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2018-10-29刘妮娜邹家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结核性尿激酶胸膜

刘妮娜 邹家柳

近些年结核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 通过早期实施积极的抗结核治疗, 给予开放引流处理, 能够防止胸膜粘连、肥厚, 不过由于初期结核病没有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出现进展, 或者由于治疗疗程不足, 没有及时处理出现的胸腔积液, 导致分房、胸水包裹情况出现, 明显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 并且会明显降低患者肺功能, 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1,2]。本院通过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方法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 女4例;平均年龄(33.28±6.36)岁;平均病程(22.06±4.59)d。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 女2例;平均年龄(33.59±6.14)岁;平均病程(22.13±4.6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全部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抗结核治疗, 对照组仅实施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 利用B超进行胸腔定位, 通过套管针在胸腔中置入硅胶管, 选择粗管实施引流, 等到患者胸水引流量<10 ml/d则拔管。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 选取2%利多卡因实施逐层浸润麻醉, 利用胸腔静脉导管穿刺针顺着穿刺点垂直进针,顺着穿刺针将导丝引入, 通过扩皮器进行皮肤扩张, 顺着导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 深度达9 cm左右, 将导丝抽出, 通过注射器回抽导管尾端, 如果有液体流出证实中心进门导管头端处于胸腔内, 利用缝线将导管固定, 连接好引流袋与中心静脉导管尾端。在床旁悬挂好引流袋, 高度保证低于穿刺处,第1次引流积液量为700 ml, 之后每次引流量保持在1000 ml以下。引流完成后每次选取25万单位尿激酶和20 ml生理盐水制作成混合液后顺着导管向胸腔中注入, 之后将引流管夹闭。指导患者适当变换体位确保胸腔中尿激酶均匀分布,保证和临近组织完全接触, 实现多房组织的逐一溶解、分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积液消失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总引流量、胸膜厚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胸膜反应、包裹积液、胸膜粘连肥厚、气胸、术后胸痛、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积液消失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总引流量多于对照组, 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属于临床发生率较高的胸膜疾病, 临床针对这类疾病的治疗首要目的是避免胸膜粘连、肥厚, 延缓或者避免肺功能降低。早期胸膜充血是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主要病理改变, 胸膜表面会存在纤维素渗出[3]。因为胸膜位置沉着有大量纤维蛋白, 会导致广泛胸膜肥厚或者包裹性积液,为了使胸膜粘连或者肥厚情况最大程度减少, 应该尽早帮助患者将胸水抽尽。临床实践经验显示, 针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在抽尽胸水的同时可以适当注入药物到胸腔, 可以短期使用激素以提升效果[4-6]。以往实施的常规穿刺具体为间隔1 d进行1次胸腔穿刺, 本研究选择粗管实施闭式引流,粗管能够减少阻塞发生可能, 同时可以一起排出胸水中的各种絮状物, 包括纤维素、蛋白、细胞因子、酶等, 能够有效降低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的可能。

本研究观察组选择尿激酶胸腔内注射, 尿激酶能够促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向纤维蛋白水解酶转变, 注入胸腔后能够实现纤维蛋白的降解, 将间隔形成、胸膜粘连清除, 使胸腔积液的粘稠性减低, 提高胸腔引流量, 加快胸腔渗液的吸收,加快肺复张, 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7-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积液消失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总引流量多于对照组, 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加快患者恢复。类似研究发现选择尿激酶胸腔注射可以帮助胸腔多房以及分隔的形成可能降低, 能够帮助患者胸膜厚度减低, 实现肺功能的有效改善[10]。

综上所述,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能够更迅速改善患者胸腔积液, 且能够保证治疗安全性,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结核性尿激酶胸膜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