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2018-10-30马小艳
马小艳
摘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方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单靠教师或者单靠学生根本无法撑起一个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课程的具体进度,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由此可见,课堂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互动,课堂氛围会变得更为活跃,教师可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听课情况,从而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互动;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19
虽然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互动课堂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互动课堂的构建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部分教师缺乏对自身角色的全面认识,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互动课堂中的指导角色,应当要加强在互动课堂中的指导,而不是作为一名旁观者。还有部分教师在构建互动课堂时,只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所以,本文就对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一、教师需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
在传统数学课上,教师总是将自己放于较高位置上。教师仅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知识,学生也只有被动地对知识进行接收。这种模式严重地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要求,使得他们无法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因为与教师缺少交流导致很多隔阂的产生。新课改使得互动交流这一模式进入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而教师也更多地由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成数学学习的引路人和组织者。教师更多地运用具有启发性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此外,师生之间也加强了交流,使传统的隔阂不复存在。因此,在新的模式下,教师需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及时地对角色进行转变,要更多地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究、学习。
二、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当今儿童见识多、信息量大,敢说敢做,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这是开展课堂互动交流中学好数学的有利条件。但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参加小组互动交流,在班上发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恰当的引导。为此,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这些工作可以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由语言表达能力强而又爱发言的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教师利用课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指导培训,使其知道什么是互动交流,一般互动交流中交流些什么,如何进行互动交流。第二步将全班学生合理搭配创建若干个学习小组,由实验小组成员担任各学习小组组长。开展互动交流中,各小组组长在互动交流最初阶段自然就起到了组织和示范的作用。
三、在情境中进行互动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情境进行教学,如生活情境、多媒体直观情境、故事情境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顺利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能把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意识,使他们从生活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利用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能大大提高数学能力。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各个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等的使用和推广已经成为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用的工具,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在数学课堂教学上对于这些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加深和加强,一方面要加強教师对多媒体等先进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提前制定教学方案,准备好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互动式教学方法达成和谐的统一,让师生在轻松的交流与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提问优化
小学生活泼好动,数学知识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互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作出巨大的努力。教师可以通过新颖的提问方式,在导入问题时设置悬念,不仅为上好整堂数学课做好了铺垫,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系列的提问能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课堂提问往往是师生交流、互动、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开展深层次的数学讨论和交流,积极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情感投入,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进行提问,“有哪位小朋友知道篮球是什么形状,那教室里的黑板、粉笔又是什么形状呢?”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在初步认识图形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方便袋,里面装有球,积木,魔方,茶叶筒等物体,进行提问“同学们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呢?”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他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教师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讨论,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传授数学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守启发性、主体性、实践性等原则,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与学习能力出发,积极运用情感互动、换位互动、知识互动、生生互动等互动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解集乡渔台小学 23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