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2018-10-29施劲松
施劲松
【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5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观察对象,给予患儿超声检查,分析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的45例患儿中,超声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1.11%。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超声检查;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0-214-01
前言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是新生儿的常见病,是胎儿在围产期窒息从而所引发的脑部缺氧缺血性损害,患儿的中枢神经受损,患儿的主要表现为昏迷、嗜睡、易激惹,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其严重的威胁[1]。因此,早期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行诊断并给予患儿相应的治疗对新生儿的意义重大。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当前主要的检查方法包括CT检查和颅脑超声检查,本研究给予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超声检查,并就超声诊断的价值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我院儿科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中选择45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与同意。45例患儿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早产10例,足月产35例;日龄最小为3天,最大为15天,平均日龄为(6.56±1.04)天;自然分娩33例,剖宫分娩12例;Apgar评分在4分至8分之间,平均(6.72±0.23)分;出生体重在2100g至4000g之间,平均体重为(2263.75±7832.14)g。研究对象均存在明显的围产期窒息史。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超设备(型号:Affiniti50;生产企业: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对新生儿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3至8MHz。此项检查前无需做特殊准备,只需要在受检者相对安静无哭闹的情况下即可检查,先利用二维超声技术观察患儿的颅内结构,扫描患儿的前囟冠状以及矢状断面,进而了解患儿的实质回声、颅内脑中线以及大脑沟回走向,并了解患儿的脑室内脉络丛和侧脑室的宽度。必要时可经过患儿两侧外耳道上方对颞骨以及顶骨进行平面扫查,进而观察患儿的脑实质回声、脑室系统以及沟回系统情况[2]。
1.3 观察指标 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判断标准如下:(1)当患儿脑实质内广泛均匀分布的回声增强,脑沟、脑室和半球裂隙消失或者变窄,脑部动脉搏动变弱,则表明患儿存在脑水肿。(2)若矢状切面沿侧脑室外上方存在不规则的强回声区,并且冠状切面图像上侧脑室角外上方有倒三角形双侧对称性强回声区,则表明患儿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3)若患儿的脑动脉分布区域出现具有较强的局限性的回声反射,则表明患儿脑部大动脉和血管分支存在梗塞情况[3]。(4)若患儿的丘脑以及基底神经节存在双侧对称性强回声反射,则表明患儿丘脑以及基底N节损伤。以患儿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金标准。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经超声检查后诊断11例患儿为脑水肿,7例为丘脑下部损伤,8为基底神經节损伤,10例为脑动脉梗塞,5例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45例患儿中6例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8例为丘脑下部损伤,12例为脑水肿,10例为脑梗塞,9例为基底神经节损伤;故超声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1.11%(41/45)。
3 讨论
胎儿出生后,其脑部虽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但调节机制尚未发育成熟,加之新生儿存在一定的窒息情况,颅内血管容易出血,进而引起脑部灌注不足,引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往临床通常给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CT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该检查方法对患儿产生辐射作用,加之小儿对辐射的敏感度极高,进而有可能会导致患儿辐射后患癌,检查风险较高,不属于理想的诊断方法[4]。而超声检查为无创伤性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对受检者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囟门未闭合,并且颞部的颅骨较薄,超声可获取患儿的颅内组织二维图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本次研究所用的超声设备的数字技术探头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对患儿的脑血管和微循环血流情况进行检测,将患儿的脑部病变情况清晰地呈现到超声图像上[5]。该检查法对新生儿无创伤作用,检查时患儿不会感到痛苦,并且超声波可以透过患儿的颅骨,克服了脑血管造影的创伤性以及传统体检中脑血流图的不准确性,可反映患儿的颅骨病变情况。此外,该检查方法对患儿无辐射,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中,经过其他检查证实超声诊断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高达91.11%),表明该检查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新生儿的脑部缺氧缺血病变的检测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可很好地反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病变情况,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旭红.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4):16-17.
[2] 曾丽君.头颅超声在新生儿头颅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4):37-39.
[3] 李娟娟,韩若凌,高洁宁.彩色多普勒颅脑超声对新生儿脑病的早期诊断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04):444-449.
[4] 余健彬,余文华,汪迎斌.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医药,2017,52(07):696-698.
[5] 李微.床旁头颅彩超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9):6117-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