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体育“有效课堂”方法

2018-10-30杨光明

速读·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杨光明

摘 要:初中阶段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实现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对整体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通过体育学习,学生不但身心体魄会得到锻炼,还可以实现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培养,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运动参与和兴趣激发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取可行的策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一、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的全面实行是构建初中体育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为和谐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认知情况为标准,先入为主。在课前,教师应详细讲解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着装要求及运动器材的使用等内容,严格规范初中学生的各项行为,并持之以恒,进而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第二,教师应严格按照学校制度处理课堂违纪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违纪行为,教师应在分析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平易近人的优势,利用课后时间以谈心的方式进行教导,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构建有效、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根据中考体育加试任务去选择教学内容,这种纯粹加试项目体育教学,剥夺了学生的体育学习选择权利,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与中考体育加试项目考察设置目的是相悖离的。为此在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推行实施的过程中,明确的提出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要师生共同参与。为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认识,最大限度的对新课程标准概念进行倡导,凸显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权,这样才能实现激趣的教学目的。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运动技战术”这节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兴趣爱好进行多种球类的技战术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篮球技战术学习,也可以选择排球、羽毛球等等,这样的教学真正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运动参与性也会更高,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激趣表现。

三、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提出教师和学生应建立起平等、充满爱心、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由此可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首先,体育教师应尊重初中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初中学生;其次,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认真倾听初中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再次,教师应做到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打动学生,在课堂上用眼神或手势给予学生暗示或鼓励,促使学生的学习情感朝着教师预定的情绪目标发展;最后,初中体育教师应合理运用教学评价体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新课程要求教师适当运用奖励机制,激发初中学生的自身潜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四、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来实现,还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将体育教学通过竞赛式、游戏式、示范式等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更好地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同时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身体,提高素质。例如,在学习足球运动时,在掌握了一定的足球运动技能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老师在担任裁判的同时给予适时的指导。这样不仅践行了兴趣教学法,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深刻掌握足球运动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小组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会给予学生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可以更加自由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发现,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的利用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动力,这是有助于学生潜能以及创造性激发的。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虽然有一部分教师也意识到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比较片面,因此没有发挥出教学评价的作用效果。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力求突破,强调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淡化评价中的甄别和选择功能,从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多个方面出发,综合性的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初中体育考试项目也应该进一步的改革,对加试项目形式以及评分标准做出转变,使中考体育加试考核更加的贴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不以成绩论高低,将学生的体能素质培养作为考试重点,这是从源头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方式的体现,可以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六、总结

初中体育教师应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做到用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有效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而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参与,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为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超.“主体参与”策略在初中体育教學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5).

[2]曾俊贤.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课堂的构建[J].体育时空,2013,(3).

[3]戴国强.对新时期初中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4]陈鸿.构建初中体育“有效课堂”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0).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