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2018-10-29顾光明

中文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统计工作大数据时代挑战

顾光明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大数据资源的迅速增加,以及数据挖掘技术是应用的日益成熟,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正从商务领域向着公共领域转变。大数据时代到来会对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统计工作在新时期只有不断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通过有效利用客观存在的各种数据,深入开展数据挖掘数据应用,积极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统计平台,通过应用标准化智能化处理技术,进一步发掘海量数据中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才能为统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然后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做好统计工作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统计工作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0-0-0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逐渐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当前社会生活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络和计算机的成熟应用和发展,每天会产生海量数据文献,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文献进行有效挖掘和分析,能够为各个领域正常决策,完善工作计划都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大数据技术在统计领域成功应用,需要统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做好相关调整工作,以更好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工作人员提出的全新要求,切实促进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发展,有效提高统计部门工作效率。

一、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

1.在统计执法过程中面临较大难度

现阶段,在信息时代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进程中,统计执法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执法力度不足,就不能为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常常导致数据失真,数据缺失等问题。由于部门不能很好适应大数据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使得统计部能不能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研究解决统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和有效策略。上述问题的存在,对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产生了不少影响。

2.传统数据需求层次发生显著变化,数据关系更为复杂

传统数据统计过程中,样本单位主要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检测,这样能够有效排除主观因素对采集样本的影响,可以根据调查到的部分数据对比,对调查对象的总体数据特征进行有效评估,利用某些个体指标很好的反映一个部门的整体情况。因此可以比较真实可靠的获得一个部门相应的数据。但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统计数据需求层次发生了深刻变化,每天会产生海量数据,数据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并且每个部门所产生的数据具有多样性,大量性,复杂性特点,不同部门之间,甚至是相同部门之间的个体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对传统数据统计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统计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仅要统计含有文本的数据信息,而且还要结合需求分析音频、视频、传感器等相关数据,数据结构呈现复杂化,结构内容呈现半结构和非结构化。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统计部门及时转变传统统计理念,不能再像传统统计那样精确到个体,以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个体作为研究对象,而是要确保数据选取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只能重视大数据集合体之间不同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针对性的信息化分析。

3.对统计工作提出了信息化要求

传统统计工作任务轻,过程不复杂,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也能开展工作。传统统计在开展过程中,一般只需要相关统计单位进行配合,及时上报相关材料,对各数据进行简单的加工、汇总,制作成表格即可,无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整理和分析,这也不能够发现数据中所富含的更大潜在价值。此外,传统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需要其他单位密切配合,如果这些单位不能及时上报材料,反映真实的数据信息,则会导致统计工作进程缓慢,最终得出的结果缺乏真实性。而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每天需要面临海量数据信息,数据庞杂统计工作变得更为复杂。但大数据都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记录下来的真实信息,数据真实可靠,使用性真实性,价值较高。为了进一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需要统计部门积极构建信息化统计系统,应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对系统中储存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筛选和处理。和传统统计工作得出的数据相比,大数据技术处理的数据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二、大数据时代做好统计工作的对策分析

1.进一步改进统计方法

首先,统计部门应该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及时革新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模式,将过去繁重落后,重复计算指标及时清理,设置能够反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次,进一步改进统计方法。在开展大数据统计工作过程中,应该多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信息化指数法、回归分析、多元贡献分析、环比对阵分析、综合评分法、主要成分分析法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到传统统计学领域;最后,确保统计工作规范化开展。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数据质量和真实性,在原始数据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管理制度、统计手段、法制建设等方面,要采取必要措施,夯实统计部门的大数据基础。

2.构建完善的大数据统计体系

首先,确保数据采集科学规范,统计数据真实性、可靠性。在进行大数据统计工作开展中,应该进一步对数据采集流程进行有效规范,通过积极应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积极构建标准的一体化数据采集模式,以实现各个部门相关统计数据的交互共享;其次,构建完善的大数据统计管理机制。统计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大数据发展趋势,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统计规范与数据标准制度。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大数据季度月信息发布机制;最后,强化统计安全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部门在方便获取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大数据统计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信息技术和系统安全漏洞分析管理,完善信息通报渠道,做好信息风险评估工作,加强专业合作,确保大数据统计工作安全可靠。

3.积极构建信息化平台

为了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统计的价值,需要积极开展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收集海量數据,并进行数据分析,逐渐提高统计部门的数据分析能力。此外,通过积极构建信息化平台,还能够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预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并综合应用各种统计学方法,提高数据统计的深度和广度,为政府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苗志芹.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08)

[2]大数据时代完善信息化统计工作的思考[J]. 林青. 价值工程. 2014(26)

猜你喜欢

统计工作大数据时代挑战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探讨强化和完善水利统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