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2018-10-30竺家慧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大自然乡土资源幼儿园

摘 要: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我们立足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因地制宜,挖掘乡土资源,以乡土资源为突破口,挖掘园本课程,班本课程,以幼儿身边的资源,开展适合幼儿的一日活动。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大自然

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我们农村的幼儿自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是孩子们的欢乐之源。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们立足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因地制宜,挖掘乡土资源,并围绕农村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使丰富的乡土资源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我们幼儿园被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所感染,各种农村周边田野里生长出来的自然物材料在幼儿园的区域中展现着它们的风姿,成为幼儿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以往,我园教师总是以现成的文本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来源,但是我们发现现在使用的部分课程内容与我园地方实际不相适应,现有教材中有部分内容难以实施,也有和农村幼儿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的。为了立足于我园实际,我们以“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际为切入口,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班本课程。

每天午餐后,总能看到桌子上剩下的米粒、馒头,因此我设计了“有趣的小麦”这一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小麦,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我们改变了以前运用教案进行教学的方法,而是我们带领孩子一起来到田间,与小麦亲密接触,第一次进入麦田,小麦还是青色的。钮艺涵在剥着小麦,凑过来了好几个小脑袋一起观察着,随着麦粒被剥开,顾铭洋惊讶地叫起来:“你们快看!麦粒里面是白白的!”吕帅说:“小麦里面的就是饭粒吧,所以是白白的!”石美熙对宋涵夕说:“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吧,看看是什么味道的。”宋涵夕和石美熙每人采了一粒麦粒,放在了嘴巴里尝着,石美熙惊喜地告诉我:“麦粒是甜的!”麦穗成熟了,变得金灿灿、沉甸甸的,我们又第二次进入了麦田,孩子们看到金色的麦田,特别地开心,直说:“金色的麦田比绿色的麦田更好看了!”徐静怡和胡云轩也跑过去和小麦比了比身高,徐静怡高兴地和我说:“老师老师,小麦真的长大了,它也长高了,你看,它到我胸口了!”胡云轩也附和着:“小麦长得可真快啊!”孩子们再一次仔细地观察着麦子,都感叹着金黄色的麦子真好看。孩子们爱不释手地摸着小麦,沈郁崎说:“小麦的刺变得更加硬了,我的手都被刺痛了!”吴诗杰说:“小麦怎么都变弯了?之前的小麦都是很直的。”段雨涵说:“一定是小麦长大了变重了才会这样的!”其他小朋友听了,也都信服的点起了头。石美熙进入麦田的第一件事就是又采了一粒麦粒,放在嘴巴里尝起了味道。我问她味道怎么样,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味道比以前更甜了。”我们还幸运的在田边遇到了农民伯伯,农民伯伯告诉我们,过几天小麦就要收割了,于是我们和农民伯伯约好了,要去观看他们收割小麦。我们不仅看农民伯伯劳作,甚至还亲自参与到劳作中,我们一起拾麦穗、踩麦穗,还磨面粉。

我们还将小麦带回教室,放在了美工区中,孩子们利用麦秆进行了创作。查心媛先撕了一段双面胶贴在了彩纸上,然后剪了一株麦穗,把麦秆去掉,放在一旁,接着撕开双面胶,仔细地把麦穗贴在了有双面胶的地方,贴完了,还不忘用手拍一下,让它粘的牢固些。沈墨也开始贴画了,他是用麦秆来贴的,他把麦秆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用双面胶把它们贴成一个人形,在贴腿的时候,沈墨把小人的一条腿折了一下,就变成了一个在跑步中的小人。然后沈墨又拿了一点橡皮泥,搓成一个小球,贴在人形上面,变成了小人头,又换了一种颜色的橡皮泥也搓成一个小球,贴在了小人的脚边,就变成了一个在踢足球的小人了。沈墨又拿起了一株麦穗,把麦穗的头剪给了查心媛,自己则继续把麦秆剪成小段,开始贴第二个小人。刚贴上去一段,他就发现这一段剪的有点长了,于是他拿起剪刀,用剪刀的头按在纸上,把多余的一部分剪掉。两个在踢足球的小人贴完后,沈墨又剪了些椭圆形的双面胶,贴在了彩纸的上方,然后又剪了很多又小又短的麦秆分开洒在纸面上。查心媛看到了疑惑道:“你撒这些在上面干嘛呀?”“下雨了呀!”“下雨了还在踢足球啊?”“对呀,小雨没关系的。”一番讨论后,查心媛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这时她已经用麦穗贴完一圈了,发现中间有一块空的地方,就拿了一些橡皮泥搓成圆,然后压压扁,贴在了中间,并在中间橡皮泥上用勾线笔画上笑脸。完成后,查心媛转过头对沈墨说:“你看,我贴的大太阳!”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丰富了关于小麦的知识,还了解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将本土特色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将美术活动融入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农村自然資源,为农家孩子的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教师们可以从农村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出发,挖掘农村本土的乡土风情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充实教师的教学内容服务,为提升幼教质量服务。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的接触,学习到更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总之,有许多自然材料可以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去挖掘、去发现、去利用。要想开阔幼儿的视野,解放幼儿的时间、空间,并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就必须让本地的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带领幼儿走进自然,这些都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是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蕴藏着的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同时也客观上形成了我园幼儿教育的特色,对社会产生了良好的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不仅得到了各方面的发展,而且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探索也通过对材料的收集和活动的“创造”而得到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美)黛安,劳拉.幼儿园创造性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竺家慧,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幼儿园。

猜你喜欢

大自然乡土资源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小学美术特色教学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探究
自然视域下的情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