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及高胆红素血症指数的影响

2018-10-30周发红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影响

周发红

【摘 要】目的:研究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疾病治疗效果及对患儿高胆红素血症指数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划分为一般组与干预组,每组患儿23例,一般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效果及高胆红素血症指数。结果:一般组治疗有效率为65.21%,干预组较高86.96%,P<0.05。一般组病发后第1、3、6天时高胆红素血症指数均高于干预组,但第1天及第3天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较少,一般组较多,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基础治疗过程中增加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较短,高胆红素血症指数不高。

【關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干预;影响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28-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临床上出生后未满28天的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情况,患儿体内血胆红素出现异常,呈升高表现,机体呈现皮肤及巩膜黄染的特征[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划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类型。生理性是指新生儿机体出现短暂胆红素升高,一般在10天之内可自行消退,且无合并其他症状;而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一般发病时间较早、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胆红素呈持续升高表现,血液检查中每日血清胆红素指标升高超过5mg/dl,超过2周以上不能消退,甚至表现为病情加重等情况[2]。本文研究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患儿高胆红素血症指数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划分为一般组与干预组,每组患儿23例,一般组患儿男17例、女6例,年龄平均(5.02±0.15)岁、体重平均为(3.04±0.01)kg,患儿经检查发现血清胆红素平均水平为(290.20±34.01)μmol;干预组男14例、女9例,年龄(4.78±0.20)岁、体重(3.11±0.10)kg、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87.20±33.46)μmol。本次研究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产妇在分娩时无出现感染、窒息等情况,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 护理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接受早期母乳喂养,实施抚触护理,指导家长新生儿护理要点,做好皮肤护理措施,为一般组患儿提供常规治疗措施与疾病护理,包括使用蓝光照射治疗,常规对新生儿做好皮肤护理,与患儿家长进行深入沟通,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常规用药。干预组:①医护人员及时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对其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②护理人员需对患儿进行全面病情监测,及时记录基础体征变化,如体温、呼吸及清醒状态等。③遵医嘱为患儿进行蓝光疗法,将重点部位进行保护,一般不建议光疗超过4天,停止治疗以胆红素指标是否恢复正常为标准。④遵医嘱进行服药,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药物剂量、浓度等。⑤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每日为患者进行皮肤抚触2次,注意保持力度轻柔。⑥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告知其新生儿生长发育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疾病,协助家长科学照护患儿[3]。

1.3 观察指标 痊愈出院:新生儿全身黄染症状全部消退、各项血液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正常;有效: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皮肤症状基本消失、血液检查胆红素明显下降;效果不明显:经治疗与护理后,患儿皮肤黄染情况消退不明显、血液检查胆红素轻微下降[4]。计算总有效率 = (治愈 + 有效) /总例数 ×100%。分别观察患儿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后1、3、6天的高胆红素血症指数时间。注意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指数正常值最高范围在51.3μmol/L(3mg/dl),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总有效率 一般组治疗有效率较低,干预组较高,P<0.05。

2.2 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指数变化情况 一般组病发后第1、3、6天时高胆红素血症指数均高于干预组,干预组高胆红素血症消退用时较少,一般组较多,P<0.05。

3 讨论

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较为复杂,需要接受及时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护理人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控制胆红素水平,给予疾病早期监测。临床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全面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帮助患儿在较短时间内减轻高胆红素血症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如为患儿进行用药时,注意调节输液速度、时刻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行蓝光治疗时注意皮肤关键部位的保护工作,操作时必须坚持无菌原则。

有研究显示称[5],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院内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发病后第1、3、6天的高胆红素血症指数较低,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较短。本文得出,一般组接受临床常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疗法及药物治疗,提供普通护理措施,患儿治疗有效率低于干预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指数均高于干预组。干预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增加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有效率较好,高胆红素血症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均低于一般组。

综上所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新生儿提供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较短,高胆红素血症指数不高。

参考文献

[1] 李棚,高海燕.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42-144.

[2] 倪敏洁,陈斌,斯奇等.多因素预测在新生儿黄疸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4,13(8):725-728.

[3] 王存艳.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239-240.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