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思考

2018-10-30李红秀

速读·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交流情境

李红秀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组合作;情境;交流;评价

合作学习是基于“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改模式。在这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发挥学生集体的和个人的智慧,在完成共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互补互纠。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做呢?

一、创设情境——合作学习的前提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创设学生欲知、欲究、欲得、欲进的良好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为合作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更多选择、思考的余地,为探究提供思维空间,为合作探究提供条件。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新知学习的几何课,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①能把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吗?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通过对四边形的分析,学生提出:只要将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就能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四边形的内角和。接下来继续提出问题:②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③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这时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很高,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都能算出来。但n边形的内角和有部分学生凭一已之力已无法完成,见合作学习的时机来临,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在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很重要,我们要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即时的采用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自主讨论探索的能力,有利于团体效能的最大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交流一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合作的有效形式有很多,比如交流时、提问式、组合式等,这里重点谈交互式和提问式:

1.交流式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良好的问题情境,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者对合作学习过程的兴趣,引起学习者之间互动的需求小组交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三是分工合作。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又可分为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等形式。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设置问题。这样,每名学生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快,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例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条定理时,使用课本例题:在△ABC中,AB=AC,D、E、F分别是BC、CA、AB边上的中点,求证:DE=DF,然后我对例题进行延伸:要学生用剪刀将△ABC沿着AD剪开后拼图,让学生观察、讨论、思考,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启发和引导,先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最后由学生讲出讨论的结果。这样在多题一解的氛围中,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定理,而且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学生充分领略了合作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了合作精神与合作技巧

2.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利于促進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跟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上课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是息息相关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把握合作时机,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采用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产生的价值,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满面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

三、小组评价合作学习的激励措施

以学习小组团体的评价成绩为评价标准,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促使学生认识到,它在某种程度上与组内其他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其他组员不成功,他也不可能成功,(反之也然),也就是“同舟共济”。我们在研究合作学习时,认为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限定于标准答案,不接纳问题的多解性;从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认识到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许多理论上的困惑和实际操作的困难。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探讨、钻研的东西,比如评价机制、教学模式、问题的设置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还有待自己今后不断反思、总结。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交流情境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