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称之美:在图形教学中让学生喜欢数学

2018-10-30祁春霞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图形教学美育

摘 要: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教师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容是美的。事实上,在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美学内容,如平面图形的对称、杨辉三角的对称等等反映了数学的对称美,通过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认识数学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好数学,对于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数学之美无处不在,以图形的对称美为例,谈谈美育对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对称之美;图形教学;美育

一、 在小学入学第一课用图形启迪美育

在小学各学科教材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正如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从形式上看,阿拉伯数字“1、2、3、4、5……”书写形式变化有序,就像一串美的音符,各种几何图形,富于对称之美,变化之美。对于一个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就是从喜闻乐见的情境图中获取一定的信息,再通过老师的启迪、引导,在头脑中产生美好的画面,理解、存贮在自己的记忆中便是知识。所以,开学第一课我是这样启发的。首先,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再通过观察、计数图中人和物的数量,用相对完整的语言表述图中的画面:喜欢哪些美丽的场景,为什么?如:几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学校上空?校门口两边摆放对称的花盆专门迎接我们可爱的小朋友,谁帮老师数一数?两排排列整齐的松树以教学楼为分界线,对称地分布在两边特别耀眼,学生争相数数……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不美?学生个个精神饱满、情绪高涨,积极参与感受校园之美并数一数自己喜欢的物体数量。这样,帮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关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保留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学习、喜欢上学。

二、 在低年级图形教学中挖掘美育

众所周知,社会需要有能力、有爱心的好老师,家长更迫切期盼负责任、有师德的优秀教师培养下一代。我认为,老师肩负重担、责任重大,培养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首要任务。在小学低年级图形教学中,教师应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敏锐、准确地发掘、提炼教学内容之美。如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运动教学中,首先展示师生课外收集的各种图案,让学生先说说这些图形的特点,谈谈喜欢哪些图形及原因,学生肯定会说图形很美,教师因势利导:这些植物、动物、建筑物等,上下或左右两部分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现象是对称现象。紧接着,以动态操作的方式呈现出轴对称图形,如脸谱、蝴蝶等,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剪出对称图形:折纸、画图、剪纸片,使学生真正切切的体验对称之美。最后,让学生明确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中间那条折痕就是对称轴,而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对折的办法就可以判断;对称图形设计完全凭自己想象,这种设计民间杰作流传至今,如剪纸(将学生带入“生活中的数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剪纸艺术,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剪纸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艺术美、数学美,巩固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审美力。创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美无处不在,数学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三、 探索对称之美,对几何图形保持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知道对称图形与不规则图形的感官区别在于平衡美、视觉美,而学生对美的追求与享受永无止境,这就对今后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这一内容时,我直接以学生熟知而又感兴趣的鸭子图为例,多媒体白板课件出示一排排鸭子在运动,鸭子大小一样、方向一致、直线移动,这种整齐划一的运动,相当于将第一只平移到第二只或第三只的位置……这种运动现象叫平移;再如我们剪纸作品中的可爱的小人儿(四人头对头、手拉手)为例,揭示旋转现象:物体或图形运动过程中大小、形状不变,而方向发生变化(如四个方向的小人相当于一个小人旋转九十度就是另一个小人),这种运动现象叫旋转。再如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人手一面镜子,为了让学生明白镜子里外的物体或图形是对称的,通过直观展示及让学生操作,感受对称之美,认识镜面对称现象,这部分内容操作起来有难度,课堂要求不高,只要学生有所体会即可。而想追求完美的镜面对称画面,深刻体会镜面对称美的学生,留在课外去探索、发现、记录对称之美的神奇之处,同时多留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进而对对称之美产生兴趣。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将数学活动变为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综合審美活动,从而使学生喜欢数学、理解数学知识,变难为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而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渗透美育教学,进行数据分析、合理的布局、图形的美化、形式的简洁等等,这些数学中美的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有条件创设美的教学情景,使数学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变得“有声”“有色”,让学习活动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从内涵来看,数学表达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任何语言所不及的,教师要悉心体会和挖掘,要有自觉的美育意识。

作者简介:

祁春霞,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九小学。

猜你喜欢

图形教学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观察实物,对比图形
初中数学教材中图形教学
美育教师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低年级图形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