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教师角色打造“生本课堂”

2018-10-29朱亚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效能角色转变生本课堂

朱亚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唯有适应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主动地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把学生始终置于课堂的“主体”定位,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学教相长、行稳致远.笔者从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角度,对如何转变教师的角色,打造生本课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角色转变;生本课堂;教学效能;感悟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教师只有适应和发展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把学生始终置于课堂的“主体”定位,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行稳致远.教育实践主义学者认为,课堂是学生主体展现的“平台”,是数学实践能力、数学学习素养培养提升的重要阵地.笔者以为,新时期、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者应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功效,提供学生高效活动的时空,打造生本课堂,推动学教活动高效实施.基于这样的感悟,本人浅显论述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发挥教师引导功效,推动学生自主深入探知新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承担着讲授新知的重要任务.新课改的生本理念,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发挥自身的“引”和“导”的作用,提高初中生主动“探”新知的内生动能,通过循循善诱、有序导学等形式,推动初中生深入有序地学习认知、获取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在要义,从而奠定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如“多项式的乘法”知识点教学中,教师改变“师讲生听”的传统方式,采用“师引生探”的方式,其过程如下:

师:今天我们学习多项式的乘法,并运用投影仪展示,多项式的乘法就是形如(a+b)(m+n)的计算.

生:进行观察分析,并展示观察结果.

师:指出这里a,b,m,n都表示单项式,因此(a+b)·(m+n)表示多项式相乘.

师:提问,如何对(a+b)(m+n)进行计算呢?若把m+n看成一个单项式,能否利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计算呢?

师:请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并试着进行计算.

师: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并结合教师的适当引导.

生:回答结论(a+b)(m+n)=a(m+n)+b(m+n)=am+an+bm+bn.

二、展现教师指点功效,促进学生高效探究研析案例

数学课堂离不开案例讲解,案例教学永远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以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经常代替学生完成解题思路、解答方法等探析任务,学生只能“坐享其成”,直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这使得初中生难以对获取的策略精髓理解深刻、领悟深刻和运用灵活.初中数学教师要变案例的讲解者为学生探析案例的指导者,在充分信任学生,在组织他们开展案例分析感知过程中,及时科学地予以指导和点拨,推动初中生更加高效的认知题意、探析思路、解答问题,实现教师在科学指导中展现主导特性,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展现主体功效.

问题 如图所示,△ABC中,D为BC的中点,DE⊥BC交∠BAC的平分线于E,EF⊥AB,交AB于F,EG⊥AC,交AC的延长线于G,则BF与CG的大小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探析:根据问题的题意和条件,可以指导这是关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运用.联结EB,E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EF=EG;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EB=EC;再根据“HL”定理证明Rt△EFB≌Rt△EGC,从而得BF=CG.

教师指导:解题时需要抓住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内容.

学生完善思路:证明如下:联结EB,EC,∵AE是∠BAC的平分线,且EF⊥AB于F,EG⊥AC于G,∴EF=EG.∵ED⊥BC于D,D是BC的中点,∴EB=EC,∴Rt△EFB≌Rt△EGC,∴BF=CG.

师生总结提炼: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利用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正确做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彰显教师点拨功效,提升学生数学综合思维能力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及成效的评判,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教师应该创新教学评价的模式,将学生评判、集体评判等融入和滲透到评价活动中,组织高中生结合评价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与其他学生个体开展交流、探讨和研析活动,促使他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眼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判,从而实现初中生思维能力、评析能力的显著提升,进而推动数学综合思维能力的升华.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定理”教学中,教师针对初中生解析

“如图所示,AD⊥AC,BC⊥AC,AB与CD相交于点E,过E点作EF⊥AC,交AC于F,写出图中所有相似的三角形,并说明你的理由”案例时,出现的错用判定定理现象,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定理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共同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相异之处,让他们对各个判定定理有全面、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效能.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唯有适应新课改,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实施符合学情、教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提升和显著进步.

【参考文献】

[1]谢丽.浅谈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制与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Z2):64-65.

[2]王爱菊.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使用——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128.

猜你喜欢

教学效能角色转变生本课堂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