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创新路径
2018-10-26王肖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软实力,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所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得到了新的拓展,对信息的传播速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下,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及优势,详细阐述了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内容 创新路径
科技的进步,让社会的信息交流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而来的就是新媒体的日益普及与应用。迅捷的信息传播,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丰富多样,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综合体,可以反映青年学生特有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塑造全新的精神文化氛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校园新媒体来进行传播的,校园新媒体是增强高职校园文化传播能力与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也是传播与展示校园文化的主要渠道,当代的校园新媒体逐渐呈现出网络化与数字化,成为高职院校主流文化与师生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探索校园文化的创新路径,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新媒体的特点及信息传播优势
1.新媒体的特点与形式。
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媒介,主要的特点就是个性化、交互性强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并且信息发布门槛低,大致可以分为网络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媒体三大类,是我国近年来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网络媒体主要有网络论坛与社区、微博、博客、网络广播、新闻网站等;手机新媒体主要是建立在手机客户端的新媒体形式,主要有手机短信、微信、飞信、手机电视等;数字电视媒体是建立在數字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新媒体形式,主要有数字电视、网络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而校园新媒体是对这几种新媒体的校园表现形式,以校园网、校园论坛、校园微博、校校通多媒体网络平台、班班通多媒体网络平台、校微信群、校QQ群等能方便教师与学生及时互动的传播形式为主。[2]
2.校园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
第一,校园新媒体与传统的校园媒体相比,具有融合多媒体、数字化与网络化为一体的特点,交互性强,分众多,让信息传播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低廉的传播成本、丰富多样的信息内容与信息形式,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获取世界上的各种前沿信息;第二,校园新媒体的平等性、开放性特点,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网、校园微博与校园论坛中尽情地表达个人的想法与观点,尽情抒发各种情感,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大胆展示个性与才华的媒介;第三,校园新媒体让所有的用户都不再受到社会地位、时空距离与文化背景的限制,所有的用户处在一个开放的交流环境,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社会人际互动;第四,校园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多样,形式生动具体,传播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充分体会校园的各种多彩文化提供了乐趣,学生可以从多维度来放松身心,还可以用来进行各种娱乐与消费体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3]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内容
1.利用新媒体推动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现代教育的教学中来,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逐渐向在线教育、混合学习与协作学习方向转型。现代的教学环境不再是原来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室课堂,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教室,成就了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O2O教学模式。教师也不再是进行理论知识满堂飞、填鸭式的满堂灌输,而逐渐开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索与学习模式。在经历了PPT、电子白板等新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之后,最近几年又出现了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的新常态。新媒体技术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学生创造了多媒体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多维度多角度的教学中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学习效率也在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内容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得到重塑,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各大高校开始借助新媒体平台的独有特征,拓宽校园文化的路径,并且在伴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完善,提高学校学生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自愿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2.利用新媒体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网络文化是与学校的主流文化相对比而言的,主流文化主要是体现一所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目标等的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在主流文化的环境下诞生的、并逐渐发展壮大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遍流行而出现的。具体指的就是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与娱乐等文化活动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来完成的,具有空间虚拟性、信息共享性与网络交互性强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改变青年学生的日常交流模式,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增添了校园文化的活力因素,让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化。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校园网路文化对主流文化的补充作用,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构建和谐丰富的校园文化。[4]
3.借助新媒体拓展校园文化的传播方式。
从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是一种遵循去中心化传播理念的新型传播方式,主要是由个人来主导网络的信息传播,实现了从个人到个人的及时快速传播,个体之间可以随时进行直接地联系与沟通,无任何的中间环节或者第三方来监控与管理,信息的传播更加自由与私密,广受高职院校学生的青睐、喜欢。与此同时随着手机的功能逐渐与电脑一致,利用手机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新媒体的丰富网络资源,学生可以随时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便利与乐趣。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样与灵活性,利用新媒体的图像、声音、文字、视频等新型信息展现方式去拓展校园文化的传播途径,为青年学生创造能够激发创新思维的便利条件,让他们获得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
1.创新校园主流文化的引领方式。
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构建校园文化的宣传符号系统,增强校园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比如提炼学校校训的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要简明扼要,容易被学生记忆,最好还要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满足新媒体传播的需求;还可以对校园文化的标识系统进行统一,制定与设计出符合校园文化宣传的相关字体,来作为校徽的标识,并赋予特殊的校园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视觉刺激效果。其次,利用新媒体来搭建校园的文化活动平台,让青年学生走出教室,比如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参與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还可以引入杂技、戏剧、乐器表演等高雅的艺术进入校园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让青年学生在这个文化活动平台上获得熏陶,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2.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的多种媒体融合。
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要巧妙地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两种资源的互补作用,发挥新旧媒体融合的综合效应,增强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多重影响力。首先,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度高、导向性强的优势与新媒体的新兴元素进行融合,转变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转述校园的主流文化,不能以传声筒的形式来进行主流文化的照搬硬抄。传统媒体的报纸与杂志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创造出新媒体形式的手机报与电子杂志,来改变传统媒体的弊端,增强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时效性。其次,在新媒体中融入传统媒体的传播与宣传方式。比如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强的优势,来开辟一些传统形式的网络访谈、网络讲座等栏目,针对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热点或者难点问题来进行讨论,听听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与心理诉求,还可以引入一些具有知识性质的创业励志故事来当做借鉴,创建出一个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好服务的学习与生活的综合媒体平台。
3. 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控力度。
新媒体作为当代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念传播的主要载体,在校园主流文化与思想传播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给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新媒体是新时代发展潮流中的新宠儿,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显现它的便利与优势的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就是多元文化的冲击,让一些青年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变,还有部分学生长期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严重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导致了这些学生的心里障碍。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力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的文化建设。高职院校要提高新媒体技术监督水平,开发具有校园新媒体监督的绿色软件,并与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等运营商进行合作,创建校园文化新媒体区域信息监督系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消除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4.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新媒体媒介素养。
高职院校的校园是知识创新、传播与应用的重要阵地,增强对校园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新媒体的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机地结合,可以增加校园文化的活力,使青年学生获得方便快捷的信息。学生的新媒体媒介素养主要指的是对网络信息的分析与辨别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操作与使用新媒体的知识技能,并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等。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融入学生的新媒体媒介素养,通过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培训沙龙、专题讲座等方式,让青年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新媒体素养也是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亦是自身道德品质的不能缺少的一部分。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交流活动,营造气氛活跃自由和谐的交流情境,鼓励青年学生真情表达。学校除了疏导正面的教育,还要培养青年学生的自我引导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点,在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与时俱进,创新校园主流文化的引领方式,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的多种媒体融合,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控力度,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有效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路径。
参考文献
[1]吴泳成.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9).
[2]唐雪峰.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6,(10).
[3]赵琴.基于文化自信视角的成人教育创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7,(7).
[4]齐立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作者简介
王肖(1987.2—),女,浙江杭州,汉族,硕士研究生,助教,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