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责任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结果*
2018-10-29辛大森高书明
程 才 辛大森 王 路 高书明 李 勇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骨一科,沧州 061000)
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椎体骨赘形成、关节突关节增生、韧带增生肥厚等一系列继发改变引起椎管狭窄,压迫椎管内的硬膜囊及神经根,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临床表现为长期腰骶腿部疼痛,双下肢逐渐感觉麻木无力,行走困难,间歇性跛行,大小便异常,甚至截瘫等症状[1]。经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不见好转或进一步加重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2]。脊柱内镜手术包括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及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MED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主要优点是对肌肉等软组织损伤较少,但其手术操作空间有限,在根管减压时神经根松解较为困难,目前主流观点已不推荐使用MED[3]。PTED较MED更微创,更能充分去除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组织,可取得更好手术效果,已成为目前脊柱内镜手术的主流[4]。脊柱内镜YESS(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技术仅用于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的摘除,但由于椎间孔大小的限制,不能用其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椎间孔镜TESSYS(Thomas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技术采用专门的器械扩大椎间孔,使操作空间延伸至椎管内,对神经根进行直视下减压,使以前的间接减压转变为直接减压,并且能更有效处理侧隐窝狭窄、椎管狭窄,使采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成为可能[6]。2016年1~12月,我们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责任节段腰椎管狭窄65例,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41~77岁,平均60.5岁。均有间歇性跛行,伴单侧下肢神经症状19例,伴双侧下肢神经症状5例,病程6个月~7年,平均2年。术前腰椎CT及MRI结合症状及查体,提示责任节段L3/411例,L4/539例(图1),L5/S115例,均为单责任节段腰椎管狭窄,腰椎动力X线片未见腰椎滑脱及不稳。
纳入标准:①影像学检查证实单节段腰椎管狭窄;②营养神经及止痛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改善,症状严重影响生活。
排除标准:①腰椎滑脱;②腰椎失稳;③严重关节突内聚所致椎管狭窄;④腰椎手术史;⑤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无法耐受手术。
1.2 手术方法
均由一位高年资且熟练掌握椎间孔镜技术的医师完成。椎间孔镜为德国Joimax GmbH公司TESSYS椎间孔镜手术系统。侧卧位,患肢在上,腰部垫高,标记画线,视穿刺节段在脊柱后正中线旁8~14 cm为进针点,通过穿刺针用1%罗哌卡因主要对皮下、深筋膜、关节突周围3个部位进行分层浸润麻醉,X线透视下将穿刺针穿至目标区域,正位到达椎弓根内缘和棘突连线中点,侧位到达下位椎体后上缘(图2A、B)。经穿刺针置入导丝,切开皮肤0.6 cm,沿导丝逐级插入扩张套管,扩张套管定位于上关节突肩部,并逐次用环锯磨除上位椎体后下缘、下位椎体后上缘、椎小关节前缘,将椎间孔及侧隐窝扩大,减轻骨性狭窄。插入工作套管,连接椎间孔镜,生理盐水持续冲洗,逐步咬除后纵韧带及黄韧带,充分松解神经根,行硬膜囊腹侧减压及背侧减压(图3),用髓核钳将椎间盘髓核组织钳夹取出,探查纤维环、硬膜囊及神经根,清除残留的髓核碎块,使椎管内充分减压,清除完成后可见硬膜囊随心跳规律搏动,低温射频止血、修复纤维环。做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镜下可见被牵拉后的神经根滑动自如,退出椎间孔镜,缝合皮肤。
1.3 术后处理和观察指标
术后当天指导患者行直腿抬高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适量腰背肌肌力锻炼并循序渐进。术后第1天佩戴腰围下地,术后2~5天出院,腰围保护4~6周,坚持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术后3个月避免劳累、弯腰负重及外伤,术后1、3、6、12个月及之后的每年来院复查,并于复查时记录基本信息及各项功能评分。
①从病历中提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基本信息。②临床疗效:术后半年按照MacNab腰椎功能标准[7]评价术后临床疗效。优,症状完全消失,恢复原来工作及生活;良,偶有疼痛,能从事较轻工作;可,症状减轻但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有神经根受压表现,需进一步手术治疗。③疼痛程度:按照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的疼痛程度。④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order index,ODI)评价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腰椎功能障碍程度[8]。
2 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中出血量(36.5±24.8)ml,手术时间(96.6±13.1)min,术后住院时间(3.1±0.7)d。1例术后10 h双下肢抬起困难,即刻腰椎MRI提示手术节段硬膜外血肿,行腰椎后路血肿清除椎管减压术,术后症状消失。
65例随访7~12个月,平均10.6月(图4)。按MacNab标准,优47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1例因硬膜外血肿行开放手术,术后症状消失,另1例术后症状缓解差,目前仍保守治疗),优良率90.8%(59/65)。术后1、3、6个月相对于术前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见表1。
图1 术前腰椎MRI(A、B)和CT(C)示L4/5椎间盘向右侧突出、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致腰椎管狭窄、右侧隐窝狭窄 图2 透视下将工作套管侧位到达L5椎体后上缘(A),正位到达椎弓根内缘和棘突连线中点(B) 图3 术中硬膜囊腹侧减压及背侧减压充分,神经根显露 图4 术后3个月腰椎MRI(A、B)和CT(C)示突出髓核摘除,椎管扩大,右侧隐窝扩大
3 讨论
腰椎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较常见[9]。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年轻人患腰椎管狭窄也在逐步增多,中国人口数量庞大,随着生活及医疗水平逐年提升,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需要外科干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数量越来越多。
表1 术前及术后VAS、ODI评分
去掉2例疗效为差的病例,其余63例术后评分与术前进行配对t检验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逐步成为热点,并取代了部分脊柱开放手术。YESS专门为椎间孔入路的手术而设计,是椎间孔镜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起初椎间孔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Ahn等[10]报道采用骨绞刀联合激光可以更好地处理骨性椎间孔和侧隐窝狭窄,是椎间孔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步尝试。TESSYS极大地推动了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使脊柱内镜对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范围得到拓展。
本文对我院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65例进行短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近期临床疗效满意。椎间孔镜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可与术者进行交流,既避免因手术操作不慎对神经根造成损伤,还可及时了解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而且椎间孔镜不破坏脊柱生理结构,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较传统后路手术方法存在诸多优势。但是如果有明确的滑脱、节段性不稳等,仅行椎间孔镜手术进行责任节段局部减压,术后效果不甚理想,还是应当考虑传统腰椎后路非融合或融合手术,因此椎间孔镜手术存在一定手术适应证,术前一定要严格选择,以求达到理想手术效果。
对于腰椎管狭窄,我们选择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手术方式。入路侧减压时,观察到神经根周围空间得到明显扩大,神经根暴露明显,硬膜囊恢复搏动,神经根表面血运明显改善,血管充盈,结束入路侧减压。由于椎间孔镜操作视野及范围有限,椎管对侧属于间接减压,减压范围无法像入路侧广泛,只能去除神经根腹侧部分间盘及髓核以达到间接减压目的。但术后症状缓解,显示双侧腰部及双下肢症状缓解程度相当,甚至对侧症状缓解程度较入路侧更大,我们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症状主要是腰椎管狭窄导致的脊髓及神经根周围受压迫的综合结果,只要给予椎管及神经根周围有效减压,即能改善因狭窄导致的相应症状,而不同于单纯腰椎间盘单侧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对于单纯腰椎间盘单侧突出者必须要求直接减压,神经根分解及暴露明显,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本研究65例中,1例术后10 h双下肢抬起困难,即刻腰椎MRI提示手术节段硬膜外血肿,行腰椎后路血肿清除及椎管减压,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椎间孔镜术后硬膜外血肿有以下原因:①手术操作不慎损伤椎管内外血管;②术中止血不彻底;③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且术前未停药;④椎管内静脉丛变异或异常。硬膜外血肿一旦发生,容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往往需要开放手术清除血肿。预防方法:①术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对椎间孔周围解剖结构清晰明了,注重手术细节,操作轻柔仔细;②使用射频热凝严格止血;③术前常规化验凝血常规;④术前口服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要停药1周以上才可手术;⑤定位时提高穿刺准确度,避免反复穿刺。
根据术前MRI可将神经根管狭窄细分为入口区狭窄、中间区狭窄及出口区狭窄,椎间孔镜技术可有效解决中间区及出口区狭窄,对于入口区狭窄无法进行充分的减压[11,12]。本组1例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分析其原因,此例患者腰椎管狭窄程度较重,存在神经根管入口区、中间区及出口区狭窄,椎间孔镜手术未能达到狭窄部位充分减压,术后残留明显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但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及长期随访研究。由于2个及以上责任节段腰椎管狭窄者腰椎管狭窄程度重,病程时间长,考虑到椎间孔镜减压范围有限,也考虑到术后效果,我们尚未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