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微探究
2018-10-29许明坚
许明坚
摘 要:“自我提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识。自我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卷入,促进学生的思维升级,彰显学生的问学精神。影响学生自我提问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威权、学生能力、教学传递等。让学生激发自我提问兴趣、畅想自我提问乐趣、领略自我提问妙趣,通过自我提问,确证与表征自我本质力量。
关键词:自我提问;问题意识;微探究
所谓“自我提问”,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自我提问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外显标识,能够帮助学生宽畅解题思路,疏通解题通道,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路径。与教师的外烁化提问相比,学生的自我提问具有内生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我提问”,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让数学教学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一、学生“自我提问”的内涵价值
总的来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生发问题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师问生答,二是生问师答,三是生问生答。目前,课堂提问的主要范式还是第一种,自我提问在教学中遭到教师有意无意地遮蔽、遗忘或缺席。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却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而言,提出一个问题意味着打开一扇创意源头的门窗。
1. 引发“认知卷入”
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一直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洗耳恭听”,学生不想问、不敢问、不会问、不善问。提问一直是教师的“专利”,成为教师把控课堂的重要手段。学习不是单向度地接受,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自我提问”表征着学生认知的深度卷入,是学生主动分析、比较、批判和调整的确证。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自我提问。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苏教版六下),教师可以一改以往的导学策略,组织学生自我提问,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怎样的特征?”等。通过相互提问,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更丰富。
2. 促进“思维升级”
自我提问有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思维对流,促进学生思维升级。在自我提问过程中,学生往往是带着质疑眼光来看待事物的。能够自我提问的学生往往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李政道博士认为,中国学生往往“只学答、不学问”,可“要创新,需学问”。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中,学生通过直觉认为,相对面相等、相对棱相等。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度追问:相对的面相等,怎样证明?相对的棱相等,怎样证明?正是由于学生拥有了对数学直觉的质疑精神,才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严谨、有逻辑,更具实证精神。
3. 彰显“问学精神”
“学问”需“问学”,“自我提问”有助于培育学生“问学精神”。学生“自问”是开启数学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助推器。如果一位学生能够主动提问,且提出了高质量的问题,就表示这位学生对内容有着较为深度的理解。“自我提问”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信号。比如一些学优生总是善于从细微处质疑,教学《整数乘法》(苏教版数学二上),伴随着相同加数的增加,有学生就明确提出,“老师,有没有简便的表示方法啊?”自我提问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开始。
二、学生“自我提问”的影响因素
自我提问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应有之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为什么学生的自我提问总是隐而不显、隐而不彰?究其缘由,无外乎受到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等几方面因素影响。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威权地位、学生的能力受限以及教学的机械灌输等。
1. 教师:威权地位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教学的主导角色,但主导常常异化为主宰。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话语霸权、威权地位。有教师认为“我就是数学”,代表着“绝对真理”。在这种文化意识形态中,学生不敢质疑,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不敢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比如数学学习中的从众现象,一位学生说出答案,其他学生跟着附和。比如学生学习《梯形面积》时,由于教师强化了这样的解题策略:要求梯形面积,必须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于是,当梯形“上下底的和”已知时,学生对求解梯形面积却显得无能为力。从表面上看,是学生教条,但究其根本,却是由于教师的威权地位让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
2. 学生:能力受限
自我提问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提问能力。由于受心理和年龄特征影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通常显得简单、浅显,有时甚至不着边际,与数学问题不相关。能力受限让学生的提问总是冒着受教师批评的风险,冒着被他人嘲笑的风险。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比例尺》,课始,有位学生因为问“比例尺和一般的尺子有什么区别”而受到教师冷落,而后这位学生在这堂课中再没有发过言。可见,发展学生自我提问能力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呵护、关爱,需要教师创设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境。如此,学生才能敢问、想问和能问。
3. 教学:单向传递
发展学生自我提问能力需要营造多维的互动空间。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采用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甚至采用满堂灌的策略。这种教学方式挤压了学生自我提问的时空,剥夺了学生自我提问的权利。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苏教版数学五上),有教师按照教材逻辑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于是學生在教师预设好的轨道上进行探究,形成结论。学生处于被学习状态,他们的手脚被“捆绑”、思维被“囚禁”,自我提问在这样的课堂上就成了一种奢望。
三、学生“自我提问”的教学策略
课堂是师生“生命·实践”活动的一段旅程,是一个流动的、鲜活的进程。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生生共同演绎的多向活动。尽管课堂需要教师精心预设,但这种预设并不是按图索骥,而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既需要整体谋划、有序推进,也需要引发学生自我提问,在学生所提问题中随机应变,让教学从“波澜不惊”走向“风起云涌”,从“节外生枝”走向“节外生姿”。
1. 想问:激发自我提问兴趣
学生自我提问首先要激发“问”的动机,引发“问”的兴趣,形成“我要问”的欲望。要营造一种民主融洽的氛围,让学生驻足凝视、沉潜其中;消除学生顾虑,让学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让学生沉潜于数学王国,浸润于数学世界;尽情享受自我提问乐趣,感受着自我提问魅力。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上《找规律——间隔排列》,笔者拎着黑色塑料袋走进教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笔者先将手伸进黑色塑料袋中,抓着硬币逐个投放,让学生根据袋中发出的声响猜测有几枚硬币。学生闭眼静听,根据声响,学生猜测有6枚硬币,待笔者打开黑袋,学生却发现有7枚硬币。认知冲突引发了学生自我提问,“为什么听到6次声响,却有7枚硬币呢?”这种自我提问不是教师强制性、逼迫性的要求,而是学生自然生发的问题。自我提问引发了学生深度思考。此时,笔者打开黑袋,再一次演示硬币掉落的场景。学生发现:第一枚硬币下落时没有声音,第二枚硬币下落撞上第一枚硬币才会发出第1声声响。学生以自我提问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快就领悟到:声响次数和硬币枚数相差的1,就是第一枚硬币,后面的声响和硬币枚数都是一一对应的。教学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问的兴趣,活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2. 敢问:畅享自我提问乐趣
如果说“想问”是学生自我提问动力的激发,那么“敢问”就是学生自我提问氛围的营造。对于学生自我提问,教师要不打断、不呵斥、不指责、不敷衍,能够包容学生的问题瑕疵,让学生在自我提问过程中少一份焦虑,多一份乐趣。
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苏教版三上),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完全相同的圆片,学生用涂色的方法表示了圆片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进行了比较。就在笔者即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之际,学生勇敢地提问:老师,这两个圆片完全相同可以进行比较,如果圆片大小不同呢?学生的提问让人始料未及。针对学生的勇敢提问,笔者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畅想自我提问的乐趣。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分数的大小比较中的分数所对应的物体是指相同的物体,不同物体所对应的分数是不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学习比较诸如八分之二和八分之三、四分之三和五分之三这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毫无顾忌地问,守护学生好问的天性。在学生自我提问中,教师要充分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3. 会问:领略自我提问妙趣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从提问开始的,学生善于提问、会提问,就能从提问中领略到自我提问的妙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提问,引导学生即兴提问,引导学生反省提问,让提問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更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比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苏教版五上),教学伊始,笔者首先和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法则。由此,学生在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时主动地联系整数加减法法则,纷纷提出问题,如小数加减法也是末位对齐吗?个位和个位相加、十分位和十分位相加怎么加呢?小数点夹在中间怎么办?得数是小数,开头的整数部分零能去掉吗?小数末尾的0能去掉吗?……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学生的迷思概念,有的不着边际,有的却直指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在自我提问过程中,学生经历着同化与顺应,数学思维由此走向深刻。
“小提问”创造“大智慧”。学生“自我提问”改变了传统师问生答的单向度学习状态,呈现出师生共生共长、互惠共融的数学学习新格局。通过不懈实践,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他们敢问、会问、能问了,提问不再是学生的心理负担,而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重要标识,是学生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通过学生自我提问,我们能够静听学生生命拔节成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