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2018-10-30彭有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目标。小学体育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课程,因此,小学体育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特点,提高自身能力,逐步转变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是完成新课标要求,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体育;角色转变
一、 提高教师认识,成为课堂的组织者
长期以来小学体育课程不受重视,教师认为体育课没有成绩考核,不用认真备课;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在操场上玩。因此體育教师必须高度认识体育在小学阶段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新课标也对小学体育做了明确要求: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必须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认真组织,保证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体育课大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室外进行,活动空间较大,小学生活泼好动等特点都要求教师要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认真组织。教师要成为体育课堂的组织者必须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积极备课,对这一节体育课的学生人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整体把控。教师要成为体育课堂的组织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认真,包括严格的纪律约束、常规教育时的严格要求,保证每一个体育动作、每一项任务都尽量做得标准、完善。教师只有充分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积极有效地组织课堂,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顺利完成体育课的各项教学任务。
二、 转变教学思路,当好课堂的引导者
本轮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由之前简单的知识灌输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过程也是教师从单向传授到刺激引导的过程,也是教师由体育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方法引导者转变的过程。一直以来,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只注重体育锻炼本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简单传授,学生学习过程简单模仿为主,忽略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用统一的多高、多快、多远作为衡量学生体育成绩的唯一标准。
新课程改革重新定义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体特点,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各种积极手段激发学生创造性个学习潜能。例如“双脚猜拳”“蛙跳荷叶”等,使小学生更容易参与,而且游戏的过程中有更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促进其心智开发。
三、 活跃课堂气氛,成为课堂的参与者
活跃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方向,研究表明,人在活跃状态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思维创造力是一般状态下的数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准备,选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案例,设计好各个教学任务之间的过渡,避免学生知识点衔接时感到无所适从。要在体育授课过程中精简语言,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以学生身体为重点的学科,因此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精炼。
教师用更直观的方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在反复锻炼过程中领会学习内容。教师还要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针对小学生课堂注意力难集中、活泼好动等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节授课内容,把知识传授放在课堂上半部分,将训练内容放在课堂后半部分,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不至于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例如“木头人游戏”,这个游戏不需要任何道具,对人数也没有具体限制,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项目展开针对性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规定瞬间动作,如喊木头人瞬间做扎马步动作,这样既复习了动作,又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四、 及时总结反馈,做新课标的践行者
新课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总结。及时的反馈总结能使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情景发现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和研究,对课堂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在以后教学中加以应用。
在课后总结反馈就像照镜子,能直观及时地反映出教师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做反思性实践者,不仅使教师发现自身不足、及时做出调整,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积极作用,而且有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新知识接受能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不同学生做出针对性的辅导授课,从而达到全班整体体育水平的提高。
五、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对新课标内容的要求也逐步清晰,小学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须课程也越来越受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体育教师只有转变思想,及时转换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彻底从知识传授者的位置中走出来,以新课标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注重授课过程中的创新思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以情感教学为主,理论授课为辅的创新性课堂,才能真正贯彻新时期、新教育、新课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汪瑞卿.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7(20):95-96.
[2]王萍.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J].中华少年,2017(8).
[3]魏华丽,伊卓,梁安庆,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作者简介:
彭有进,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丽阳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