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凤求凰》名曲在元杂剧中的作用

2018-10-27陈斯柔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西厢记作用

陈斯柔

摘 要:古琴曲《凤求凰》诠释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两位主人公为了自由的爱情努力冲破现实的藩篱争取婚姻自由。追求合理的情感和理想给后世适婚男女提供了范本,在《西厢记》和《墙头马上》有所表现。

关键词:《凤求凰》;《西厢记》;《墙头马上》;作用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1

一、古琴曲《凤求凰》

《凤求凰》是千古传唱的琴曲名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记载:“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1]2271相如弹奏之琴曲即为《凤求凰》。《琴操》流传至今,所记有歌诗五曲,皆为《诗经》中的篇章,十二操九引,记录了西周至春秋的圣贤故事。所奏琴曲和其中故事都是以琴为核心乐器演奏的同一种乐曲体系。相如以琴曲挑文君春心,热情大胆。

凤与凰比喻相如和文君,《左传》有云: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铿锵。”[2]115。夫妻之间缠绵恩爱,可见相如演奏此曲时内心的深切渴望。“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3]1271暗示了相如希望中夜私奔,定要两不相负,借琴曲娓娓诉说浓厚的情意。“凤求凰”的通体比兴,象征了两位主人公勇敢冲破封建蔽障,追求自由爱情,亦包含男女主人公非凡的理想、高尚的志向以及内蕴的丰厚,对当代及后世自由相恋的年轻男女都有很大影响。

二、《西厢记》中的《凤求凰》

《西厢记》有四处提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姻缘联结,二人普救寺相遇,张生被摄了魂魄一般日思夜想,进而采取措施展开追求,故事愀然发生。

第一本三折中,张生说:“我虽不及司马相如,我只看小姐颇有文君之意。”[4]33莺莺花园敬香,张生墙外吟诗,莺莺立刻相和。此处提及相如和文君,张生急切希望与莺莺像他们那样惺惺相惜。

第二本四折中,老夫人赖账,让张生莺莺兄妹相称。张生于后花园琴挑崔莺莺:“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词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4]92与前文的重复,更加凸显张生渴望与莺莺双宿双飞的热切愿望。此处具体歌辞出现,词哀意切,莺莺听闻不觉泪下。张生心意已定一腔热血,莺莺也确认了内心的感情。这為下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一切建立在“情”的基础上。琴曲传情首先是表明心意,其次则是张生试探莺莺是否和自己连理同心。

三本三折和四本一折都有再次提到相如和文君的故事,从中可见二人的性格,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三、《墙头马上》的《凤求凰》

《墙头马上》杂剧中与《凤求凰》相关处有三个。第一折中李千金出场之初就丹唇倾吐:“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功夫学画远山眉。”[5]52这两句兼用张敞故事及卓文君眉如远山的典故,能见李千金追爱之态度。

李千金裴少俊是两个适婚青年,自墙头马上一见倾心,中间简帖儿传递后花园约定相见,成事是共同愿望,但封建社会大背景为客观屏障,自然不会平淡顺利。剧作家善用矛盾,将情节敷衍的跌宕起伏。本以为剧情将会一帆风顺进行,不料情节骤转直下,嬷嬷撞破私情,李千金学文君毅然出奔,这个情节为人物性格添了色彩。

七年隐匿东窗事发,李千金并没有退让后悔,与裴尚书对峙时,女主人公承认的干脆,斥责他恶噷乖劣棒打鸳鸯,“冰清玉洁肯随邪,怎生的拆开我连理同心结。”[6]74她真心为爱和所爱之人。裴家冰弦断银瓶坠的无理要求和裴少俊的软弱退让,让李千金心寒。第三折结尾,少俊顺从父亲休妻,懦弱怕事,不肯光明正大的送李千金回娘家,女主人公发出“把这个没脾气的文君送了也!”[5]76的无奈呐喊。她自比文君,自己却未能像文君一样为情如愿,“没脾气”带了点自责和幽怨的意味。古代女子无自主权利,是时代带给女性的悲剧。

最后一折结尾处《凤求凰》琴曲出现,虽然无演绎具体歌词,但是仍然是剧本浓墨重彩的一笔。“只一个卓王孙气量捲江湖,卓文君美貌无如。她一时窃听求凰曲,异日同乘驷马车,也是她生前福。怎将我墙头马上,偏输却沽酒当垆。”[5]86这段话是李千金对裴尚书所言。“不待父母之命,媒约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无等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6]88可见不遵循正当婚嫁程序在当时是违背社会规范的。当初裴尚书侮辱李千金为“出奔淫妇”的情节历历在目。裴家反悔认亲,李千金不屑并拒绝,借卓文君私奔的典故抒发情感,印证婚姻自主的合理性。忆起当年翁父的詈语,她将卓王孙与之对比,尖锐的讽刺回去,进一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结语:

《凤求凰》在两部杂剧中都有。王西厢中出现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并且有具体唱词,白朴则将古琴曲作为一个意义的缩影呈现在剧末尾。相如和文君两位主人公的故事贯穿剧作,起到不同的作用。

莺莺和李千金都被置身于不断生长的矛盾之中,情节起伏跌宕波折,皆是伴随这些矛盾集结处展开。她们深闺春怨一心渴望婚配自由,以相如文君的爱情为范本。不同在于两位女主人公的追爱态度。莺莺是犹豫不决的,闹简和对红娘的前后矛盾反应能看出她的情绪反复不定,让读者更为莺莺捏一把汗。而当李千金爱上裴少俊后,果敢决策跳出束缚的牢笼;敢于与既定之名教伦理作斗争,压力越重越磨砺了她坚强的性格。两个角色各有魅力。从本质上说,两部戏剧均是本着对封建人伦道德的教化,维护封建正统婚姻。其中的差异是受到历史时代条件的影响,这也可以从古琴曲《凤求凰》在两部剧的作用中看出来。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战国]左丘明.左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元]王实甫,王季思校注,张人和集评.校集评注西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王文才校注.白朴戏曲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西厢记作用
明清瓷器上的《西厢记·佛殿奇逢》图像研究
王季思注本《西厢记》补证(续一)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陈继儒评《西厢记》的刊本流变及其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