手机,主动交给了学校,学校表揚了他。我紧紧抓住这一闪光点,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此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彻底改变了以前“大错偶尔,小错不断”的面貌,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我经常在学习上给他“开小灶”,手把手地教他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他一起研究学习中的困难。与此同时,我联系了我们班的几位学生家长,请他们在双休天将王佳康接到自己的家里做客,感受家的温馨。后来,我们班又有几位家长做过其他孩子的临时父母9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时刻能找到“家”的感觉。看到他们的转变,我不禁想到了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他们现在的可塑性很强,只要你真正关注他们,他们也可以健康成长。妈妈,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呼唤,哪个孩子愿意离开妈妈温暖的怀抱?哪个妈妈愿意离开自己的儿女呢?现实和无奈造就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和谐进步,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将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对孩子爱的承诺,用肩膀挑起一份社会责任,关爱无边,亲情漫漫,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他们,关爱他们,呵护他们,让他们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相信他们的天空一定会无比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