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

2018-10-30吴桂杰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躁狂症满意度护理

吴桂杰

【摘 要】目的:了解优质护理之下躁狂症患者恢复情况以及病人满意度。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心理及生理表现,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路径表,具体内容为患者入院时由护理人员协助办理手续,告知病房管理制度,提供医务人员的个人信息,详细听取病史,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针对自杀、冲动、走失倾向悬挂危险标识。入院1周,观察患者饮食、睡觉及服药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护理前,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躁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作用十分显著。

【关键词】护理;躁狂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71-01

前言:心境障碍躁狂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类型,患者多表现为双相或单相的情感功能异常,抑郁或躁狂情绪交替出现,病情反复发作,但存在间歇性的正常状态,患者多存在抵触心理,对临床治疗造成一定困难。本研究为进一步证实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心境障碍躁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特选110例患者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医院收治的心境障碍躁狂症患者llO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男24例,女3l例;年龄30~70岁,平均(45.85+10.38)岁;病程5~18个月,平均(10.99a=2.39)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31~69岁,平均(46.01+10.45)岁;病程5~18.5个月,平均(10.78士2.42)个月。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时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等常规检查。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足够的睡眠,及时对症处理临床事件。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1)安全护理。首先,保障患者所处环境安全、舒适,如果在发病期可以将其安排在单独房间。其次,为平抑患者情绪。房间色调应以冷色为主,平时可以为患者播放平缓、安静的轻音乐.再有。当患者出现攻击行为,且无法通过语言沟通制止,可以采取相应约束措施,但要禁止打骂患者。最后,定时巡视病房,以确保患者在监控视野之内。(2)心理护理。躁狂者发病期间会出现情绪高涨、冲动易怒、情绪暴躁等症状,并且很难自制。此时,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控制躁狂症患者的关键,但要想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护理,就必须与其建立有安全感、信任、依赖的护患关系.首先,平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采用积极向上、鼓励性的言语,温和、亲切的语气与患者沟通,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情绪变化是患者病情变化的风向标,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出现波动.需第一时间利用给予其情绪安抚、心理疏导,将不良事件扼杀在摇篮里。(3)饮食护理。叮嘱患者规律饮食,禁止暴饮暴食,忌烟酒,禁止食用辛辣、油炸类食物。保持患者膳食均衡,叮嘱其勤喝水。对于拒食患者,需劝食、喂食,甚至鼻饲流食。(4)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与家属躁狂症临床表现、疾病特点,危害等等,同时告知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及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另外,告知患者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以提高治疗效果。健康教育途径与方式可以通过:教育展板、教育手册、多媒体等等。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焦虑评分标准。1(SAS量表)包含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总分80分,分数越高,焦虑症状越明显。抑郁评分标准㈨(SDS量表)包含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总分80分,分数越高,抑郁症状越明显。(2)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情况。满意度评定标准81:非常满意,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满意,对护理工作一般满意;不满意,对护理工作完全不滿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依从性评定标准“1:完全依从,患者可以完全听从护理人员嘱咐,可以积极配合完成治疗及护理;部分依从,患者可以时常听从护理人员嘱咐,大部分情况下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不依从,患者完全不依从护理人员嘱咐,不配合工作。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人数×100%。(3)根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1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共8个维度,36个条目,取其中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活力及精神健康6项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分数越高,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算资料利用2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一采用sPssl7.0进行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BRMs、GA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RMs、G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l所示。患者BRMs、GAS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RMs、G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后对治疗有效率的影响 观察组中,明显好转2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明显好转13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

3 讨论

护理干预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成,然而,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其更加被动。简言之就是及时对症处理临床事件.或者对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而护理干预更加主动,更具针对性,全面性,通过对患者的安全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效控制疾病,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护理干预后患者BRMs、GA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另外,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影响明显,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

参考文献

[1] 张冬青.护理对躁狂症惠者疾病控制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04:116-117.

[2] 蒋风丽.优质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I].中国医药指南,2016,22:219.

猜你喜欢

躁狂症满意度护理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体育专业大学生躁狂症特征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