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康复方案在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8-10-30陈厚南汤晓红
陈厚南, 汤晓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1. 老年医学科; 2. 科技处, 江苏 南京, 210029)
脑出血具有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脑出血幸存者仍面临复发性出血和缺血性中风的风险[1], 对风险因素和预防策略的流程管理可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2]。5E康复理念主要包括鼓励(encouragement)、教育(education)、运动(exercise)、工作(employment)与评估(evaluation)5个康复阶段[3]。本研究采用5E康复方案对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12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88例,男47例、女41例,平均年龄(67.28±4.57)岁。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 2组老年入选病例在年龄、教育经历、性别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确定诊断为脑出血且处于康复期; 年龄≥60岁; 单侧上肢或者下肢出现偏瘫; 既往无脑卒中病史; 患侧肢体既往无骨性病史、发病前活动自如; 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未确诊的患者; 急性发作期; 年龄<60岁; 既往有脑卒中病史; 意识不清、全身肢体运动不灵或不能交流; 合并肿瘤等全身性严重疾病; 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包括制定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训练,训练从床上-床边-床下,采用循序渐进模式; 对患侧肢体每日2次按摩,按摩主要部位为上下肢关节处。严重者可先从被动运动开始。试验组接受5E康复方案进行管理,按照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康复方案实施管理。
1.2.1 鼓励: 有技巧性地如实告知患者康复现状,帮助患者对自身疾病现状及康复前景形成正确理性认知,与患者实施多次沟通,捕捉现存的或潜在的康复行为促进因素并加以利用,以多种形式(口头列举与患者病情类似的既往成功康复事例、成功康复案例经典汇总纸质宣传册、康复平台微信上传成功康复者演说视频等)帮助患者对科学康复行为的结果产生积极向往,及时发现患者康复知信行形成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适时加以表扬和进一步鼓励,形成阳性强化效应。
1.2.2 教育: 采用5E康复方案学习环教育法,即将教育过程划分为引入、探索、解释、加工、评价这5个紧密相连的教育步骤。① 引入: 向患者提出康复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强调康复行为的价值,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② 探索: 以患者为中心,引导发散性学习氛围,讲述康复训练的概念、康复活动的程序并向患者提供康复技能学习经验。③ 解释: 让患者讲述学习后的感受与学习经验,护理人员对其感受与经验进行分析与评估,然后做出针对性再教育和再演示,引导患者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观察修正经验,做出正确评价。④ 加工: 组织病友交流会,让患者彼此之间就康复知识与技能学习进行沟通,交流克服康复训练过程中难点问题的经验,进一步发现和开拓在自身相关性资源中有利于康复行为的积极因素。⑤ 评价: 护理人员对患者在学习环中各环节的情况实施评价,了解患者对康复知识及康复技能的理解接受程度,捕捉患者康复训练知信行改变的有利证据和积极资源,调整教育方式以使其更适应患者的个性化学习进度和个性化学习资源,然后再进入下一个5E康复方案学习环过程。
1.2.3 运动: 组建由责任护士及专业康复师合作工作的康复团队,依据患者病情现状及肢体功能实际情况协调制定个性化的具体康复训练方案,早期引导和协助患者进入康复训练通道。具体康复训练内容包括: ① 坐位及卧位时抗痉挛体位的正确摆放方式,被动运动方式(患肢各关节),床边坐位时和站立时的平衡训练,坐站位康复训练以及步行康复训练等。② 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康复训练。如翻身和坐起等床上移动行为的训练,轮椅的移动和转移方面的训练活动,清洁卫生方面的训练(刷牙行为、洗脸洗手、拧毛巾活动、指甲修剪与刮胡子、洗澡活动等),仪容修饰与妆饰(梳头、整理发型、化妆等),排泄方面的训练(如厕),穿衣、裤、袜和鞋等训练。③ 日常健康促进行为的形成性训练,如安全准确用药、科学合理饮食、积极情绪调适、定期按时复诊等。
1.2.4 工作: 强调坚持康复训练和坚持做出康复努力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勇敢地反复尝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和借助工具(轮椅等)进行身体移动,指导其尽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家庭成员完成做饭、餐具清洁、衣物清洗、居室清洁卫生等家务,以此帮助患者形成和确认一定的价值感与被需要感,从中体味和认识生活的积极意义。
1.2.5 评估: 护理人员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效果(神经功能缺损度,肌力与运动的功能,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恢复程度,生存质量水平,心理、情绪、精神状态等),以每月1次的评估结果为依据,终止已获解决的康复问题,对于未获解决的康复问题则转入下一个康复管理流程,经过团队协商再次形成更为适宜贴切的康复护理方案并付诸实施。
1.3 评价方法
康复知识掌握度和康复行为依从性的评价指标。参考张美云[4]的研究成果,自行编制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知识掌握度调查问卷,共含10项康复知识调查内容,均为0~10分,量化评分满分为100分,量化评分值越高,提示患者康复知识掌握度越高; 参考杨小英等[5]的研究结果,自行编制和使用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行为依从性测评问卷,共含安全准确用药、科学合理饮食、适宜正确康复训练、积极康复保进行为、定期按时复诊等5个康复行为依从性评价项目,康复行为依从性以评价为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的病例数量占总入选病例数的比例计算。
生存质量的评价指标[6]: 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7]做为本研究老年脑出血偏瘫病例干预后6个月时生存质量的评价工具,由8个评价项目共59个条目组成(均为1~5分),评价所获分数通过公式加以换算成百分制,百分制换算分越高,提示生存质量也相应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康复知识知晓度和康复行为依从性
试验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干预后的康复知识掌握度和康复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康复知识知晓度和康复行为依从性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干预后生存质量
试验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生存质量评分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近年来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康复质量与生存质量日益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从疾病打击中获得康复,提升晚年生存质量,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与进步均意义重大。因此针对常见病种之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管理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引入了5E康复方案进行管理。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老年脑出血偏瘫病例干预后的康复知识掌握度和康复行为依从性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采用5E康复方案[3, 8-9]进行老年脑卒中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该类老年病例的康复知识掌握度和康复行为依从性[10]。掌握高度的康复知识并对科学的康复方案主动有效依从,是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取得可靠康复效果的关键保障。在常规模式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因缺乏科学的康复管理流程规范与指引,故而仅能提供经验式康复管理,这种经验式管理法因护理人员个人工作经历、专业素质及既往护理体会的不同而在管理方式与管理效果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各护理人员之间非同质化的管理行为常导致患者的康复知信行模式处于混乱、无序、模糊、间断状态,不利于康复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和康复行为依从性的提高[11-12]。本研究在试验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管理实践中引入5E康复方案进行管理,接受5E康复方案进行管理的试验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知识掌握度评分和康复行为依从性[13]高于对照组。5E康复方案以科学流程来规范和同质化护理人员的康复管理行为,通过鼓励环节帮助患者开启基于兴趣之上的康复行为学习与实践过程; 通过运动环节以个性化与实效性兼具的康复方案为患者后续康复行为提供专业指引,通过工作环节强化患者的康复行为,最后再通过评估环节链接起康复问题解决的下一个循环通道,实现了对试验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管理的循环式持续上升管理。
采用5E康复方案进行老年脑卒中护理管理,在提高该类病例晚年生存质量水平方面效果显著。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提升该类患者幸福指数、减轻家庭照护压力、维护社会良好发展等方面均具备积极意义,因而提高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也成为本专科护理的重要护理目标,而帮助该类患者以良好的自我康复管理行为获取可靠的康复效果则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基础所在。本研究引入5E康复方案,试验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干预后6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以5E康复方案鼓励积极促成患者康复意识,以康复专业团队的方案制订与实施行动来保证患者全方位、个性化康复训练行动的正确合理执行与落实,以引导与督促患者通过对既定康复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重获人生价值感与使命感,以定期性全面评估步骤来推动患者的康复行为进入持续循环式上升路径。这种科学规范管理流程与个性化教学方式的有机优势结合,使试验组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能够有意识、有能力地按照专业康复方案实施积极康复行为,从而推动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