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

2018-10-30王旭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王旭挺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班主任应不断积累德育教育实践经验,创新教育理念,探究有效的激励实施策略,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本文阐述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激励策略的主要目标,并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38

初中阶段,学生心理正在快速成长,这一时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初中班主任要发挥自身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实施激励策略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给予学生一种情感体验,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积极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彰显学生个性。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有利于展现德育本身的育人性,更有助于在日常行为中,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基本目标、激励策略主要目标

初中生正处于“中二”年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尤为关键。初中班主任应全方位考虑实际情况,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在传统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传统的德育理念导致其忽略了学生身心,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德育工作质量不高。初中班主任应创新德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采取激励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激励策略的主要目标就是激励学生更主动的学习,进行更高层次的行为,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轻松完成学习目标。

二、初中班主任如何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1. 因人而异实施激励策略

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性格、学习能力等的不同导致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在德育教育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激励策略,因人而异,提高激励策略的针对性。初中班主任在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时应满足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到更好的层次。例如: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结合其自身情况,先为其制定低层次目标,让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目标,先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然后再逐渐提升目标高度,让学生一步一步提高综合素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统一的学习目标上为其制定更高难度的学习目标,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高难度,挖掘学生潜力,为其量身制定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还应结合学生的不同心理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通过心理检测和适当奖励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班主任可以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开展一些心理辅导课程,首先帮助学生重建信心,在课堂上巩固学生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给予进步较大的学生精神、物质上的奖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 给予学生的奖惩要适当

要保证激励策略的有效性,适当的奖惩是必要的。初中班主任在实施激励策略时要格外注意奖惩的适度性,否则不仅无法发挥激励作用,还会产生恶劣影响。初中班主任在面对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讲话、偷看课堂无关书籍、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现象时,应给予批评惩罚,惩罚要适中,太重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太轻则难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重要性,无法起到警戒作用。在惩罚过程中,初中班主任应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学生过于敏感,降低对德育课程的信心。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奖励时,奖励力度不应过大,防止学生产生骄傲心理,激励效果变味,而奖励力度过低则会导致奖励效果无法发挥,学生没有感受到重视。

3. 及时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有效激励策略有利于激励学生,但不应该过度,过度的激励策略可能造成不良心理体验,学生对激励策略的公正性会持怀疑态度,德育教育失去公信力。同时激励策略要保证公平合理,不让学生产生不公平对待的感受。

4. 全方面实施激励式的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有效激励策略应保证在各方面都有落实,如在班级日常管理中,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的必要性。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给予学生的激励不应是表面、敷衍的,应具体指出学生进步的地方,比如做事细心、坚持、认真等,在班级日常管理的每个细节和小事上渗透激励德育教育理念,公平对待所有学生,逐渐养成一种管理习惯。此外,在矛盾处理中,班主任也可以实施激励式德育教育,把握矛盾的处理机会,让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化解矛盾,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和认知,让学生对自身产生一種反思。初中班主任还可以在家校活动开展中实施激励式的德育教育。在开展家校活动中,班主任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提高家庭参与的积极性,让家长有效配合,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发挥德育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在德育教育中,初中班主任应创新德育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激励策略,提高德育教育质量,通过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认同,消除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矛盾,促进学生认识上的提高和行为上的自主改善,有效发挥德育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来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7).

[2] 康欢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

[3] 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城东第一中学 325600)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