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教育学科渗透教学与课外德育体验的整合策略研究

2018-10-30许梦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德育教育核心素养

许梦潇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构建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全社会展开了对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育的热议。全国各所学校也逐步设立了德育教育的课程。本文首先从目前德育教育学科自设立之后的现状入手,分析讨论了目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教育学科渗透教学与课外德育体验的整合策略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三点有关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德育教育;德育体验;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12

我国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分为三方面:第一是文化基础,第二是自主发展,第三是社会参与。在这三方面中,又细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本文为讨论德育教育学科渗透教学与课外德育体验的整合策略,即根据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责任担当举出了三个具体的例子。

一、目前德育教育学科教学的现状

目前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德育课程,但学校教育的教学重点依旧如同往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学生的德育素养。此外,对于德育课堂的教学,有关资金、设备、教师的投入,与文化课课程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也正体现了学校的轻视。

许多学校实行学生生源划片就读的模式,难以保证生源的质量,导致学生的素质高低差异极大。此外,德育课堂的教学活动所设立的德育目标,存在过高之嫌,导致了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能力与目标之间差距甚远,最终忽视学生德育心理发展规律。

最后,由于德育目标的设立、德育教学的失败,导致了学生主体主动提升道德诉求的下降,另外,德育培养的无效,使得学生的整体素养非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降低了。有鉴于此,如何在德育教育学科渗透教学中利用良好的德育方式,使得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教育学科渗透教学与课外德育体验的整合策略

1. 核心素养之人文底蕴与课外德育体验整合策略

人文底蕴,简而言之,可分为两个方面,即人文知识与人文情怀。人文知识的吸收与学习,就目前的学术发展现状看,可分为文学、史学、哲学三个大领域。在这三个领域中,过于艰深的学术专著不适合学生学习,而较为经典的普及读本,恰恰正适应了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所以在该素养的德育教育学科渗透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或者由教师本人携带文史哲领域内的经典普及读本,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欣赏、学习、品读,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知识底蕴。

文学领域内,国内的经典读本可分为古代与现代两部分,古代可选择唐诗、宋词的经典选本,比如《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等著作。现代部分可选择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草房子》等儿童文学作品。在选择时,除了那些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温柔敦厚品质的作品,还应尽量以审美价值为选择标准,而不应以作品的道德意义与政治意味为参考依据。

人文情怀指的是人之为人,他存在于世界之上对每一个人的态度。人文情怀的具体表现是:尊重每个个体,关心世界与人类。这种宏观意义上的伟大与无私,在学生的心灵塑造时期,假如能够予以培养,将会对学生一生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德育教师可利用学生周末、假期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农田、建筑工地、医院等各处场所,观察人们的具体劳动过程,并尝试着体验他们的辛苦与劳累。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社会热议的政治、思想、法律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开拓学生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核心素养之学会学习与课外德育体验整合策略

学习本身需要学习。学生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必须学会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学习如何学习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有效,对知识的应用更加便捷。

在记忆有关知识点时,学生时常会面临背了忘的困境,这让许多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白白浪费。其实这本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规律,艾宾浩斯根据实验发现了这一规律,并且绘制出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教师可设置情境,在课堂外邀请学生参与试验,来体验遗忘的规律。然后教会学生利用这一遗忘规律进行背诵,及时复习,从而可有效避免遗忘。这种碰到了困难(背了忘)而去学习如何可以保留学习内容时间更久的方法,就是学会学习。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带领学生去手工实践剪纸艺术。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很多困难,这时,教师应告知学生碰到问题自己解决,解决的方式可以是看书,或者是互联网检索,或者是询问教师或同学。通过这种“碰到问题——及时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会培养出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3. 核心素养之责任担当与课外德育体验整合策略

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靠着人的责任来维系。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德育教育学科渗透教学可通过课外志愿服务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一种责任教育。

具体来说,教师应联系有关机构,带领学生到该机构进行志愿服务。服务内容可为卫生打扫,这一内容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与生活实际。在卫生打扫伊始,不同于日常学校生活中的教室、宿舍卫生打扫,机构内的卫生打扫远远复杂于前者。为此,教师应分配好每名学生具体负责的打扫内容,并且提出洁净度检查标准,如此可督促学生严格、认真地履行职责,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责任担当。

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布置德育作业,让学生在课外体验照顾父母一天的饮食、作息、出行。并且对这次体验进行总结、归纳,书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如此也可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艰辛与不易,更能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学科渗透教学与课外德育体验的整合策略,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展开更多的探讨。本文的探讨仅仅围绕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责任担当三方面开展,而这三方面所提出的例子也并不唯一。而更多培养策略,则需要各地区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八中 551700)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德育教育核心素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