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舞蹈教学对幼儿体适能培养的探索
2018-10-26陈慧玲
陈慧玲
摘 要:对幼儿进行体适能培养和舞蹈训练都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徑。实践探索证明,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舞蹈律动形式对幼儿进行体适能的培养,通过编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舞蹈律动,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地教授学习,不仅能帮助幼儿综合体适能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创新性地促进了幼儿体适能教育课程的完善充实。
关键词:学前舞蹈教学 幼儿体适能 幼儿舞蹈律动
幼儿体适能是指幼儿身体适应日常生活、娱乐运动和应对环境紧急情况所具备的身体能力。针对幼儿体适能进行的培养课程,不仅强调的是一种身体技能的训练,而且也是增强幼儿体质和身体适应外界能力的手段。这种源于美国的体适能课程模式,旨在通过合理的体能训练,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的同时,也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幼儿舞蹈教育,对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幼儿来说,也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不仅是培养幼儿舞美艺术情感、塑造形体和发展动作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一个舞蹈活动,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如同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身体健康发育,有效提高了幼儿身体协调性、耐力和灵敏度等素质能力。[1]
因此,基于它们共同对幼儿身心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可以探索通过幼儿舞蹈律动对幼儿进行体适能的培养。[2]
一、舞蹈律动对幼儿体适能培养的意义
“律动”是跟随音乐节拍而动作的一种舞蹈形式,幼儿舞蹈律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训练幼儿根据音乐节拍、速度和性质等有规律地重复某一动作或一组动作,从而达到协调统一,培养提高了幼儿的节奏感。
虽然舞蹈律动促进节奏感的发展,提高了幼儿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但人们对节奏的感受离不开全身肌肉的参与,因为在用耳朵听音时,同时也用肌肉在感受它。因此,大量不同形式、性质的舞蹈律动活动在训练幼儿节奏感的同时,间接地也给幼儿带来了一定的运动量,律动活动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更加旺盛,会刺激骨膜的反作用,由此,促进了幼儿肌肉、骨骼的发育,使全身肌肉骨骼因运动变得更加结实。
另外,幼儿在感知不同特点、性质的律动音乐时,对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种种不同表现,再用身体动作反映出来的这个感知过程,活化了全身组织与神经系统的联系,刺激发展了幼儿的感觉神经和大脑发育。不仅如此,舞蹈律动对幼儿体适能培养的意义还体现在,它能提升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和其自身的体适能能力,使幼儿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减少受伤概率,为其更从容的面对日常生活奠定基础。
二、舞蹈律动对幼儿体适能培养的实践探索
由于体适能主要表现就是身体适应外界能力的体现,包含提升体质、体能和身体使用度的训练。而幼儿体适能运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更强调,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通过体适能运动使孩子的身高增高,肌肉力量增强,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锻炼四肢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和消化功能,让孩子能更好的吸收营养,预防疾病,控制体态,让身体强壮起来 。针对上述目标,在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尝试了对学生运用舞蹈律动形式,进行幼儿体适能教学能力的培养。
1.根据体适能分项内容,进行幼儿舞蹈律动分类创编训练
体适能一般包括竞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竞技体适能又包含平衡、协调、灵敏、速度、反应及爆发力等身体能力,而健康体适能则更突出心肺耐力、肌肉耐力、柔软性和身体组成四大项内容。因此,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教学时,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侧重于体适能培养的幼儿舞蹈律动创编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在创编律动时,不仅要体现律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作用,而且还要突出对幼儿体适能能力的训练目标,并在创编内容上,针对心肺耐力、肌肉耐力、柔软性和身体组成等内容,进行不同侧重的分类创编,每个舞蹈小律动的动作编排,还要注意融入对幼儿平衡、协调、速度、反应等某种能力的训练目的。[3]
其次,进行具体创编时,重点教授指导学生如何根据目标和内容选择音乐或依据音乐特点进行训练内容选择和动作创编,并强调动作编排要能反映音乐的节奏特点,还要注意幼儿年龄特点,起到对幼儿体适能能力的促进作用,但不要求全繁而杂,要求精具有针对性。比如,根据《高人走矮人走》的音乐特点,创编了侧重训练下肢肌肉耐力的舞蹈小律动。通过踮脚走、屈膝下蹲小碎步和拍手、摆臂等舞蹈动作,来体现音乐节奏和模拟高人、矮人走的样子,并在队形变化和活动形式设计上,融入了对幼儿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的训练意图。[4]
2.依据幼儿身体发展规律,对舞蹈律动进行不同形式体适能课程设计练习
幼儿期是身心发展及神经系统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如能把握好这个生长发育的黄金期,对幼儿进行体适能的科学训练,那么对孩子来说是受益良多的。因此,为了激发幼儿良好的体育活动兴趣和习惯,就要注意幼儿体适能活动的设计和安排。目前,一般幼儿体适能的课程设计主要有有氧呼吸运动、亲子活动、趣味教材教具和游戏化训练模式等。所以,针对体适能要求,在培养学生进行幼儿舞蹈律动创编学习后,还指导学生练习了,如何把创编的舞蹈律动设计成科学的活动形式来对幼儿进行训练。比如,上述的《高人走矮人走》舞蹈律动,学生们根据幼儿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特点,有的为了突出亲子互动目标,就把课程设计成双圈舞集体亲子活动形式;还有的设计成设置户外教具进行音乐游戏的形式,把走的路线做成直线或曲线,还根据音乐特点在不同位置架了模拟的高门和矮门。通过这些不同活动形式的变化,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既学习舞蹈律动,感知了音乐特点,同时又训练了幼儿的平衡、协调及反应能力,取得了提高幼儿体适能的教育效果。
3.适应职业岗位发展需求,通过舞蹈律动加强学生体适能教学能力培养
目前现有的幼儿园课程中,虽然安排有体能活动课程,但由于教学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开展的效果与质量并不能使幼儿较好地达到学龄前儿童运动体能要求,而重视开展的园所往往也是聘请专业体适能教育机构进行专门课程训练,但每周只有一次课,而且他们的教学对师资相关能力要求高,使得幼儿园没有相应配合教师能进行续接练习教学,导致运动量远远满足不了幼儿体能发展的需求。所以,对幼儿教师进行匹配的专业化培训,是能够让体适能课程在幼儿园有效开展,达到提升幼儿体能水平目标的有效途径。
因此,为了适应职业岗位新要求,在教学能力培养方面,不仅通过幼儿舞蹈律动的学习,使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动作示范能力,达到动作展示规范优美,节奏准确到位,富有运动感染力。而且在实践中,还通过分组“小动物律动”模拟教学考核、评价环节,重点培养了学生对规则要求、动作要领,能科学规范、简单形象进行讲解说明,节奏口令能清晰、准确表达的能力,要求做到教学方法运用得当灵活新颖,能引起幼儿学习训练的兴趣。再有就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体能水平及教学目标等因素,能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内容选材,科学合理地进行时间、活动量和强度的分配设计,以达到让幼儿身体充分活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 想让孩子身体变得有力量,体态更加优美,精力能够更加充沛地去适应生活,适应外界环境,开展幼儿体适能活动课程无疑是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因此,通过学前舞蹈律动教学,探索加强学生体适能教学能力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竞争力,而且还为幼儿园开展体适能教育,提升幼儿整体体能水平,提供了师资条件。
参考文献
[1]符史强.幼儿园开设体适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7(1).
[2]李帅.浅析儿童体适能[J].当代青年,2015(1).
[3]张君,刘纪秋.幼儿的律动和舞蹈的作用及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4]闫先慧.发展幼儿体适能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