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初探

2018-10-30王春波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高中教育管理工作

摘 要:班主任管理工作虽然并不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内容,但是其工作意义却并不逊于一般的任课老师,班主任管理工作不仅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重大,同时还会对学生的思想成长、思维进步甚至于身体健康都产生极大影响,而且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可以说囊括了学生在校学习乃至在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高中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班级建设

为了迎合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党中央国务院开始推行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下学生逐渐成为教育的主体,而班主任管理工作作为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也愈发地在各种教育教学研究中崭露头角。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且正处于青春期末期,思想逐渐成形但理性尚不稳定,同时高中校园中存在着很多诸如校园霸凌、安全问题、攀比问题等不安定因素,正是这方方面面的共同作用使得高中班主任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但是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也绝非无计可施,在长时间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各位教育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逐步摸索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方法,帮助学生稳定学习情绪、维护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效率。

一、 我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

班级作为组成我国教育群体的最小集合单位,其组织管理工作有很大一部分都需要依靠班主任的管理,而班级成绩的优劣,班级素质的高低同样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学生有很多途径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使得班主任管理工作不再是一件隐秘的事,并且绝大部分是公开的,因而班主任管理工作不能如同过去一般集中于眼前问题的解决,同时还应注重对于他人的影响甚至于对于社会的影响,同时大量大信息同样涌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于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高中生而言,这其中很多正面信息会打开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开眼看世界,但是还有很多糟粕信息会阻碍学生的成长,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对于这些信息内容的合理筛选与疏导同样需要班主任予以正确的管理。但是很多学校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班主任管理工作就是要把学生管住、拴牢,要掌握学生的一切动态,让学生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同时也能够更为有效地操控学生的行为举止,从而把管理工作做到最好,这种所谓强硬态度的管理方式在当今时代下是完全不可取的,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生的资讯不再像过去一样闭塞,同时单方面摒弃学生与外界的接触不仅不会提升管理效率,还会滋生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且乏味的班级生活同样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最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还有一种管理方式则刚好与之相反,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过于松散,听之任之,仅仅把管理工作的关注重点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对其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一概不闻不问,这种班主任管理方式看似是对学生自由成长权利的尊重,实则并没有尽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往往分数与实际能力不成正比,脱离学校后很难在社会中自主生存下去,是对我国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 如何改善当今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 注重班级管理理念的改革提升

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应纸上谈兵,应以新课程发展理念为根本,结合本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方针,从管理的源头入手把控好管理工作的核心思路,切实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在遇到问题时不应逃避问题,而应该主动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总结工作,将最新的管理经验与先进的科技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手段带动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发展,从而让班级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化、开放化。

(二) 师生之间应注重及时沟通

沟通作为管理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都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是如此,虽然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长时间处于相同的成长、学习、生活环境中使其在很多方面具备一定的共通性,但是每位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作为班主任,我们的每一步管理工作都应以学生为本,整体上照顾大多数學生的共同发展需求,集中时间关注个别“脱团”学生的发展特需,争取做到与所有学生的零距离沟通,从而确保班级内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与班同行”,大踏步地前进。很多管理工作的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畅所导致的,但是很多师生问题却并不方便当面沟通,因此老师不妨利用一些即时通讯软件的匿名留言功能,以匿名的方式听取广大学生的心声,再根据学生诉求及时调整班级管理方法。

(三) 班主任应端正管理态度

很多陈旧的班级管理思想认为班主任应当是“一班之主”,所以很多班主任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都或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姿态摆放得很高,习惯以一种俯视的姿态对班级问题进行管理,即使偶有师生互动也很少听取学生意见,认为学生都是思想不成熟、想法幼稚的代表。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才是班级中基数最大、主体性最强的个体。高中生自尊心相对于初中生更强,其对于自身诉求的追求形式也更为猛烈,甚至于极端,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一方面要端正自己的管理姿态,放下身段,以班集体一员的身份融入学生中,即使在进行教育劝导时也应注意学生的心态变化,不应过多指责,而应以鼓励为主,在遇到不得不批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地点和时间,出现问题时更要多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正确的解决策略,不要在公众场合公开批评学生,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挫进而滋生出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对于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方面不能放任自流,同时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心,做好长期教育的准备,循序渐进通过感化的力量帮助学生早日融入班级大集体中。

总而言之,在进行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时老师应多多关注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多沟通、多发现,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及内涵。

参考文献:

[1]莫亚娟.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解读[J].科技资讯,2017(15):149-150.

[2]宋献惠.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2017(8):21-23.

作者简介:

王春波,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高中教育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