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8-10-30杨国富
杨国富
摘要 文化育人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高校图书馆更应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职能的体现。文章深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重点介绍了浙江大学图书馆在打造“文化讲座十文化展览+悦空间”的立体文化育人平台过程中的实践案例,分享了文化育人的相关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 文化育人 高校图书馆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分类号 G252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8.03.Oil
文化的傳承与创新,是大学的职能之一,要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教书育人结合起来。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基地,大学不仅是人才荟萃的场所,也是各种文化和思想交融、各种信息交流和汇集的地方。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通常都是先进文化的主要源头。因此,作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思想库,高校对传播先进思想、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特殊作用[1]。而被誉为“大学的心脏”的高校图书馆,则是高等学校完成多元文化、先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重要载体。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更好地服务育人既是图书馆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应尽之责。
1 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育人优势
斯普朗格理论提出“教育是文化的过程”,高校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己任,通过在知识教育过程中,将文化价值逐渐内化与升华,从而“文而化之”[2]。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第二课堂,是专业教育的延伸,图书馆在拓展学校育人空间的同时也提供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图书馆提供的阅读空间就是课堂之外最好的学习场所,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既收藏着丰富的原始文献和书籍,更蕴藏着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使它有条件成为收集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
此外,图书馆的文化育人主要通过阅读、讲座和各种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并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与课堂教育的刚性要求相比,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觉性,一旦被学生接受,往往比教学的效果更好,而通过对活动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空间优势,更可以在文化育人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
2 图书馆着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2.1 文化传承是图书馆的首要职能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图联”)于1975年在法国里昂举行了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学术研讨会,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作为现代图书馆的首要职能[3]。2009年,国际图联在米兰召开的第75届国际图联大会,其主题为“图书馆创造未来:筑就于文化遗产之上”[4]。图书馆因文化的沉淀而生存发展,文化因图书馆作为载体而传承延续。文化传承职能是自图书馆诞生以来就肩负着的神圣使命。当然,这里所指的图书馆文化传承职能主要源于图书馆所藏,即那些保存着社会记忆、传递着人类文明、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孕育出源源不绝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书籍。一定意义上讲,藏书即是藏文明,藏书即是藏文化。图书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2 文化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持续动力
创新源于传承,传承是创新的根基。没有图书馆文化传承,图书馆文化创新就可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然而没有图书馆文化创新,图书馆文化传承也将失去发展的动力,难以持续下去。在注重文化传承的同时,图书馆更应放眼寰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合时代精神、社会实际和环境,吸收国内外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开发、整合、利用自身所能控制的资源,不断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引导时代文化、培育创新文化,顺应时代和读者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用户的积极作用,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贡献。
2.3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自然而然就带有支持与服务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一切文化活动的使命,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承载者的地位、身份与职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化也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3 浙江大学图书馆在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上的实践
浙江大学历经近一百二十载,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逐步形成了以“求是创新”精神为内核的独特文化。浙江大学图书馆秉持“求是创新”精神,全力担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责。在学习兄弟院校图书馆各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浙江大学图书馆的特点和优势,打造了“文化讲座+文化展览+悦空间”的立体文化育人平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悦·空间”的建立,搭建青年阅读基地
阅读推广始终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此后在政府工作报告等报告和规划中也多次对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图书馆一直就是全民阅读最积极的推动者。大学图书馆也通过一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方面许多高校都有相关的实践和经验。浙江大学图书馆则在调查分析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推出了“悦·空间”,受到学生的欢迎。
“悦·空间”由浙江大学图书馆和学校团委联手,采取主办方支持、申报单位联合建设、“悦·空间”基地自主管理的方式,通过在教学楼、学生公寓、校医院、活动大厅等区域建设小型“书房”,丰富并延展师生的阅读和交流空间,构建更多舒适的校园阅读文化环境。它以院系、单位部门的实体空间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建立各具特色的青年阅读基地。“悦·空间”的运行由图书馆与基地共同负责管理,图书馆每年对各建设基地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提供下一年度的经费支持。“悦·空间”建设团队每年都有相应的采購经费,采购经费来源丰富,有校友基金、校团委、各基地配套经费等。“悦·空间”的图书采购方式也灵活多样,有学生自主选购、现场采购、基地提供书单图书馆统一采购相结合等方式。图书内容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专业学科资源为辅。此外,“悦·空间”还接受师生的图书捐赠,浙江大学的许多老师都将自己的藏书、著作捐赠到空间,与学生一起阅读分享。
“悦·空间”的建立,使图书馆的空间直接延伸到院系、学生宿舍,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更方便了读者就近获得自己喜欢的图书。基地至今已遍布五个校区,共建设了29家,服务内容从图书借阅逐渐扩展为读书分享、创意交流等。“悦·空间”的建设充分发挥了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了原来图书馆开展图书推广等活动都以图书馆一家之力的局面,而是全面开花,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与不同院系的专业特色和文化特色结合紧密。
几年来,“悦·空间”作为校园重要的阅读与交流场所,以图书资源为媒介,借助优雅舒适的空间环境,鼓励师生开展各类阅读推广与文化活动。各基地结合本学科特色和师生需求,争相举办活动,累计达数百场,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包括读书沙龙、名家讲座、经验分享会、知识竞赛、创意设计等多种形式。如经济学院举办的“积书香之气,品书中芳华”读书分享会、外语学院的“酣畅的阅读与孤独的翻译——译者读书分享会”、丹青学园的“一书一信”读书交流活动、药学院的“如何在高强度的大学生活中保持健康的体魄——药学院‘悦·空间养生系列读书沙龙”、公共管理学院的“翰墨传香”书籍回收传阅活动、人文学院的“青春作伴好读书”向贫困山区儿童捐书活动、电气学院的“e起阅读,书摘常青”的一句话书评活动、心理系的“一期一会”观影会、外语学院的“名人名家面对面”、传媒学院的“跨文化交流训练营活动”、云峰学园的“如果云知道”微小说征集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以图书、阅读为依托,却并不限于读书,而是强化和提升了“悦读”的内涵,使师生享受读书的乐趣,在读书中学会思考人生、感悟人生、享受生活、开拓视野。“读你所爱、写你所想、遇你想读、说你心声”,“悦·空间”的这些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方面,成为院系文化的组成部分,让阅读活动得到了升华。
3.2 对接特色学科,开设文化系列讲座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开设的讲座都是作为用户培训的手段,围绕着资源利用设计讲座内容,以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使用数据库、如何检索所需文献为重点。但图书馆的讲座其实完全可以突破这种局限,引入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功能,浙江大学图书馆于2012年10月开始举办人文系列讲座,不定期邀请校内外教师就人文主题举行讲座,丰富和提升了学生精神生活和文化素质。
首场讲座图书馆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哲学系董平教授作为主讲人,演讲题目是《儒释道核心思想的异同》[7]。董平教授以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广受学生好评,曾在百家讲坛主讲《名相管仲》和《传奇王阳明》。在讲座中主讲老师引经据典、阐幽发微,精辟而富有哲思的演讲吸引了众多的学生,现场还通过问答等形式活跃讲座的气氛,在近三个小时里,听众时而随提问陷人沉思,时而发出会意的笑声,不时涌现出一个个小高潮。首场讲座的成功,为人文系列讲座的顺利举行开了个好头。
此后,图书馆不断收集听众需求反馈,结合校内学科建设特色,开设了不同系列品牌的文化讲座。如与艺术考古博物馆合作开展《艺术史系列讲座》,与汉藏佛教艺术中心合作开展《丝竹梵韵系列讲座》,与人类学研究所合作开展《人类学系列讲座》等。先后开设的讲座系列有《寻找失落的文明系列》《丝路文化系列》《马一浮国学系列》《哲人雅思系列》《意匠新语系列》《书香墨韵系列》等等。这些系列讲座有许多一直延续至今,如连续剧,许多同学对某个专题感兴趣,便会追着听某个系列,一时“追听图书馆的讲座”也成为一种时尚。这些讲座也是对特色学科的宣传,同时提供了更多机会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人文艺术,利用学校丰富的人文资源,通过讲座来引导学生以文学的心态、历史的眼光和哲学的视角探讨学术和人生,使学生在听取讲座的同时,充分感受、体验、欣赏到真、善、美,完善自己的人文素养,也营造了学校和图书馆的浓郁文化气息。
图书馆举行的这些讲座还改变了以往单纯“讲”和“听”这样的模式,而是根据讲座的特点穿插或嵌入了其他活动。比如,《人类学系列讲座》中的一期:“当代影视人类学探索——从《阿希克:最后的游吟》谈起”,就结合了影片的观摩和欣赏。听众通过报名先在图书馆多媒体空间观看获得第十一届四川“金熊猫”国际电视节亚洲制作奖、2010年中国影视人类学最佳视觉奖的纪录片《阿希克:最后的游吟》,影片反映的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以及阿希克这一吟唱木卡姆的特殊人群。随后该纪录片的导演、新疆师范大学刘湘晨教授对阿希克、木卡姆作了具体的介绍与分析,通过影片花絮介绍了游走的阿希克吟唱的种种场景,观众和听众在刘教授带领下,一同走进了阿希克人的游吟场景。这个讲座吸引了校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甚至有从广东、上海,以及浙江本地高校慕名而来的教授、学生等听众[8]。
《意匠新语系列》中的一期讲座:《撩胃之旅,我的味觉地图》,邀请了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朱加进老师,古法美食匠人傅栾老师和楼洪亮老师,采用学者诠释、匠人讲演以及听众动手做的形式。首先由朱老师做膳食营养平衡的讲座,接下来傅老师介绍古法食品中的原始至纯美味与自然奥秘,楼老师则从食材本源出发,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在美食工匠道路上,在保护地方传统点心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故事。讲演结束后是手作环节。匠人讲述了绿豆糕的制作过程,并让现场听众体验了人模和出模具环节。经过匠人的指导,一块块精美的绿豆糕跃然桌上,整个活动包含了听、学、做多个环节,让参与者收获匪浅。
3.3 举办文化展览,铺陈美与艺术
浙江大学图书馆还利用自身的空间,开辟了文化长廊,不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文化展览,让师生在参观的同时得到艺术熏陶,传承大学的人文精神。图书馆利用位于基础分馆一楼、二楼和三楼的文化长廊,选用传统经典、适时热点等各种主题,推出丰富多彩的展览,展品来源兼具校内外优秀资源。如《我来自东:东亚艺术收藏在西方的建立(1842-1930)》,展品来自浙江大学近年新入藏的艺术与考古方面的特藏书;《敬畏千年房山石经——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展示了北京房山云居寺石刻与佛教艺术等,使得图书馆的文化长廊成为展示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这些内容丰富的主题文化展览方便了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经典文化艺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人文素养。
图书馆的这些展览也往往并不仅限于展览,而是与讲座、图书推荐等其他文化推广活动相结合。比如,图书馆在艺术大家黄宾虹诞辰150周年暨逝世60周年的时候,为纪念大师,也为了将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引介给学校师生,与浙江省博物馆联手在图书馆文化长廊设置了“黄宾虹作品展”。而为了配合这次展览,图书馆专门设计了专題网站,首先选择了馆藏黄宾虹相关书籍进行导读,可说是对正式展览的预热。展览陈列之时则邀请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部主任赵幼强研究员对展出的书画作品作了视频解读,又邀请黄宾虹研究专家举办了两场讲座,还组织学校师生乘车去浙江省博物馆实地参观。使得静态的书画作品展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为师生更深入地走近黄宾虹、走近他的书画作品提供了便捷和全方位的机会[9]。
3.4 设立专岗,为文化育人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如洪堡所言“大学之双重任务是科学探求及个性与道德的修养,由科学而达修养才是人的培育”[10]。可见人的培养是从育才而至育人。为了让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服务职能得到更好地实现,浙江大学图书馆在读者服务部门设立了文化建设岗位,专人专职,岗位直接与读者对接。制度的保证使得文化育人得以有序、持续地进行。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对工作机制不断梳理和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对馆员的文化自觉形成内在激励,而馆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水平的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美育导向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细雨润无声”的文化育人探索实践充分证明了高校图书馆在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职能上大有可为。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探索,积极开发高校图书馆文化与服务资源,启智创新创意服务,高校图书馆必将在自身文化积淀之上,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
参考文献
1 侯丽波.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 章兢,何祖健.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整体论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9-13.
3 王纲.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J].四川戏剧,2011(6):122-123.
4 程小澜.文化遗产与图书馆未来——参加第75届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大会札记[J].新世纪图书馆,2009(6):3-6:
5 习近平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EB/OL].[2017-10-15].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7/0213/c385476-29075643.html.
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EB/OL].[2017-10-15].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7 浙江大学图书馆[EB/OL].[2017-10-15].http://libweb.zju.edu.cn/libweb/redir.php?catalog_id=8580&object;_id=138050.
8 浙江大学图书馆[EB/OL].[2017-10-15].http://libweb.zju.edu.cn/libweb/redir.php? catalog_id=103388&object;_id=404155.
9 浙江大学图书馆[EB/OL].[2017-10-15].http://libweb.zju.edu.cn/libweb/redir.php? catalog_id=08580&object;_id=220789.
10 肖海涛.一种经典的大学理念——洪堡的大学理念考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