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液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在临床病理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8-10-30陆霖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陆霖

【摘 要】目的:在临床病理诊断时采用体液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选取我院进行临床病理诊断的标本58例展开研究,分别对其实施单一的细胞学涂片检查和体液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前一种方法为对照组,后一种方法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检出率以及肿瘤具体检出情况。结果:检查结果表明,研究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肿瘤区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应用体液细胞块免疫组化操作简便且诊断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体液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临床病理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019-01

体液细胞学诊断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主要是对腹水、肿块穿刺液、小便、胸水等标本采取离心方法再直接涂片进行固定、染色。但其中只是采用细胞学涂片还是存在较高的漏诊率,并且很难做到确切鉴别。而将各种体液脱落细胞标本进行处理为细胞块[1],对细胞块展开免疫组化检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对体液细胞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进行提升,有利于临床检测质量。本研究特针对我院进行临床病理诊断的患者展开体液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选取我院进行临床病理诊断的标本58例展开研究,这些标本来源的患者年龄均在18岁到80岁之间,年龄中值为(48.5±7.3)岁,其中男性数量为38例,女性数量为20,有26例为胸水,有17例为腹水,有10例为小便,有5例为肿块穿刺液。

1.2 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试剂以及仪器为10%中性甲醛、伊红、无水乙醇、离心机、微波炉、冷藏冰箱等。制作细胞块的方法:将送检的液体放置在一次性塑料试管中,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再将沉淀物上少许残留的液体用一次性吸管吸干,再将一次性试管空管部分用剪刀剪去,用胃镜纸将留取的一次性塑料管和沉淀物粘连部分包裹住,将其置入10%中性甲醛中进行30分钟的固定,再将其放入常规组织片内进行脱水、浸蜡、包埋,形成细胞块后,进行常规切片和HE染色。免疫组化:将做成的细胞块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展开进一步的体液细胞学病理诊断。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两组阳性检出率以及肿瘤检出具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在對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 %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x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数据表明,对照组检出肿瘤阳性率为77.6%,研究组检出肿瘤阳性率为94.8%,研究组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详细数据见下表1。且对照组检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淋巴癌、其他肿瘤的例数分别为16例、8例、6例、4例、2例,难以定性的肿瘤例数为9例,占比17.1%;研究组检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淋巴癌、其他肿瘤的例数分别为20例、13例、12例、7例、3例,难以定性的肿瘤例数为2例,占比3.6%。研究组难以确定的肿瘤类型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别,详细数据同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中的病理诊断主要指的是取手术切下或者是尸体解剖的肿瘤标本,进行固定染色,应用显微镜进行组织学检查,进行疾病诊断。病理诊断可以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机体目前的形态结构等进行研究,大多都会从活人身上采取标本,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依据[2~3]。现如今,各项影像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各种肿瘤检查中十分可靠,可以作为疾病的最终诊断。

对体液进行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就是常规的细胞学涂片检查,其临床应用价值极高,操作方便,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也比较低,但是其中涂片具有较少的细胞量,还会存在变形、混有其他红细胞、炎性物质等情况,也会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同时,针对炎性增生、间皮细胞增生和腺癌细胞等也很难准确鉴别。因此,近些年的研究中逐渐采用细胞块免疫组化联合应用的方法,其可以避免常规涂片存在细胞定位模糊等情况,其中采用细胞块还可以在病理诊断中进行连续切片,标本可以永久保留,通过免疫组化对各种病变进行更深入的诊断、区分,对转移组织来源进行判断[4]。其最主要的优势就是细胞块可以进行连续切片,在该基础中可以进行多种抗体染色,有利于分子技术研究,弥补单一细胞涂片所存在的不足,提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对细胞块进行特殊处理还可以为临床检查提供更多的细胞数量以及细胞完整结构等,可以展开多种抗体染色检查,在细胞学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

本研究对我院进行病理诊断的标本进行体液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测,其具有很高的病理诊断阳性率,可以有效对组织细胞来源进行鉴别,在细胞学诊断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升其临床诊断水平。

总之,基于体液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在临床病理检测中的多方面优势,值得将该检测方式于临床进行推行,提升病理检测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雪松.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和Ki-67检测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3):22-23.

[2] 王炜.FISH技术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A].浙江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病理技术学组.2015年浙江省第九次病理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病理技术学组:,2015:5.

[3] 姜威,尹洪涛,张安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03):88-89.

[4] 李瑶,田林,曹书芬,度长海,张丽.显色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4,33(01):85-88+105.

猜你喜欢

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子宫肌瘤采用B超检查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
婴幼儿肌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学观察及文献复习
头颈部神经纤维瘤30例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