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室颤的护理经验总结

2018-10-30张冬梅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室颤窦性心冠脉

张冬梅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室颤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300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其中有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室颤,对其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并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术前准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患者一旦出现室速、室颤,护理人员要立即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心外按压、高流量氧气吸入等,有效维持患者呼吸顺畅,水电解质平衡。结果:其中有5例发生室颤,对4例患者使用200-360J 心脏电除颤后,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正常,剩下1 例患者没有恢复窦性心律,出现了心脏、呼吸骤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患者的心率、呼吸和血压均呈现出平稳的趋势,继续完成手术操作,完毕之后,将患者转到CCU 进行进一步监护和治疗。结论:术前准备,术中检测患者的病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对于室颤发生的预见性时可以迅速电除颤,恢复患者的窦性心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室颤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45-0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动了医疗技术的发展,在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心脏病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中,传统的治疗技术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近些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临床上得以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势,同时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及时有效的除颤和监护是非常关键的。为了进一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室颤的护理效果,特意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中的5 例室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180例,女性患者有120例,年龄为46到83岁,平均年龄为(55.48±10.2)岁,平均置入支架1.7枚。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完善入院相关的各项检查;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有关手术的流程,以及术后需要主要的事项。并协助患者平躺在手术床,摆好体位,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工作,比如:粘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压力监护仪等,如果有患者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疏导,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在必要的情况,可以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方法,让患者了解到PCI 是一种微创性的介入手术,从而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1]。并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左上肢静脉通路,备齐手术用物以及抢救药品等。

1.2.2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律、心率、血压等,与患者进行适当交流和沟通,询问及倾听病人术中的感受。在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由于冠脉压力图形在改变时,一般是在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出现,过程非常的快,这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压力的变化,一但发生异常情况,要立即告知医生,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术中并发症护理。第一心率失常,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心率小于50次/rain要立即告知医生,按照医嘱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及心脏起搏,及时发现异常心率,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2];第二心室颤动,该疾病是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首先,让患者用力连续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次,护理人员要立即撤出导管,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电击除颤,并迅速加快补液,补充血容量,迅速地对症处理。

1.2.3 术后护理 将患者护送回病房,进行吸氧,完善各项心电图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测量血压。另外,还需要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并且观察是否有出血或血肿的情况。在饮食发那个面,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要清淡,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2 结果

300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过程顺利,其中有5例发生室颤,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出现非常严重的缺血情况,从而导致心电不稳,其发生率为%,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恶心、抽搐,病情比较严重的还会伴随意识丧失。使用200-360J心脏电除颤后,有4例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正常,剩下1 例患者没有恢复窦性心律,出现了心脏、呼吸骤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其中包括:心外按压下植入临时起搏器、上人工呼吸机等,患者的心率、呼吸和血压均呈现出平稳的趋势,继续完成手术操作,完毕之后,将患者转到CCU 进行进一步监护和治疗。

3 討论

冠心病患者在 PCI 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冠状动脉血管梗死的部位、程度不同、操作技巧和等,使得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冠脉痉挛的现象,而且还会伴有各种并发症的发,其中心室颤动是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因此,要想更好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呢个,护理人员就要全面了解了室颤发生的主要因素,对室颤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为了降低病死率的发生,就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随时的观察,并及时具有针对性的手段进行抢救,在此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技术。其次,护理人员还要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例如:抢救药物、器械准备等[3];除此之外,注入造影剂过多也会导致造影剂出现排空不畅的情况,使心肌出现长时间缺血情况。

综上所述,以上是室颤的诱发的主要因素,要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冠脉压力和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提高室颤发生的警惕性,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紧急处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使手术可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辰浩,李宁,刘杰, 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医药,2018,(3):457-460.

[2] 陈牧,史冬梅,蒋宏粉, 等.奥瑞姆自护模式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215-218.

[3] 孙彦博,滕思勇,张国英, 等.比伐卢定与肝素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8,(8):999-1002.

猜你喜欢

室颤窦性心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特发性室颤射频消融后的心电图改变
不同导联J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颤动的预测价值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