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班级管理措施

2018-10-30郭海英��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标准

郭海英��

摘 要: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其中对人才的考核标准之一就是综合能力与基本素质。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基本素质培养十分重要,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加强班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时刻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并且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本文将就班主任班级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标准”

一、 坚持一个“标准”

班主任在处理违纪时,容易偏袒一些成绩好的,担任班干部的或者与家长关系好的学生,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导致其他同学不满,时间长了,班级的凝聚力就慢慢地散失了,所以在管理班级事务的时候,特别是在奖励和惩罚方面,对待好学生和后进生要使用一个标准。即: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 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即有法可依

一个班级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如果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其行为进行约束,那学生就会目无“法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班级也就不像班级了,像一盘散沙,难于管理。所以班主任要依据学校的管理规定,再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纪班规。

(二) 秉公执法,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可否认,在一个班级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会形成“好学生”“坏学生”的印象。但作为班主任,在心中,可万万不能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对所有的学生都要一碗水端平,用平和的态度,信任的眼神,真挚的话语,告诉他们善恶是非。该奖赏的时候要毫不吝啬地赞美;该惩罚的时候,也要尊重学生,平和告之,使其明白错在哪里,让学生心服口服。

(三) 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班主任,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但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有一句话叫作“身教重于言传”,班主任不要每天对着学生都用一个句式“不要……”,而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自己明白“我应该怎么做”。只有这样,班主任的工作才有说服力,班主任也才能赢得更多学生的信任。

二、 调动“两个”积极性

(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分组竞争,营造班级良性竞争氛围。为了营造班级良性竞争氛围,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之间实行“加分制”,每周统计一次,看看哪个组分值最高,哪个学生加分最多。奖品有的是班费购买,有的则是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们爱心资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 成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本着自愿报名的原则,我建议在班级内成立合作学习社,让学生自己推选语、数、外、理、化、生“老师”,这样不仅激发了优秀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也极大地调动了更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老师,认真选题,认真备课,认真讲解,既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还帮助了更多的学生。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班的学习氛围特别浓烈,做题的积极性也特别高,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表扬与认可。

(二) 调动学生参加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一个班集体,它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班集体,而是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班集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班集体的主人。所以班级管理要靠每一位同学的辛勤付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主人翁”的意识,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都有展现自己才干的机会。每学期我班的“主题班会活动”“五月花艺术节”等,都采用征稿的形式,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就高,成效也好。

1. 实行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是老师的小助手,是学生心目中有影响的人物,是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在班级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既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责任心,也容易形成竞争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既协助班主任做好班上的各项工作,又能够锻炼自己。

2. 建立值周制度。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小教师”。小到早读,大到班会,全权交给学生。除此之外,还要负责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管理班级的潜能,集体观念越来越强,班集体也越来越团结。

三、 协调“三个”方面的力量

(一) 班主任要协调各位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1. 加强本班学生与任课教师间的联系。一个班集体,要想成绩好,光把班主任所教这科学好了没用,要把每一科都学好才是关键。这就需要调动本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沟通学生与科任教师的联系,鼓励学生多做题,多问题。这样师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 协助科任老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帮助科任老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学生在班主任面前的表现与在科任老师面前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班主任要经常和科任老师沟通,在沟通中发现问题,并认真听取科任老师的建议,积极配合科任老师解决问题。

(二) 班主任要协调家长进行教育

班级管理要向家庭延伸,班主任要依靠家长的协助,共同管理学生。

1. 填写“家校联系卡”。做到老师与家长,家长与老师顺畅沟通,让老师了解到孩子在家的表现,让家长及时获知孩子在校的表现。这样能够统一认识,制定统一的教育方法,共同管理学生。

2. 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如春游、运动会等,能够极大地促进班主任、家长、学生的感情交流。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向家长介绍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和学校、班主任联系,制定最好的管理方法,教育好学生。

(三) 班主任要协调社会进行教育

社会是一所非常复杂的大学校,既存在着真善美,又存在着假恶丑。所以班级管理工作中就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教育,协调各方面力量抵制和消除不良影响。

1.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通过学雷锋、宣传交通安全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乐于助人,尊老爱幼。

2. 做好个别思想落后、行为不端的学生的工作。用青少年犯罪造成危害的事例去教育、点拨、提高个别学生的思想。

总之,对班级的管理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集体的作用,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郭海英,河北省唐山市,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班主任标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夸夸我的班主任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班主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